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防治文书传递稽程的措施

2020-03-21尤莉莉钟文荣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使臣文书史料

尤莉莉,钟文荣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108)

基于邮传的重要性,为防止出现各种违滞的问题,宋朝历代采取了诸多措施。事实上,宋代对于文书传递稽程的防治措施是多重的,一方面对铺兵进行过恩抚、奖励,另一方面则规定各种制度,尤其是对邮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滞行为进行严厉的刑事处罚,以下结合宋代相关史料进行对此分析。

一、对递铺士兵进行安抚和奖励

为了保持递铺的正常运行,宋代不定期对铺兵进行安抚和奖励,《宋会要》载:“二年三月,诏:河北两路急脚铺军士,除递送镇定总管司及雄州文书外,他处文书不得承受。帝以急脚军士晨夜驰走,甚为劳苦,故有是诏。”[1]9472此条诏令禁止河北急脚铺军士,除了递送镇定总管司和雄州文书之外,其他地方的文书不得承受,此因皇帝体恤急脚铺军士的疾苦而发。宋代对于铺兵日常生活也很体恤,在《金玉新书》记载了多项针对铺兵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如“三年三月,河北沿边安抚司,奏河北诸州军马迎铺兵士,有父母骨肉,散在诸铺者,乞配在一处。从之。”[2]2此条史料可以看到宋代对于铺兵的管理是非常人性化的,铺兵有父母骨肉散在不同递铺的,可以调配在一处。又如“五年十一月十二日,令诸州迎铺兵士,有子孙同在军籍者,许同营居。时有言铺兵子孙皆异居者,帝悯之,特有是命。”[2]2此条史料也反映了宋代对于铺兵的体恤,允许子孙同营,相互照顾,从而起到安抚作用。对于铺兵的奖励,《宋会要》载:“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勘会近缘捕贼,诸处递铺传送文字显有劳役,仰巡辖使臣具经由铺分曹级、兵士姓名申转运司,特予量行犒设。”[1]9481此条史料反映了宋代对于铺兵进行犒赏的史实。又如“十二月一日,诏:‘应自淮南军前转递至行在铺兵,昼夜往来,委见不易,各与犒设一次。内淮南铺分倍与支给。”[1]141此条也反映了宋代对铺兵进行犒赏,而且增加酬劳的史实。宋代对铺兵进行奖励能够使宋代递铺高效运转,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文书传递的稽程。

二、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补充递铺的人员和马匹

宋代文书传递稽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递铺人力和马匹的不足而造成的,为了解决此问题,宋代许多史料都记载了补充递铺人力、马匹的内容,如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针对递铺严重缺额的情况,令兵部负责采取对策,“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九日,都省札子访闻诸路马递铺人例皆额阙,致见存应办役使,倍有劳苦,往往不能依铺分交替,因致铺兵盘缠阙乏,多饥冻僵殍,或逋逃聚为盗贼。递马刍艹秣失时,枉有死损。诏令兵部行下逐路监司,疾速经画措置,申严条约,裁损泛溢差役,及责立日限,委当职官,招填投换阙额人兵。并量增价和买递马,并早令敷足元额,相兼应副役使,仍每月具招填过人兵,及买到马数,申尚书省。”[2]5所引内容反映的是徽宗建中靖国年间,为了保证递铺的正常运行,补充递铺缺额人员,并加价和买递马史实。“六月十八日,两浙西路提点刑狱朱縡言:‘乞据斥堠递铺见缺铺兵,从朝廷行下诸州知、通刷厢军或禁军补足,并一面专委所属知、通多方招召土著之人,责限足额。如奉行灭裂,乞从提举官按劾。’诏令诸路州军依此。”[1]9503所引内容反映了增补斥堠递铺缺员相关措施,补充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其一,从朝廷下州县,以厢军或禁军来充当,其二,招募土著。至南宋初期,增补递铺人员和马匹缺额的情况仍然没有停止,“淳熙十六年闰五月四日,枢密院言:‘诸路铺兵人数间有阙少,州郡〔因〕循,更不招填,是致递角违滞。’诏诸路提举马递铺官行下逐州军,点检铺兵缺少去处,日下招补,今后传送,不管违滞”[1]9507所引内容为淳熙十六年枢密院针对递铺人员缺少的情况,建议各路提举马递铺官到州军,点检铺兵缺少及去处,进行招补。通过有效的措施对递铺的人力和马匹进行补充,才能使递铺有效运转,最终使文书传递顺利。

