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2020-03-24张萍

经营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不足审计中小企业

张萍

摘 要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控制,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评价作用,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保持竞争力。 然而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相关法规不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本文分析中小企业审计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审计 不足 策略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更复杂严峻的市场竞争,如果只通过外部的审计控制,就不能很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内部审计控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内部审计,正视其中的不足,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企业在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同时,保证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1]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控制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控制企业内部的一些违规不当行为,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内部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企业内一些不当行为所导致的风险隐患,上报有关部门,及时纠正这些行为,从而将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这是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控制作用的具体体现。同时,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徇私舞弊以及形式主义等行为,在纠正错误思想的同时,为企业良好经营提供保障,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监督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对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业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因为中小企业结构比较精简,所以内部审计可以监督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相关财务信息状况。对企业的业务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能够有效改善内控体系。在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下,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督促企业和部门对此进行完善,使企业的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改善。

(三)评价作用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科学地评价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优化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可以评价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报表等有效数据,总结企业在经营中获得经验和教训,给出客观评价,促进企业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

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不足

(一)缺乏独立性,降低审计决策质量

审计部门之所以能在企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是因为其在企业部门中能够保持一种独立性,不会受到其他部门或员工的制约。然而在中小企业内部,由于企业规模小,员工和资金都比较少,所以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自身职务和待遇,没有对企业进行公正的审计。[2]由于中小企业员工少,所以审计工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审计工作开展中,其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这些不足是由中小企业规模特点决定的。中小企业缺少资金,机构设置不合理,审计机构的职责划分不科学,一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处于领导范围内,也有企业把部分审计工作划分到财务或者人事部门。因此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工作中立性立场得不到有效保证,就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审计职责模糊,审计质量低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负责本企业内部工作,同时还要配合外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这种内外交织的审计工作往往会导致审计工作人员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职责,工作中出现审计职责模糊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多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仍然以传统账目审计为主,注重事后审计,缺乏事前或者事中的审计,导致审计质量偏低。由于审计职责模糊和审计工作定位不清,所以审计工作人员在面对纷繁冗余的审计工作时就不能做到兼顾,进而导致审计质量低下。归根结底,中小企业没有对审计工作重视起来,没有准确划分审计机构和职责,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3]

(三)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足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是中小企业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待遇方面的不足,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素养过硬的审计人才。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节省培养成本,审计工作人员往往是从财务工作人员中挑选。这种审计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务知识和经验,但是缺乏风险管控和信息技术等专业审计知识,不能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并且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

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解决对策

(一)完善审计机构,保证审计独立性

针对中小企业审计缺乏独立性的问题,中小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审计机构,通过一系列审计制度和审计流程的制定,使审计部门在企业中有充分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够公正客观地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在设置和调整审计机构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审计机构的隶属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审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就能和其他部门保持独立,独立性就会越强。因此在完善审计机构的过程中,需要在完善审计制度和审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提高隶属层次的方式来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同时审计机构还需要做到专人专管和专项专事,指定部门审计工作由指定工作人员完成,杜绝审计工作因为人际关系出现不公正的现象,这样才能形成高标准的独立审计部门。只有充分保障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才可以真正发挥审计机构的作用。

(二)强化审计认知,提高审计水平

中小企业需要强化对审计的认知,充分划分审计职能,分清审计与审核和内控的区别,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管职能。中小企业在提高审计认知度的同时,还需要拓展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范围,确保审计质量。[4]首先,内部审计机构需要转变工作重点,处理好监督和服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应该使审计机构尽可能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开展重大决策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拓展审计机构的业务范围。另外还需要提升审计机构的技术水平,引入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使用一些审计方面的软件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最后,中小企业应该通过严格的审计工作,针对内控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查漏补缺,优化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内控工作,推动中小企业全面发展。

(三)提升业务素质,树立风险意识

针对中小企业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足的问题,需要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道德水平,确保其在审计工作中不会受到其他部门员工的干扰,从公正的角度开展审计工作。二是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对审计工作人员保持必要的业务培训,确保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审计理念和技术知识,从而满足企业的审计需求。中小企业在提升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为了全面提高审计质量,还要促使审计工作人员树立风险意识,预判和防范企业的一些经营风险,这对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有重要意义。[5]

五、结语

對中小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工作是提高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只有通过审计工作加强内部控制,才能有效监督和控制企业经营情况。在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还存在独立性缺乏、审计职责模糊以及员工业务素质低下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需要完善审计机构,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强化中小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知,提高企业审计水平,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促使审计工作人员树立风险意识,确保中小企业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嘉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7(10):31-33.

[2] 孟宪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8(16):145-146.

[3] 孙东旭.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10):36.

[4] 徐园园.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01):129-130.

[5] 孙雯.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J].财会学习,2017(23):152+154.

猜你喜欢

不足审计中小企业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