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探析
——以北部湾大学为例

2020-03-16樊凤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北部湾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樊凤金

(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上升,而市场经济需求所提供的优势就业岗位不足。另外,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下,技术革命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技术成为了某种就业的替代,导致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地处北部湾地区的北部湾大学也不例外。就业困难是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了高校就业工作中面临的重中之重的课题,也是北部湾大学这样一所地方院校如何适应转型发展,继续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使毕业生顺利就业,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将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义。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并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这既是新的历史机遇也是新的历史使命。应用型高校如何主动与行业企业融合,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规划和设计人才培养路径,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培养出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北部湾大学的前身是钦州学院,近几年,学校在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目前行业企业自身变化发展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教育理念,整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经验,就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加强校企文化融合,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北部湾大学正在积极实施和推动校企合作,努力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不断完善推进校企文化互融,在制度建设和内涵发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校企文化融合提高了学生职业规划的认可度

每一年,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习活动,如国培项目——顶岗实习、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等,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以北部湾大学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为例,为了让学生及早接触企业,了解外贸、商务英语行业发展现状,学院与广东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广东金海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大二时就到实践基地进行专业见习。与以往学生到第四年专业实习实践时才首次接触企业的模式相比,通过扩大校企合作,让学生更早接触外贸行业,到企业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更有助于学生早日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促进了专业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自身行业的认识。

2.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

北部湾大学与钦州市中小学、机关事业单位、钦州港港口集团等140 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科研实践实训基地,同时与行业专家探索合作教育模式。以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为例,音乐表演专业积极与校内行业专家共建教育培养模式,师资配置的模式从一位老师讲授舞蹈专业课(模仿民间艺人带学徒模式)——学校教师分别教授不同课程——引入钦州市舞蹈教师李钦莲(白海豚二级演员)、郭丽娜(逸舞裙缘舞蹈中心舞蹈总监)、韦采妮(我要飞舞蹈艺术中心舞蹈总监)——邀请国家级舞蹈表演家彭武先生(中国第一代现代舞者,与金星同班,曾编导舞剧《茶尖上的芭蕾》),学生得到不同专家教师的指导,提高舞蹈的专业技能。通过这些行业专家,将行业前沿信息带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这些实习基地平台,能够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锻炼了自己专业技能,提前进入职场,实现学生向社会人的提前转变。

3.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求职就业的适应性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现,使得学生提前认识和适应今后的工作。北部湾大学就与区内外企业等10 多个单位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北部湾大学电子与信息科学学院为例,该院物联网专业与中兴通讯股分有限公司、中科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办学,根据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要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给学生上课,对学生实行订单性培养,考核合格的毕业生可以由曙光公司推荐就业。这样的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求职就业的适应性,为学生增加就业砝码。

三、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将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将校企文化贯穿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引导学生快速成长成才,这是每一个应用型大学必然的选择。与此同时,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北部湾大学作为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高校,虽然地区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上升时期,但由于学校偏安一隅,辐射范围有限,区域内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增无减。因此,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提高职业指导的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了北部湾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

1.强化高校职业指导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院就业创业领导小组的组织、指导作用

高校应该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层面要明确自上而下的就业指导主体责任。二级学院除了要发挥就业指导教师的作用之外,还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成立由毕业班班主任、专业课老师、论文指导老师、就业工作学生助理、学生党员和班级干部组成的“就业信息服务小组”,有条件的还可以实现专业导师与职业指导导师并轨制,全程开展一对一的职业指导,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同时,要确保工作例会的常态化,通过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工作对接,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

2.强化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大对就业指导老师的培训

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大就业指导老师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学校应该设置专门人员来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并对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实行培训通过才能上岗制度。另一方面,因为现在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大都由辅导员担任,而且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有不少辅导员转到其他部门工作,这样一来就业工作就形成断层。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辅导员外出参与职业指导培训的覆盖范围,增强培训的力度和强度,这样才能充实和壮大就业指导队伍。

3.构建并完善职业指导新体系

高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指导,从学生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思想跟踪指导,建立起学生职业准备、职业认知、职业理想、职业性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反馈和职业指导评价等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对于毕业生要彻底摸清思想状况和就业意愿,建立就业毕业生信息库。[2]就业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学生的简历制作、求职应试、面试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帮助学生提高求职的成功率。同时,就业指导老师要用心关爱毕业生,要经常深入宿舍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有质量的就业实现。

四、创新职场课程,强化学生创新就业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1.开设职场相关课程,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北部湾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是开设在学生大三的下个学期,分为四个专题,分别是就业政策与权益保护、简历制作、面试礼仪和面试技艺,一共8 个课时。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很多,可惜课时太少了。针对《就业指导》上课的情况,笔者发放了500 份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发现,71%的学生认为8 节课的就业指导时间太短,很多内容老师都没有讲到,建议学校增加课时。在这个基础上,一些职场方面相关课程的开设对于指导学生就业、对于帮助学生增加就业成功率就应运而生。

2019 年春季学期,依据北部湾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学院面向全校学生着力打造一批公共选修课程,其中有三门课程是《礼仪》《口语艺术》《职场模拟实训》,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培养职业人的意识。《礼仪》课可以让学生掌握职场礼仪,学会接人待物;《口语艺术》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职场模拟实训》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组织学生参与职场实训,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明确以后就业方向,增加面试成功的机会。这三门课程对于毕业生面试求职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弥补了《就业指导》课程的不足。

2.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3],2018 年秋季学期,北部湾大学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学院引进外面的行业专家以及创业成功校友与学校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组建教师队伍,主要负责培训创新创业教师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各项工作在有序进行当中。

一方面,学校要积极营造大学生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的氛围。学校通过海报宣传、讲座辅导、竞赛激励、活动模拟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素质和技能[4]。同时,学校还要大力举办各种科技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计算机应用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广告设计大赛、创业大赛等各项活动,同时增加大学生科研课题数量,推动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要继续加大学生创业园的投入与建设,积极引进商家的资金,共同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场所,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催生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结论语

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既是应用型大学建设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破解目前高等教育弊端的一种有效措施。校企合作是时代的召唤,是应用型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应该积极整合政府、社会及企业各方有利资源,提升政校企合作质量,探索开拓产教融合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使学生热情投入企业实习实践锻炼,为广西地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技术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创新就业指导方式,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定有利于破解目前学生就业的困局。

猜你喜欢

北部湾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