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现状的调查*

2020-03-19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高职生培育

杨 珊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为客观真实地掌握新时代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课题组自编《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调查》问卷,抽取了新疆4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共有3 011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自编《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现状》访谈提纲,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现状认识、内容途径、考核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在4所高职院校中抽取学校管理者、思政辅导员、思政老师、专业老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等,共计100名教师进行了个别深度访谈。并从思政主渠道、宣传文化、学生管理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搜集开展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近3年的资料。从被调查学生综合情况来看,共青团员占大多数,一、二年级的学生居多。样本的分布特点详见表1、表2。

表1 研究对象政治面貌分布情况表(N=3 011人)

表2 研究对象年级分布情况表(N=3 011人)

1 新时代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以及4所学校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现状如下。

1.1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效果较好

学生们认为进行社会责任培养很有意义,给目前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的打分平均分为8.7分。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当前高职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高职生普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较高的爱国热情;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强烈、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自信;社会公德意识良好、奉献和谐社会的意识强烈;家庭感恩意识较浓、孝老爱亲表现较好;具有一定的自爱意识、规划意识、担当意识。

1.2 高职院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都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并纳入到学生管理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对思政辅导员、思政老师的培训中都确定了相应的教学和辅导课时,并要求学工部、团委和二级学院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务必注入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同时,实行分管院领导主抓、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具体落实的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运行机制。

1.3 高职院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内容途径丰富

总体来讲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内容已涉及到每一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所有的一线老师均被要求在课程中注入相应的内容。并且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国语推广活动加强了社会责任意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同时,利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和平时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践行社会责任。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初步融合

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融合,目前主要体现在培育内容的融合上。将爱国守法、友爱互助、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自爱自强等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与实践教学活动初步联系在一起。同时在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中,根据时间点和节庆日的不同,对国家责任、民族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自我责任进行重点培育。如10月份着重国家责任、5月份着重民族责任,寒暑假则尤为注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自我责任的培育等。

2 新时代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意育现状调查》问卷设计以国家责任、民族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自我责任等5个维度,从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3个环节,设置28项客观题,3项主观题,在学生层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 新时代高职生国家责任现状

2.1.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新时代高职生对祖国的统一、领土完整非常重视,近90%的学生认为国家责任的首要表现应是“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事关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态度坚定。他们大多能够准确把握国家责任的内涵,关心国家大事,74.29%的学生认为中美贸易战与自己很有关系,具备较高的爱国热情和良好的政治素养。

2.1.2 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

他们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对国家承担责任的情感,对实现伟大“中国梦”充满信心并决心践行。96.8%的学生认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有94.89%的学生回答“坚信‘中国梦’共同理想,并会为之奋斗”。关心国家的团结和统一。

2.2 新时代高职生民族责任现状

2.2.1 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强烈

93.72%的学生认为民族责任首当其冲的应是“维护民族团结”,91.46%的学生认为各个民族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一心是学生们从小便亲历的真实场景,对于继续维护民族团结,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这份民族责任,学生们深信不疑。

2.2.2 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自信

95.45%的学生认为中华文化应首先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也包括汉、维吾尔、回、蒙古等民族文化和当代文化。学生们能准确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对中华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决心传承民族文化。91.3%的学生态度坚决要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认为这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2.3 新时代高职生社会责任现状

2.3.1 社会公德意识良好

有94.92%的学生愿意为需要的人让座,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学生有90%以上,学生们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并且普遍认为社会责任应包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和谐、健康、有序发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责任。

2.3.2 奉献和谐社会的意识强烈

非常想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学生占95.29%,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有87%以上,学生是非常愿意为社会做贡献,并且主动积极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在个人与集体活动发生冲突时,多数同学会主动放弃个人事务,先做集体事务,均表现出较强的舍己精神。

2.4 新时代高职生家庭责任现状

2.4.1 家庭感恩意识较浓

对于父母供养我们上学,认为父母辛苦,要供养和报答他们的学生为91.6%,愿意为父母分担,做家务的学生占95.22%,兼职赚的第一份工资会想到给父母和兄弟姐妹用的学生占大多数。总体来说学生们能为家庭分担一些事务,有主人翁意识,能对自己的父母有较强的报答之心。

2.4.2 孝老爱亲表现较好

79.11%的学生认为家庭责任应首先包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其次为孝敬长辈、关爱兄弟姐妹和抚养关爱下一代;认为子女最应当为赡养老人承担责任的学生为83.63%;会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的学生占到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孝老爱亲的美德有好的传承,并能够坚持做,和影响他人一起履行家庭责任。

