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语境下电视扶贫节目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0-03-23陈曦

声屏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

陈曦

摘要: “脱贫攻坚”语境下,农业电视节目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电视扶贫成为社会热点由此催生电视扶贫专栏节目,另一方面,电视扶贫节目真正起到电视扶贫效果又极具挑战。农林卫视的《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作为我国首档生态脱贫专栏节目虽然特色十足,但开播以来仍凸显出一些问题。文章提出策略性探讨,为农业电视扶贫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脱贫攻坚  电视扶贫  《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为现阶段全党全国全社会的重点攻关难题。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扶助对象,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脱贫攻坚”语境下,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意义重大。

“脱贫攻坚”语境下的对农传播

大众传播保真度高、传播速度快、面广,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发展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是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媒介有效的信息传播有助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致力于国家经济发展。大众传播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大众传播对解决“三农”问题同样意义重大。

为了解农业资讯传播现状及效果,笔者曾对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等地市的周边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2.31%的农民会主动获取农业资讯,但21.15%的农民因没有渠道而未主动获取农业资讯,通过媒介获取农业资讯的农民仅占36.54%。走访中,农民普遍认为农业电视节目中存在技术不实用、形式不生动、空话套话多、案例不典型等诸多问题。农业信息传播闭塞不畅,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好的惠农政策和兴农科技,如果传播不到位,势必起不到富农效果。

《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节目特色分析

农林卫视的《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是我国首档电视生态脱贫专栏节目,节目采取“电视+扶贫”模式,积极探索精准扶贫背景下电视扶贫节目的创新形式,其节目特色主要如下。

用趣味将电视扶贫节目做“活”。节目采用故事化叙事方式,将枯燥的农业技术融入人物故事。如张文颇从欠债到改進核桃去青皮技术致富;刘德君放弃城市高管工作到秦岭深处悬崖峭壁上养蜂;刘氏兄妹破解骏枣种植难题让茫茫戈壁滩长出万亩枣园……在叙事背景下,节目还穿插了许多趣味性的小情节,如邀请志愿者通过“砸”“剪”等方式去核桃的青皮。刘德君养蜂这一期,抓逃蜂、囚蜂王、捕马蜂等情节,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

用镜头将电视扶贫节目做“美”。节目一改过去农业节目灰头土脸的形象,画质优良。善用特写展现镜头美,跳动的核桃仁金黄剔透,镜头里农民们求知若渴的眼神,隔着屏幕都能感染到观众。镜头的美,还在于“动”。钟海红做腐竹这期节目中,点燃的腐竹瞬间燃起火苗,一滴滴油脂冒着油花往下滚落;簸豆子时满簸箕的豆子颗粒饱满,和风抖动;阳光下的腐竹薄如蝉翼,晶莹剔透……这些动态特写镜头不仅停留在叙事层面,更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用专业将电视扶贫节目做“精”。农林卫视依托西北林农科技大学丰富的专家团队,节目中既有农民自己的“土”法子,又有专家的新技巧。节目连续三期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讲解种植技巧。节目立足陕西,放眼全国,既有陕西本土的林业产业技术,也有全国各地的林业产业技术。如江西省龙南县客家人的古法技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骏枣种植技术等。

《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节目问题分析

虽然与一般的电视扶贫节目相比《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节目存在以上特色,但在对农传播中其也存在以下问题。

节目宣传感强。我国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喉舌,在“脱贫攻坚”语境下进行媒介扶贫报道必然离不开政治背景。但宣传要讲技巧,不能直接喊口号,直白唱赞歌。《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节目的宣传意识过重,每期节目开头主持人都会强调节目的性质和作用,这样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另外节目中还连续两期全程直播“脱贫攻坚杨凌论坛”中领导讲话,让节目枯燥无味。

节目内容同质。“讲故事”虽然是农业节目提高对农传播效果的有效方式,但《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节目也有内容同质化,故事结构模式化的问题。如节目中讲述的客家腐竹、油茶制作技巧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科技苑》节目中就曾播出过。在故事的叙事结构上,节目采用“困难+解决+技巧”的结构化模式,使故事走向套路化,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节目编排混乱。作为全国首档生态脱贫定制栏目,《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节目在编排上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如节目风格前后不一,时而阳春白雪时而下里巴人,第一期节目竟然直接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另外,每期节目无本期节目名称,如此一来既不便于观众观看,也不便于查找搜索节目。

电视扶贫节目发展策略

“脱贫攻坚”语境下电视扶贫节目大有存在价值,但如何实现精准传播,从节目形式到内容上都做到农民心坎里去,值得深究。以《林业生态脱贫大讲堂》为例,综合上述问题,做好电视扶贫节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节目意识上:增强“消费者”意识。对农传播中有两个“消费者”,一个是农业信息的消费者农民,另一个是农业产品的消费者顾客。要做好对农传播,重视这两个“消费者”至关重要。

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的接受者,是传播链终端的“消费者”,一次有效的传播必须考虑受众的信息诉求,才能有的放矢。然而,我国现有农业电视节目一直将农民视为报道对象,农民以外的社会群体视为受众。由此导致农业电视节目中党政唱宣传主角,社会各界的扶贫报道大行其道,农业典型致富故事泛滥成灾……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农民通过周围邻居和自己经验获取农业资讯,通过媒介获取农业资讯的农民仅有36.54%,可见对农传播效果并不显著。“传者本位”的时代早已终结,魔弹论的神奇效果也早已一去不返。如果传播者区别对待受众,片面地认为对农传播中农民受众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传播效果当然相差甚远。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作用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浅见
脱贫攻坚战中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关于溆浦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