三、对差役铺兵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针对官员私役铺兵的现象宋代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宋高宗绍兴年间“巡辖使臣私役兵级,过往命官、将校军兵擅役铺兵,诸路监司、州县等处发递不别要慢,一例题写,仰铺兵火急传送。铺兵类不识字,一以入摆铺,致文字拥并积压。’兵部勘当,前后条旨非不严备,伏乞关牒诸路提举马递铺兵如依前违戾之处,从本部官按治施行。从之。”[1]9503在宋孝宗乾道年间,也严厉禁止此类现象。“九月八日,诏:‘州县传送文字,递铺兵级合得月粮、料钱,仰州县按月放行,不得非理役使。如或违戾,监司按治施行。’”[1]9501“十七日,诏武经大夫、池州太平州都巡检使冯世时降两官,以翟绂契勘世〔时〕曾私役铺兵也。”[1]9501宋宁宗时期也延续此一做法,委任各路提举官督查官员私役铺兵问题。“嘉泰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南郊赦文:‘诸路往来递角,全藉铺兵依限传送。访闻州县将铺兵合得钱米并不按月支散,(其致)[致其]逃窜。赦到,限百日许令首身免罪,依旧铺分(守)[收]管。仍仰逐路州军依时支散衣粮,日后如敢违戾,及巡辖使臣辄敢私役,并委逐路提举官觉察按劾。’自后郊祀、明堂赦亦如之。”[1]9 5 0 8所引史料为宋宁宗嘉泰三年十一月十一日的南郊赦文,其中明确提及如果使臣敢私自役使铺兵,地方提举官可以按劾。

朝廷对差役铺兵的行为进行严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传递文书的铺兵数量,使文书顺利传递。