2.5 新时代高职生自我责任现状

2.5.1 具有一定的自爱意识

认为自我责任首先包括爱惜生命,拥有正确的生命意识的学生占92%,认为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的学生占87.71%。学生们普遍具有正确的生命观,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并积极努力生活。同时,认为自己很有价值的学生为65.46%,这表明学生们具有一定的价值感,能对自我价值进行较合理的评估。

2.5.2 具有一定的规划意识

有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学生近90%,每天付诸行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学生98%以上,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表现。虽然有的学生只为自己喜欢的事付出不足半小时,但是他们的行动力和规划意识,仍为将来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5.3 具有一定的担当意识

作为负责人,认为一件事完成的不够圆满,责任在我的学生为69.94%。愿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愿意承担后果的学生占据了大多数,可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担当意识。对于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积极参与,为校园建设出一份力的学生为88.51%,表明学生们愿意为校园建设出力,积极付出。

3 新时代高职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国家责任意识内涵的理解不深入,行动力尚不足

3.1.1 不能正确理解国家责任意识与自身学习工作的密切关系

只有66%左右认为积极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和努力学习与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以及弘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提升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意识是属于国家责任意识的应有之义。还有34%的学生没有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以及继承优良革命传统,提升到国家责任意识层面。

3.1.2 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理解不到位

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国家责任的首要内容不是“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对国家责任意识内涵的不理解,使部分高职生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割裂开,存在这样想法的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不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缺少辩证的、宏观的思考,停留在感性的浅层次认知上,做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1]。

3.1.3 视野狭窄,不关心国家热点难点问题

15.94%的人认为中美贸易大战与自己关系微弱,8.2%的学生认为没有关系,还有1.5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他们局限在个人的小天地中,未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使国家责任的观念意识出现淡化趋势。这部分高职生不积极主动地关心国家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自己的视野狭窄,社会价值感偏低。

3.1.4 为中国梦努力奋斗的行动力欠缺

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是个政治口号,与他们无关;还有2.62%的学生认同这句话,但对于能否实现信心不足;仍有0.43%的学生不了解这句话的具体含义。这使他们在设定人生价值和理想目标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而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其次,忽视国家的发展走向,社会的发展规律,容易做出脱离实际的言行而产生负面作用[2]。

3.2 民族责任意识不到位,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意识欠缺

3.2.1 部分学生缺乏客观理性的民族意识

有13.18%的学生存在“只关心本民族的发展,不关心其他民族事宜”不正确的想法。有6.24%认为本民族是最优秀的,不需要和其他民族交流,更有1.56%的学生认为其他民族优于本民族,0.73%的学生从不关心这件事。有这些想法的学生都是极其危险的,极易受他人的煽动和蛊惑,做出极端的行为,是我们意识形态领域最重点的工作对象[3]。

3.2.2 重视个人价值轻集体利益,回馈社会意识淡薄

偶尔参加志愿服务、甚至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占50%以上。在社会服务方面大部分学生是欠缺主动性的,通常是学校统一要求参加活动才参加,有社团或社区安排志愿活动才参加,而且参加社会服务的动机大都带有个人功利色彩,或是为了利于获得奖学金、评优选先等荣誉,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奉献的精神。

3.2.3 尊老爱幼意识欠缺,文明礼仪表现不足

在公共汽车上让座要看各种情况符合才让,一方面看对方困难情况才让座的学生是21.32%,另一方面坐在爱心专座上才会让座的学生占4.42%。另外,根本不想让座的学生有0.66%。在公共场合,还有部分高职生说话不文明,遇到老师佯装看不见;课堂上随意用手机看信息、发消息、甚至打游戏的情况时有发生;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扰乱秩序,食堂打饭插队加塞等现象屡见不鲜。

3.2.4 遵纪守法意识较弱,环境保护意识欠缺

部分高职生无视学校纪律甚至蔑视国家制度和法律,不但在校园里,违反校规破坏公共财物,随意在课桌和墙壁上乱涂乱刻;而且在宿舍内违章使用电器,在校外代人考试,不遵守交通规则等,高职生违法案件也时有发生。毕业前更是有部分学生会破坏宣传栏,路灯和宿舍窗户及柜子。还有些高职生对长流水长明灯现象视而不见,浪费自然资源等[4]。

