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高考试题谈高三生物复习

2020-03-18廖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三生物高考试题复习

廖艳

[摘要]在新课改向新高考的过渡期,高三生物教师应结合当前高考命题规律,从全方位回归教材、细讲实验与探究、串联知识点等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以提高高三生物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考试题;高三生物;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5-0079-02

广西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扑面而来,为了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迎接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2019年全国卷Ⅲ做了很好的领航,它在凸显学科特色、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创新,侧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悉程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以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对知识问联系的把握。其间的能力培养,虽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也是有章可循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高三生物复习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引导。

一、全方位回归教材

从近几年的全国卷来看,关于教材内容的考查范围已悄然发生变化,由原来只考查教材正文部分逐渐拓宽到小字部分、旁栏思考题、相关信息以及课后练习等。

例如,2015年全国卷Ⅱ第2题考查的端粒酶出自生物必修1第122页中的小字部分(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2017年全国卷Ⅱ第29题第(1)小问要求考生回答呼吸作用的示意图中[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什么,答案是NADH(还原型辅酶I),出自生物必修1第94页的“相关信息”;2017年全国卷I第2题A选项“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出自生物必修1第43页《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一节的课后练习拓展题;2019年全国卷I第4题“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出自生物必修3第33页《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这一节的课后练习拓展题。同样考查肾上腺素的还有2017年全国卷Ⅱ第30题的第(2)小问“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而2017年全国卷Ⅲ第3题D选项“叶片在640 nm~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则出自生物必修1第99页图5-10“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

必修教材如此,选修教材也不例外。2019年全国卷Ⅲ第38题第(2)小问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出自生物选修3第35页“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实验的讨论题。可以说,教材肉眼可见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高考试题的出处,所以在复习时应该全方位回归教材。具体怎么操作呢?

笔者认为,对于教材正文部分应该咬文嚼字,绝不能走马观花。课堂上,教师除了讲重点、难点及易混易错点外,还应根据复习进度选择教材相应内容,合理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朗读或者背诵甚至默写。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小字部分、旁栏思考题、相关信息以及课后练习这些内容,也应该享受与教材正文部分一样的待遇。教师要足够重视并将其重要性传递给学生,必要的时候加以解释,不能一味追求复习进度而忽略学生的消化吸收情况。另外,如果教师能够准备一份针对教材原文进行填空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复习的知识,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回归教材的重要性。学生的意识提升了,遇到问题时就能自觉回归教材寻找答案,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二、细讲实验与探究

实验与探究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难度较大且考查频率较高的是实验思路类题目。从近三年的全国卷来看,除了2018年三套卷没有明确考查外,2017年全国卷I第29题、全国卷Ⅲ第32题以及2019年全国卷I第29题、全国卷Ⅲ第29题和第32题都要求考生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然而关于实验与探究的内容仅仅是在生物必修1第79页结合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简要介绍了实验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及无关变量)以及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答题模式并没有详细的阐述,多数自学能力欠佳的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讲授来获取。那么,教师如何把复杂的实验讲得清晰明了?下面以2017年全国卷I第29题为例做简要说明。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①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②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③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④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⑤)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题干获取关键信息。信息①:病毒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主要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病毒的核酸是DNA或RNA,二者所含的五碳糖不同,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信息②:強调碱基不是五碳糖,DNA特有碱基T而RNA特有碱基u。信息③: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替代某化合物中的特殊元素,来追踪该化合物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如生物必修1第48页将。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胰腺胰泡细胞中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生物必修2第45页分别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以及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等。信息④:联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胞,故欲获得有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培养基培养宿主细胞得到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再让噬菌体去侵染该细胞,所得子代噬菌体才会有放射性标记。

其次,让学生准确判断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信息⑤:甲、乙两组要形成对照,结合①②③④可以判断出自变量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碱基(一组标记T,另一组标记u),因变量为子代病毒的放射性。

第三,让学生学会确定预期结果与结论。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结果与结论的区别:实验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指实验过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测得的实验数据;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才得出来的。探究性实验,预期结果不止一种,答题时应该写全,表达模式为“若……,则……”;验证性实验,结果是唯一的,结论重复实验目的即可。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实验思路类题目的答题模式:自变量+因变量+预期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答案一定要交代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但不必像实验步骤那样强调自变量的控制细节,也不必强调因变量的具体观测指标。

有了方法,要想学生在考试中轻而易举也拿下此类题目,就少不了平时的教学训练。训练素材来源广泛,可以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题,也可以是各地市的模拟题,再者是教师对教材中一些经典实验、课后拓展题、技能训练的改编题等。训练频率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均可,根据学生情况来把握,保证训练效果。训练后的讲评,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分析题目、结合答题模式得出答案外,还应该让学生清楚答题的得分点以及失分原因,便于后续备考。

三、串联知识点

从近几年的全国卷来看,选择题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跨度不算大,基本出自同一本教材。例如2017年全国卷Ⅲ第2题,A选项“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问的信息传递”,B选项“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选项“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选项“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这四个选项所考查的激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凋亡虽然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但都是出自生物必修1教材。非选择题则不同,考点较灵活,考查的范围跳跃程度较大。例如,2019年全国卷Ⅱ第30题三个小问依次考查了激素的含量与作用过程、减数分裂、体液调节的特点,涉及生物必修2和必修3教材。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倾向于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在复习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知识掉链的问题?重复再现应该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教师在复习中能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反复呈现,就会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整,知识链更牢固。下面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例进行说明。

复习时,教师呈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顺序“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个体一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一生物圈”后,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串联知识点。对于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细胞,教师可以设问:①病毒属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③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物和完全水解产物各是什么?④病毒在免疫学、基因工程、动物细胞融合中的作用各是什么?学生明确这些基本内容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热点话题如“非洲猪瘟”展开问答以检测复习效果:①“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仅有核糖体,这种说法正确吗?②“非洲猪瘟”病毒进入猪体内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哪些?③“非洲猪瘟”病毒的核酸、初步水解产物、完全水解产物各有几种?对于“生态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可以这样设问: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包括什么?②生態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哪几部分?③如何根据关系图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系列的设问,不但复习了生物必修1.而且复习了生物必修2和必修3甚至选修3的内容。这样的复习,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稳固,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清晰。

学情不同,复习措施也不尽相同,教无定法,也应与时俱进。高考在变,命题规律在变,高三生物教师不应穿新鞋走老路,应在变化中洞察先机,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实现高效备考。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高三生物高考试题复习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概念图教学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学科的复习质量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相关试题的归类分析
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巧用高考试题,让高三哲学复习课堂灵动起来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