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规避策略

2020-03-23李煜昕

声屏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规避策略网络媒体

李煜昕

摘要: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是网络媒体在经济与技术加持下的权利异化行为,也是无视道德与法律准则的舆论引导失范行为,对网络媒体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了多重危害。究其背后成因,网络媒体的经济利益驱使是重要内因,政府及相关政策的缺席是宏观原因,网络公众网络道德素养是微观原因。为此,应当通过促进政府的回归,推动网络媒体内部管理改革及培育明事知理网络公众等方式,规避网络媒体舆论绑架。

关键词:网络媒体 舆论绑架 规避策略

作为我国新闻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被社会公众认为是“社会良心”“社会教师”,对于引导网络舆论、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 在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网络媒体舆论场中开始突出新的新闻伦理问题,即网络媒体舆论绑架。这种把网络媒体舆论当成“批判的武器”的不端行为,不但违背了新闻舆论行业的道德要求,而且还严重破坏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与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应当给予网络媒体舆论绑架问题足够的警惕和重视,并积极探索有效措施进行规避。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危害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是网络媒体从业者运用文化洗脑或道德强制的手段,通过抓住新闻人物颇有争议的言行举止,利用社会大众的舆论期望,以实现不正当利益诉求的权利异化行为;也是打着社会公正、人文关怀等幌子,无视道德与法律准则,以特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新闻人物进行不负责任的道德审判,迫使其道德素养与行为达到社会大众预期的不道德行为。作为网络媒体舆论引导的一种失范行为,这种私自干涉他人道德自由的网络媒体舆论问题,对网络媒体发展与社会稳定造成了多层危害。

一方面,对于网络媒体本身而言,网络媒体舆论绑架中掺杂着歪曲真相、夸大事实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践踏了网络媒体人应有的职业道德准则,而且跟网络公众对网络媒体的期待也不相符。长此以往,网络媒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大打折扣,损害了网络媒体在公众心目中公平公正的权威形象,从而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稳定和他人权利而言,网络媒体舆论绑架以滥用媒体话语权、私自介入他人道德空间等形式,致使道德评价与道德自由冲突不断,这种涉嫌非法的不文明行为不但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利,而且也容易引发不利于社会文明进步与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成因考察

一、网络媒体的经济利益驱使。首先,源于网络媒体人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混乱。如果网络媒体工作者无法合理把握网络媒体舆论引导的正常尺度,越过了社会环境瞭望者这个角色定位,不仅会妨碍网络传媒社会功能的履行,也会造成社会生活的无序与媒体功能的失调。然而,当下仍然存在部分网络媒体在行使角色功能上的错位、越位,违背了新闻报道与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利用舆论监督、新闻报道等权力成为了网络舆论的审判者与逼视者,带着“有色眼睛”在网络媒体舆论中有意无意站队,从而产生了一次次打着“顺应民意”“人民的名义”等招牌的网络媒体舆论绑架事件。其次,出于网络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金钱是正义的毒药,也是网络舆论引导的要命鸦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是网络媒体行业以经济利益趋使为动力、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产生的异化行为。当前,部分网络媒体平台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把网络舆论当成敛财的工具,致使裹挟民意以谋取私利的舆论绑架问题屡禁不止。

二、政府与有效治理体系的缺席。首先,政府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席。让网络媒体生态回归法治,让网络媒体行为回归正道,让网络舆论回归本质,既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之所需,也是社会公民民心之所盼。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网络媒体舆论绑架问题,网络媒体舆论环境好不好,关键在于理性声音多不多、有力声音强不强。作为最具合法性与公信力的治理力量,国家与政府仍然是遏制网络媒体舆论绑架问题的关键力量。然而,由于过去网络舆论基本由商业力量主导,国家与政府在网络舆论中多扮演协助者角色,对于网络媒体舆论绑架问题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存在一定的疏忽与漏洞,导致的治理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无法可依、无规可遵。由此可见,政府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席,使得网络媒体开始变得“无所不能”,网络媒体舆论绑架层出不穷。其次,有效治理机制的缺失。近几年以来,网络媒体舆论绑架问题愈演愈烈,如果不针对这种现象建立富有成效、有针对性的治理机制,那么很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治理问题。然而,纵览我国在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方面的治理措施,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始重视网络舆论管理,但是在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方面仍然存在着治理空白。

