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初探

2020-03-17李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学困生

李梅

摘  要:学困生每个班里都存在,虽然他们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对班级发展影响巨大。在对学困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家长做小生意的多,整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有些甚至托管给别人,属于留守儿童。学困生影响着班级整体,本文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合适的教育策略,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4-0011-01

学困生每个班里都存在,虽然他们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对班级发展影响巨大。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困生形成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内在的、隐性的心理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思想单纯,及早的矫正心理问题,是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之一。

1.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

(1)行为自由散漫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宠,他们在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滋生了心理上的娇宠霸道,唯我独尊,做什么不顾后果,随心所欲。在低年级,尤其是老人带大的孩子更明显,在班里喜欢搞恶作剧,说脏话,随便打人,老师的教育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

(2)心理脆弱、自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一些家长无暇照顾孩子,把孩子托管给别人。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脆弱,缺乏安全感,在学校比较自卑,不爱与人交往,在课堂上胆小,不爱回答问题,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学习困难。

(3)依赖性强

独生子女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是摆在老师面前棘手的问题。他们上、下学有车接送,书包有人拎,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什么都不愿做,教室里垃圾随便扔,看到地下有垃圾绕道而走。在低年级,学困生忘记带书本之类的学习用品,理由就一句话:“爸爸妈妈没给我装好。”这些虽说是小问题,但严重的阻碍了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家长却一点都没意识到。

2.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1)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影响巨大。在对学困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家长做小生意的多,整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有些甚至托管给别人,属于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身上问题突出,家长的教育方式总是一味的指责孩子,以粗暴的打骂解决问题,结果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成为学困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联系,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孩子的情况,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好以朋友的身份与家长面谈沟通,共同寻求合适的家教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学困生的转变创造有利条件。

(2)给孩子一份耐心和爱,对症下药

爱不是说在嘴上,要从点滴生活中渗透爱,让孩子感受到这份爱,在撒满爱的路上和老师一起成长。面对孩子的问题,要耐心对待,给孩子指正,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地学习、生活。

小瑛,刚入学一进教室门就说:“老师,我要上厕所。”谁知,她一去不复返。我到处找,最后在大厅拐角看到了她的身影,刚想叫她回教室,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她看到我后快速的向校门跑!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小瑛的行为背后一定有故事。接下来几天,我发现她只要来晚了就不进教室,老躲在厕所,神情里流露出的是缺乏安全感。和家长电话联系后,才知道小瑛的妈妈在兰州看病,孩子托管给了别人。一天中午,我刚到校门口,就发现小瑛在那里徘徊,我走过去,拉着她的手说:“跟李老师一起去教室吧。”她望了我一眼,默默地跟着我到了教室。没想到,这一拉竟出现了奇迹!从此,她每天都按时到校,脸上泛起了笑容,她不再逃课,身边也有了好朋友。有一天,她走到讲台上,对我悄悄说:“老师,我喜欢你。”我摸着她的头说:“我也喜欢你!”她听完,高兴地回到了座位。

(3)利用学困生的矛盾心理,树立自信心

低年级的孩子可塑性强,但自制力差,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確的认识。学困生在家里没有父母真正的陪伴,在学校渴望得到老师的夸赞,但又不知道如何做,普遍存在矛盾的心理。一些孩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小小年纪就自暴自弃,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败,导致心理失衡的表现。个别孩子打架闹事,实际上就是为了得到一种不正常的尊重,防止受人侮辱。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在转化中,我们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讥讽,不训斥,不体罚,鼓励他们参与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我约束力。

(4)开展心理咨询,宽容对待

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的一面,学生还希望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小秘密。在转化中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有效途径。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应用心理咨询技术,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煲 “心灵鸡汤”安慰他们,让他们信任老师,愿意与老师沟通,走出自己狭小的世界,给孩子心灵播种“美、善”的种子。再调皮的孩子,他的心灵都是纯洁的,给他播下美好的种子,他的心灵会结出真诚、善良的果子。用粗暴的方式只会伤害他,让他走向极端。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对于各种“问题”,以宽容之心去对待,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孩子树立生活的自信心,千万别一棍子打死,让孩子丧失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金芬.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8(02)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