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育人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教学改革

2020-03-16沈菲菲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成才桂林

沈菲菲,莫 媛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是要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本科教学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的根本要求和最高标准。对此,桂林理工大学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开设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并出版对应课程的教材,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题上开展创新实践。

一、我国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1.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内容难以应付学生多元化需求

大数据时代,多元文化思潮冲击和影响着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呈现多元化需求。他们追求个性发展,渴望成长成才,关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目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缺少对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回应,相关课程内容脱离实际,上课方式缺乏创新,课程效果“自娱自乐”,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多元化需求。

2.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设计缺乏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具体指导

不同的大学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个体成长呈现不同的发展规律,他们迫切需要有人在他们不同的成长阶段做具体指导,有效引导他们成长成才。而目前高校大多数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依旧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大学生单向传播、填鸭灌输,没有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成长进行改革创新,使得大学生大大降低了对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的兴趣,仅仅把其作为完成课程学分的必修途径。

二、开设《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1.能很好回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认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紧密相连。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人的教育要遵循生命成长和发展规律,不能把教育变成纯粹的“教书任务”。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桂林理工大学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大学生在校期间每个成长阶段的需求开设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积极回应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效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培养能力、知晓国情、认识社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2.能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课堂协同育人效应

课堂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桂林理工大学深挖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建设上构建起学工部(处)、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于一体的多层级教育体系,打破传统的“一人一课堂”的单向传输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多人一课堂”的互动教学,把课程的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

1.总体课程设计思路

桂林理工大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视角设计《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整个课程内容分为五大板块:

(1)基础篇:内容涉及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诚信感恩励志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与人际关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事与社会热点教育。主要是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等基本内容和要求纳入教学当中,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大一年级篇:内容涉及校史校情教育、学生事务与服务介绍、大学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手册知识学习、我的18 岁——成人教育、学业生涯规划、参加学生组织社团。主要是将大学生活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纳入教学中,其目的是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环境,确立大学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3)大二年级篇:内容涉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觉培养创新意识、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写作口才等基础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当中,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开展“三自”管理。

(4)大三年级篇:内容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考研动员、参与学科与科技竞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是将回应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等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当中,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5)大四年级篇:内容涉及实习安全教育、就业择业教育、社会适应教育、文明离校教育、毕业感恩教育。主要是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等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当中,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对接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有效开展就业、择业。

2.具体课程设计要求

桂林理工大学对如何上好《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做出明确安排和部署,切实把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工作中,明确了课程性质、课程规模、课程目标、课程对象、主体授课教师等。

(1)课程性质:为周日“晚教育”课,每堂课的时间是40 分钟。桂林理工大学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实施周末晚点名制,每周日19:30 开展学生晚点名,并要求年级辅导员在晚点名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对“晚教育”的进一步探索,桂林理工大学对“晚教育”统一教程、授课内容,形成《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体系。

(2)课程规模:由年级辅导员根据所带学生的人数规模自行安排,人数多的年级可分为多个小班,按时间段排课。

(3)课程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达到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的目标:在态度层面,能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在知识层面,基本了解大学环境、大学学习生活各个阶段的特点,掌握学生手册内容和大学生活相关法律法规,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能合理开展自己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在技能层面,掌握大学生活的基本通用技能,包括自我探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人际沟通等,掌握信息检索、分析和解决问题、实习求职等能力。

(4)课程对象: 课程教学的对象为全体在校学生。为了能让大学生系统接受成长成才教育,桂林理工大学按年级将课程分为四个阶段:大一重点是启发式教育;大二重点是探索式教育;大三是能力提升教育;大四是社会适应性教育。

(5)主体授课教师: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为年级辅导员。年级辅导员最熟悉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能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安排,灵活地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针对性强地开展课堂教学。

3.实施灵活教学方法

《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理论式教学,主要以辅导员讲授为主。虽然桂林理工大学统一了课程教材,但辅导员可根据当前时事、学生需求等灵活设计、优化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案例讨论法、视屏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理解、生成,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桂林理工大学试点在二级学院设立大学生成长成才“我发声”讲台,并纳入到《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教学中,由授课教师设定“发声”主题内容,挑选优秀学生主讲,教师点评。这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扩大了优秀学生典型示范的辐射面,有效提高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有效性。此外,还可以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堂上邀请专业教师、成功校友等参与到课堂教学,开展“多人一课堂”的互动教学。

四、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创新实践

1.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课程思政”的创新转变

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设置突破了高校传统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的范畴,构建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国情教育课、综合素养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桂林理工大学实施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全新探索。在高校“大思政”这一崭新的背景下,桂林理工大学探讨了“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体系的边界与范畴,使之更加凸显时代特征。

2.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规划指导

桂林理工大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视角设计《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五大板块课程内容都是根据学生在大学里每个阶段的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来设计,并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研室设置、教学队伍建设、评教系统建立和教学实践环节设立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质量,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规划指导。

五、结束语

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区别于专业理论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是桂林理工大学根据两校区学生管理专门开设的“周日课程”。目前,该课程还没有对接教学,实施规范的教务管理,也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的程度展开考察或考核,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高校在设计类似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这样的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时,需要根据本校特色,设计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使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成才桂林
昆明理工大学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桂林行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