三、网络公众的道德素养与媒介素养缺乏。网络道德素养与媒介素养是新时代网络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够帮助公民在纷繁错杂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众生狂欢的网络舆论环境中保持理性的态度与行为。然而,网络媒体技术的革新正在重塑着现代公民的道德共识与道德评价标准,使得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及价值体系不断被重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民网络道德素养与媒介素养的提升,导致公民在自身未意识、不知情的情况下扮演了网络媒体舆论绑架事件的参与者。比如,部分公民由于缺乏一定的网络道德素養,往往一味热衷于自我绝对自由,常常从自我价值观出发挥舞“道德大棒”。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规避策略

一、推动网络媒体内部管理改革,形成行业自律。首先,网络媒体从业者应当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坚守社会责任。网络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本色应是真实现实景象与网络精神价值取向的写照。然而,今日之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为民生发声者虽众,但也不乏假借人民的名义置职业道德底线于不顾的谋私利者。因此,作为网络媒体舆论的传播者与引导者,网络媒体从业者应当多一些 “自律”, 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阵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与媒体责任。比如,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要遵守行业规范、恪守职业精神,培养新闻伦理规范意识,不忘网络行业初心,杜绝策划舆论绑架行为,争做一名以理性力量立身的媒体人。再如,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引导网络舆论,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网络媒体舆论引导行为,坚决与网络舆论绑架行为划清界限。其次,网络媒体平台应当积极改进内部管理,树立正确的运营观念。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究其原因,离不开网络媒体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由于当下网络媒体平台多采取资本化、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源于经济压力与经营绩效使得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现象层出不穷,且变化多端。因此,应当在源头上规避网络媒体舆论绑架行为的产生,减少市场经济对网络媒体舆论引导的扭曲作用。比如,网络媒体平台应当积极拓展商业盈利渠道,打造多元流量经济盈利模式,减少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经营绩效过分依赖。

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与监管体制,以政府回归治理网络媒体绑架。首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政府立法为规避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提供制度保障。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关于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民人格权利的法律保护,界定网络媒体舆论尺度,明确网络媒體舆论绑架中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并依法依规予以追责与严惩,进而形成震慑效应,减少网络媒体舆论绑架行为。其次,健全与完善对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监管体制,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力度。我国政府应当与网络舆论管理部门联合发力,共同治理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现象,要秉持“善小也奖、恶小也罚”的监管治理理念,积极探索应对网络媒体舆论绑架行为的解决方案与信息技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监管治理,争取将网络媒体舆论绑架事件止于苗头,让网络媒体舆论绑架“少作恶”“不作恶”。

三、提高媒介素养、网络道德素养。比如,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公众的信息联通能力与自身修养,减少网络公民参与或传播网络媒体舆论绑架事件。培养网络公众的媒介理性。在观点自由的网络媒体舆论场中,符号标签式的传播方式容易遮蔽现实世界与新闻信息的真实,增大媒体舆论以偏概全的可能,使网络公众在网络舆论中失去独立思考习惯与理性辩证能力,进而成为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盲从者与替罪羊。因此,应当加强网络公众的意识教育与理性培育,提高社会责任心与道德修养,使网络公众在观点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体舆论中臻于理性。比如,在网络媒体舆论绑架事件发生之后,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营造“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网络舆论环境,修正网络舆论导向,引导网络公民理性对待、谨言慎行,成为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过滤器和粉碎器。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是网络媒体在经济与技术加持下的权利异化行为,也是无视道德与法律准则的舆论引导失范行为。因此,应当积极探索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的规避策略,共同营造积极、和谐及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以推动我国网络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1.陈 功,陈慧敏:《微博舆论绑架现象分析及其规避路径》,《当代传播》,2016(5)。

2.董 洁:《论网络媒体中道德绑架现象及规避》,《经济师》,2016(7)。

3.陈赛凤,姜 兰:《还道德以自由——道德绑架现象探析》,《市场周刊》,2019(4)。

猜你喜欢

规避策略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
论新闻话语暴力二次伤害现象
电费回收风险预测及规避策略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反转剧”现象的成因与规避策略
金融理财产品风险分析及规避策略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暗访广告”的危害及规避策略
翻译实践中中式英语的规避策略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