3.3 生命责任意识淡漠,目标意识较弱

3.3.1 漠视他人生命,忽视自我健康

对吉林高职生情侣“相约自杀”事件,部分学生认为自杀不自杀是他们的事,和我没关系的学生有4.48%;认为赞同,放弃生命有时候也是一种解脱的学生占3.92%;认为可以理解,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学生占3.89%。对于他人生命的漠视,以及对自杀的认同是高职生忽视生命责任的典型表现之一。典型表现二则是部分高职生卫生习惯不良、生活无规律,熬夜玩游戏、白天睡大觉,饮食不健康、忽视生命健康。还有部分高职生存在漠视或否定自己生命的价值,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的学生为11.33%。

3.3.2 规划意识弱化,进取精神不足

经过调查发现,没有规划,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学生为10.73%。一些高职生缺乏对于目前生活和学习的合理规划,不能对自我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沉迷于网络游戏,生活随机性很强,情绪也很不稳定,导致无心学习。部分学生有长远的目标,但没付诸行动是6.81%。心里所想和实际付出之间,这些学生采取了断层方式,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承诺,使个人价值感较低,随波逐流的现象时有发生,进取精神逐渐变弱。

3.4 感恩意识缺乏,自律意识不足

3.4.1 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欠缺

父母忙时偶尔会做家务活的学生有13.68%,父母要求做才做,但心里不太情愿的学生有6.08%,根本不做家务活的有4.78%。认为政府或社会负责赡养老人的学生为7.47%,认为老人自己赡养自己的为6.91%,由其他亲人赡养的为1.99%。可见,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宝贵的亲情没有心存感激。由于缺乏对家人、他人、国家和社会的感恩意识,无法正确客观的处理社会各个层面的关系[5]。

3.4.2 自律意识不足,担当意识欠缺

面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每天只能付出30分钟以下的为21.89%,没时间为自己喜欢做的事付出的学生为1.73%。表明部分高职生在自我约束和自我要求方面欠缺较高的自律性,不能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付出,何谈为不喜欢的事情真心真实付出,这对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弱点。作为负责人,事情完成的不圆满时,认为责任在大家的学生为22.05%,认为责任在他人的学生为6.08%,认为无所谓的学生为1.93%。这种推卸责任的高职生竟有30%左右,可见要实现新时代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忠诚担当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任重而道远。

4 新时代高职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对策思考

4.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完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体系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和强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从多维度探索其形成规律,不断完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方向、目标、评价方法、氛围营造等内容,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协同作用的发挥,达到更好的培育效果。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结合新冠疫情的典型做法和优秀人物事迹,调整当前责任意识培育的方向、目标结构和培育内容,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增强国家责任意识,从社会层面的价值理念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从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唤醒自我责任意识,这样既加快了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又促进了高职学生责任培育体系的形成。

4.2 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实效性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积淀,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来源。我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同一性。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还有经世致用、承担责任的现实精神,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大同”理想和“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以及爱国、诚信、自觉承担责任的基本道德规范。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历代华夏儿女,承接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立足传统文化,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加以利用、不断推陈出新,有利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实效性。

4.3 构建“四位一体”的“五爱”培育模式

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优化网络舆论环境、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突出爱国守法、友爱互助、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自爱自强的“五爱”教育,以达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净化不良风气,增强责任意识的目的,不断推进责任意识培育工作的进程。责任意识的培育,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参与。家庭教育是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重要基础。父母对孩子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究其根本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父母自觉履行“孝老爱亲”责任,带动孩子承担责任,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4.4 依托校企合作,实现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全过程育人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推进“校企合作”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依托“校企合作”,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就要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进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着力于人才全方位的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安排、实践教学的开展、顶岗实习、企业员工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教学等方面开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根据“校企合作”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进行新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

4.5 完善新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评价机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评价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过程及其实效性进行价值衡量与判断的过程。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评价过程主要包括制定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内容、控制评价运行、反馈评价结果四个方面。通过这四个环节进行评价,找出整个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评价的可取与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不足,以更好的指导下一次开展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评价工作。评价功能得以发挥,才能提升新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实效性。

高职生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6]。我们要透过高职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中关于个体、环境和行为三维互动模式理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依托校企合作,实现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全过程育人;推进思政课堂改革,整合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内容;丰富校园文化,拓展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实践形式;强化自我教育,确立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主体地位,最终构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完整体系。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高职生培育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