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教育渗透

2020-03-17王子风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

王子风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当中,道德与法治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意义,为了使教学内容能够更为贴近学生实际,更好的被学生理解和接纳,应当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本文从教学情境、形式和理念三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4-0170-01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及人生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进行主动内化的,枯燥的灌输根本无法形成对学生的实际影响,相对而言,情感教育更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且容易通过情感沟通的方式,更好的发挥本学科的实际效用。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情感氛围

在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获得更为真实的学习体验,教师应结合课时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达到营造具有烘托情感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更好的体悟、思考的应用效果。以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可爱的家乡》一课为例,在本部分的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具有家乡元素的各类物件,包括食物、衣服、特产等,有地方方言的教师可以尝试用方言进行课程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实物,或介绍本地美景、美食、人文风情等特色的视频或图片,带领学生沉浸到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回忆当中。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是本地人,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问题设计当中,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勾起一定的情感反映或心理波动。比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叫什么名字吗?”“那么谁知道它属于哪个省、在哪个国家呢?”“在你的印象中家乡的特色有哪些?”“你喜欢你的家乡吗?为什么?”等等。而后教师可以结合提前准备的物品或课件,帮助学生系统的对自己熟悉的地方进行综合了解,借助抒情的音乐、家乡美景的图片、描绘乡愁的诗歌或者学生熟悉的家乡美食,帮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培养小学生对家乡的尊重及热爱,巩固故乡在学生心中的情感地位。

2.丰富教学形式,增进学生感知

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及应用当中,教师应当不断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进行思考及转化,避免被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所困,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以一年级下册当中的《爱清洁讲卫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编排情境剧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剧本的挑选、角色的安排、课下排练及课上表演。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清洁卫生的过程当中,一部分学生扮演清理卫生的角色,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扮演破坏公共卫生、不讲个人卫生的反面角色。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当中,参与表演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参与清理卫生的劳动价值感,而破坏卫生的学生也能通过表演活动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正确性,无论是学生演员还是观众,都能收获更多的情感体验,在后续的生活当中会更为注重卫生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到校园当中共同清洁校园环境,在学生后续享受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中,也能保持一份同理心,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主动保持环境的整洁。同时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理解能力有限,应保障活动简单、有趣,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发挥,以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抒发情感。

3.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评价方法

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对于教师的授课具有指导性意义,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变化,对教育教学思想进行开拓创新,使之更具先进性及适应性。此外,科学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评价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教师应避免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的弊端,发挥创新创造力,对评价系统进行优化改革。以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认识自己》为例,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带小镜子,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并学会欣赏自己。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当中,小学生接触到的对美的评价较为复杂,本阶段的不少小学生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貌,并尝试通过模仿大人等方式来获得别人的欣赏及认可。所以,本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美,比如,我的眼睛很漂亮、我的手很好看等对于自己外貌方面的认识与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对于自己外貌的信心。除了学生的自评之外,教师应当对一些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引导,比如,通过同学之间互相写下每位同学的优点,帮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評价,建立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学生互评等模式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避免以成绩或单一特点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纳入考核范围。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思想及情感之间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应当将情感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小学生能够接纳和理解的教育方式,结合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形式,不断调整和提升教育教学思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在教学当中流露真情实感,在感悟当中学习与认知,培养道德品质高尚、正直、综合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雨梅.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感体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2):3-5

[2]许莹莹.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8(35):26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