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园社区中“混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初探

2020-03-17潘怡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户外游戏

潘怡玲

摘  要:在游园社区的户外区域游戏中,组织“混龄活动”能够打破年龄界限,促进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分析“混龄活动”组织意义基础上,对活动组织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混龄活动”应当加强分区,并做好材料投放和适当活动组织,然后从环境营造、幼儿指导、观察引导三个方面分析了活动实施策略,从而为幼儿园活动组织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园社区;“混龄活动”;户外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4-0003-02

幼儿园组织户外分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实现自主游戏和自愿交往,自由进行游戏伙伴和内容选择,在获得良好游戏体系的同时,得到社交能力、合作精神等各方面的培养,从而取得身心健康发展。开展“混龄活动”,有助于大带小、小学大现象的产生,能够使活动自主性、合作性和趣味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还应加强该类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法的探讨。

1.“混龄活动”组织意义

幼儿园“混龄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教育组织中开展学习、生活或游戏等活动。考虑到幼儿各方面认知和能力差异,通常实施间断性混龄,即在固定时间段组织“混龄活动”,使不同年龄幼儿一同游戏。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还应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以便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主动接受教育。开展“混龄”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异龄交往需求,推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发展,促使幼儿责任意识得到提高。在活动期间,通过以大带小能够对幼儿坚强勇敢意识、合作互助心态和积极乐观精神进行培养。因此,还应实现“混龄活动”合理组织,以便通过发挥活动优势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2.游园社区中“混龄活动”组织方法

(1)加强游戏分区

在游园社区游戏开展中,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在缺乏兴趣情况下难以进行自愿合作,教师还要加强游戏分区,结合不同幼儿兴趣完成不同户外游戏区域的划分,以便使拥有相同兴趣幼儿能够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完成幼儿共同乐园的创设,形成游园社区模式,激发幼儿主动探究与合作的欲望,享受游戏乐趣。具体来讲,可以划分为艺术创意区、生态区、球类区、户外角色区、禾园探索区等多个区域,由幼儿自愿进行活动区域的选择。采取该种方式,能够使幼儿自主打破班级界限,尝试与不同年龄幼儿交往,达到提高幼儿交往性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分区后,各区应配备相应的教师,负责带领幼儿开展“混龄活动”,以减轻幼儿面对陌生伙伴的心理负担,促使不同年龄幼儿能夠在区域内快乐游戏。

(2)合理投放材料

在游戏区域内,需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完成材料的投放。针对“混龄活动”,还应考虑到幼儿年龄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还应完成多功能、综合性玩具投放,以便使幼儿能够结合自身不同需求变换玩法,得到游戏兴趣的激发。从总体上来看,活动组织期间需要投放足够材料。因为目前幼儿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受家庭环境和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等因素影响,多数幼儿独占意识较重,在初期接触中不愿意与其他幼儿分享,材料不足容易引起争夺,给后期游戏开展带来阻碍。在投放足够材料的同时,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差异,还应保证投放材料之间存在一定梯度,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生理特征和心理状态,能够做到种类与花样搭配。活动过程中,在教师要求下幼儿需要进行玩具轮换使用,以学会分享,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

(3)组织适当活动

在“混龄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适当活动的组织,确保大龄幼儿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低龄幼儿学习。实际上,幼儿多具有较强模仿性和表现意识,教师在合理完成不同年龄段学生编组的基础上,可以为大龄幼儿安排“官职”,使其带领低龄幼儿开展活动,帮助其他幼儿完成游戏,得到活动水平的提升。作为低龄幼儿,在大龄幼儿鼓励下,将产生强烈模仿欲望,促使其突破自己完成游戏。在活动期间,教师还应做好活动穿插安排,在幼儿想参与不同活动时为其提供机会,从而实现各种形式活动组织,避免游戏社区中出现“放羊”问题。在幼儿活动内容得到丰富的情况下,幼儿活动与社交范围也将得到扩大,促使其形成社会参与意识。

3.游园社区中“混龄活动”的实施探讨

(1)营造和谐环境

具体实施“混龄活动”,教师需要完成积极活动环境营造,以增强区域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以生态区的活动组织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幼儿观察菜园中萝卜生长情况,并布置幼儿利用工具完成萝卜采摘和果实加工的任务。如果活动一开始由幼儿完全自由选择伙伴,大龄幼儿通常只会选择同龄幼儿一同游戏。完全由教师安排,将导致幼儿缺少自由选择空间,同样会抑制幼儿游戏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选派大龄幼儿携带小铲子等工具从低龄幼儿中选取伙伴,促使幼儿在拥有一定自由选择权利基础上,实现自行组合。对于低龄幼儿来讲,可以感受到被大龄幼儿接收的喜悦,从而形成相互关爱与支持的和谐环境,促使幼儿获得被“需要”和被“依赖”的体验,进而在后续活动中做到团结互助。采取该种策略,能够使幼儿自觉形成以大带小的自觉性,在活动中保持一定积极性,灵活开展户外游戏,因此能够使幼儿游戏水平得到提升。

(2)提供科学指导

在户外游戏分区“混龄活动”中,教师需要明确分工,以便为幼儿活动开展提供科学指导,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合作经验。例如,在禾园探索区的活动组织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幼儿对植物园进行参观,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通过互动讨论掌握簸箕、竹篮等农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了解农作物如何生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安排大龄幼儿进行洗菜摘菜示范,讲解哪些位置能够食用,哪些位置需要摘掉。在低龄幼儿掌握相应知识后,可以参与到大龄幼儿活动中,最后一同收拾整理器具。在幼儿形成一定合作默契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之前摘菜步骤进行回顾,然后通过分工完成“蔬菜搬运工”的游戏,由低龄幼儿练习洗菜摘菜,由大龄幼儿负责将分类,将不同蔬菜装在不同竹篮中,用簸箕盛装无法食用的部分。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指导幼儿加强分工合作,能够使幼儿已有经验得到唤醒的同时,促进大龄幼儿和低龄幼儿的合作,促使不同年龄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丰富感受和体验,学会主动思考和帮助他人。

(3)强化观察引导

在经过初期活动指导后,教师需要给予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由幼儿自主安排游戏内容和完成分工合作。而在活动期间,教师需要加强观察,以便通过适时引导保证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因为对于不同年龄幼儿来讲,认知水平的差距容易导致双方在自助或互助期间产生矛盾,为保证幼儿能够和谐相处,找到适合自身的活动方式,教师需要加强观察引导。例如,在大龄幼儿带领低龄幼儿缺乏耐心时,可能因自我意识过强不让低龄幼儿参与活动,造成低龄幼儿成为游戏观望者。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可以及时发现这一问题,然后通过讲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大龄幼儿认识合作和谦让的重要意义,并鼓励低龄幼儿大胆表达和主动寻求帮助,以便为不同年龄幼儿的交往提供空间,使活动成效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游园社区“混龄活动”时,还应明确活动组织目的,通过加强游戏分区、合理投放材料和组织适当活动促进大带小、小学大现象的产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还应完成和谐环境营造,促使幼儿主动投入到游戏中,在教师科学指导下加强团结合作。经过教师观察引导,能够使幼儿体会到社交与合作乐趣,进而取得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小玲.在混龄互动中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110

[2]万雪婷.浅谈混龄活动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才智,2019(09):180-182

[3]牛畅.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9(01):155-156.

猜你喜欢

户外游戏
基于发展视野,引导幼儿自主建构户外游戏
浅谈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的几点策略
借力户外游戏,培养和合康康小能人
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之野战区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
开展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被“束缚”的幼儿园户外游戏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关于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实践与探究
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