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四个维度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2020-03-22

奋斗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角,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建议》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理论维度:《建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光辉文献,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建议》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五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12个方面对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新要求。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上的成就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标志着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更好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

——历史维度:《建议》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具有特殊的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从近代无数仁人志士的苦苦寻求到中国共产党建立找到光明道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三步走”,从“两个一百年”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梦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生动描绘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美好画卷,必将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而不懈奋斗。

——现实维度:《建议》是今后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吹响了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进号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55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国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取得新的伟大胜利,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风险挑战,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基本矛盾。《建议》全面总结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个新”的主要目标,明确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12个重点领域的战略任务和近50个方面的重大举措。这些任务举措涵盖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满怀信心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书写新发展奇迹,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世界维度:《建议》是党和国家立足我国、放眼世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借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正面临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新兴市场国家正深陷经济停滞,未来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建议》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综合分析世界形势,得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我国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国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依托”等重大战略判断,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明确了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践正在并终将证明,这个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现代化方案,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既是具有中国国情特色的现代化正确道路,也将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找现代化必由之路提供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