四、加强对过界递铺的监督和管理

从宋代邮传管理的实际来看,在两界之交,往往容易造成文书传递交接不明,责任不清等现象,也是宋代对传递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薄弱环节,针对这种情况宋代曾出台过相关的政策。如史料所记载:“常行并入省递。庶几诸铺不致混殽,且免濡滞。一、铺兵作弊,皆是界首时日不接,无处契勘。近年创立稽察使臣,请给分在交界二州,欲乞委令逐日取责两抵界铺传过文字单状,稽查时刻,须令相接。每旬类申两路所请俸处通判厅,庶可究寔。一、自来界首积弊,前铺往来不将脚历与后铺批凿,后铺一例不肯还,以至传到日时无所稽考。乞将前界不批脚历、后界不肯批还者,其曹司、巡辖并从徒罪立法。仍许监司、州县越界拘辖交界一铺。其交界处曹司、巡辖批凿情弊,两界皆可按劾科断。庶几文书有所稽考。’从之。”所引史料归纳和分析了宋代递铺延误的两种常见表现形式,其一,铺兵作弊,其二,界首交接、批凿不严,尤其是针对后者,宋代采取了诸多防范措施。“二月十六日,兵部言:“诸路递铺,乞立诸州于两界首铺各差使臣一员置历,专在本铺遇有递角文字,即时批上,监视本铺传发。仍差使臣一员,往来本州岛界内诸铺,根刷有无违滞。各一月一替,候差到替人交割,方得回州。诸路转运司专差使臣二员,分定本路州军驿程,不住往来根刷违滞,半年一替。每月取逐州违滞状申本司,并逐日量支食钱。两浙转运司除专差使臣二员分定本路州军驿程外,更轮使臣二员,同进奏官一员各置历,每日于三省、枢密院抄上朝廷所发文字,赴进奏院当官遣行。仍于历上批凿递引字号、时刻、承传铺兵姓名,赴三省、枢密院呈,通一月一替。铺兵缺者,限一月招填,请受衣粮,按月支给。如招未足,先于厢军内拣选壮健人权充,候招到抵替。逐州知、通专一点检,转运司按劾违戾。’诏依,仍令诸路提举漕臣常切提督,如违滞数多,三省取旨,重行黜责。”[1]9497所引史料反映了宋代在两界之交派遣使臣一员专门负责递角的监察工作,遇有递角前来,即时在登记簿中批注,监督本铺文书的传发;另派使臣一员,往来于辖区范围各递铺,查处是否存在文书传递延误问题,相关人员各一月一替,等到交割完毕,方得返回。诸路转运司专差使臣二员专门负责本路州军驿程问题,半年一轮替。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不同行政区域官员对递铺的监管力度,宋代还强调相邻州县监管官员之间互相保明和批书,以防治奸弊滋生。“六年五月一日,监登闻鼓院张镐言:‘一路有一路之递铺,事有所属,自可谁何。惟其有两路相邻之州,各不相关,递角之沉匿,无从稽考。昨守潮州,目击此弊。潮州属广东,若取本路递角,则自江西之广州而后达潮,其路为迂,故多由福建路转达,取其便速也。惟是福建路递铺官兵与潮州不相统属,故每每有沉匿之患。乞朝廷详酌,以福建路漳、泉州巡辖递铺官到任满罢,并令从潮州保明批书;广东路潮、梅州巡辖递铺官到任满罢,即从漳州保明批书。异时赴部注拟,得以点对递角有无(通)[违]滞,以为降常盗贼文书入急脚递,日行四百里。如无急脚递,及要速并贼盗文书入马递,日行三百里。违不满时者笞五十,一时杖八十,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罪止徒三年。致有废缺事理重者,奏裁。’从之。”[1]9476此为哲宗元祐六年四月七日,刑部、大理寺上奏,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在已有法律的基础上,要求严格执法,从重处罚文书稽程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史料也能说明此问题,如“十月五日,中书省、尚书省言:‘检会政和敕,马递承传文书,违一时杖八十,二时加一等,一日徒一年,二日加一等,配五百里,罪止徒三年,配千里并重役处,急脚递加二等,其法已严。近来急脚递文书尚多住滞,盖是所止不肯实时交割,或行用钱物,使令越过,人力不胜,因致违滞。今参酌事立告赏断罪,庶可惩革。检修下条:诸急脚递承传文书,所至无故不实时交割,或行用钱物令越过者徒一年,受财而为越过者减二等,并许人告。诸告获急脚铺无故不即交割文书,或行用钱物令越过及受财而(受)[为]越过者,钱三十贯。’诏从之。”[1]9480所引史料主要针对诸急脚递承传文书,所至无故不实时交割,或行用钱物令越过的稽程问题,其中提出要严厉处罚,相关人员可能面临徒一年的处罚,鼓励告赏。我们可以得出,宋代对于文书传递延误的刑事处罚,按照延误时间长短来进行量刑,量刑的起点为违一时杖八十,其后依次递增,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配五百里,罪止徒三年。在实行这一标准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宋代也对此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如增加了对于违背半时的量刑标准,增加了告赏的奖励标准等。

综上分析,宋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致力于解决文书传递的稽程问题,虽然由于战争和外敌的困扰,两宋王朝并没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宋代对文书传递中出现的各种稽程问题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防治,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文书传递的效率。

猜你喜欢

使臣文书史料
灵渠胡人俑与贡道的外国使臣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介绍
——明清朝鲜使臣汉诗整理与研究(20BWW023)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史料二则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