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特征、出场根由和实践路径
——学习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论述

2020-03-16葛士新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葛士新

(1.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2.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天津 300350)

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在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时,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蕴含,即要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1]。今天,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与社会结构异质化的新时代,习近平屡次强调要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达到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价值目标。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鲜明特征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理论视野的民族性、理论内容的实践性和理论语言的通俗性特征,在发展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一)民族性: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统一的理论视野

习近平时刻关注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强调“一个立足”,即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还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源泉和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挖掘和阐发优秀文化资源,中华文化才能跨时空、跨国度与世界文化相协调,才能将创新成果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传播激荡,才能“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强调“一个精神”,即传承中华民族精神。2019年8月,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对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提出,“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3]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文化基因,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让中华民族在历史与时代交织、梦想与现实激荡的长廊里生生不息,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调“一项任务”,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4]。习近平强调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发展的科学,将其中国化不仅要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还要把握好能使其实现最大增量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更要利用好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的有益滋养,使其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实践性:理论创新与人民实践相融通的理论内容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宣传理论创新与人民实践相融通的统一理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社会共同认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知识积淀中,清晰地阐明了全社会共同认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推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习近平强调“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只有被大众认可的理论才是有实际效果的理论,才能将理论落地、落实、落细,才能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理论创新的前进法宝,是人民群众获得“理论感”和理论认同的重要条件。其二,融入社会生活。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在人民群众中发挥作用,让其体会到理论的“现实感”,必须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地融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必须彻底抓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使其渗透在人民群众的脑海里、渗入到人民大众的心坎里,成为一种习惯使然,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其三,为人民所喜爱。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讲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身边事、身边人和“小道理”,同样也要把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系列成就和发展方略的大逻辑、大情怀和“大道理”融入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将“从小到大”与“由近及远”相结合,充分激励人民群众自觉投身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进程中,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实现理论跃升的创造伟力。

(三)通俗性: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相结合的理论语言

习近平用全新的话语体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独特的语言表述风格和思想魅力,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哲理又铿锵有力,还不失亲和力与感染力,为“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5]提供范式。一是用通俗的语言讲道理,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解释力。习近平为阐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将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的重要性,提出要“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斗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利剑作用;为强调学习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讲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要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提出“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下大气力读懂、下苦功夫读透。质言之,习近平善用家常式的语言进行表达,让人易懂,诸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善用数字化表达,让人易读,例如“一带一路”、“四个伟大”、“八个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善用凝练式的语言进行表达,让人易记,用八个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概括,分层次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等。二是用成语故事(经典故事)说哲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共识凝聚力。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比作真经,强调共产党人如果不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经”,总想着去“西天取经”,就会贻误大事;把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行为比作“盲人骑瞎马”,以此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性。习近平谈党风建设,以诸葛亮、司马光为引,指明干部应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谈民族复兴,回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以此教育党员干部要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谈踏实创作,讲述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故事,以此激发文艺工作者要有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内在要求就是说老百姓的语言,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能够入耳入心。习近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其理论语言就是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结合,“习式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坚持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先进性和问题性相统一、人民性和审美性相统一的“三个统一”原则。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向全党全国人民展示了从一堆堆生疏的名字、一段段抽象深奥的语句到易于接近、易于理解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从少数知识精英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到多数普通群众认同的马克思主义,推动其“化大众”的实践进程。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出场根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的深刻证明,面对新时代一系列新的理论诉求的呼唤和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难题与困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诸多的现实挑战。

(一)保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时代要求

人民群众对党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需求是新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引导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把握,必须从理论深度的认同性和人民群众的受众需求方面实实在在地下功夫。

实践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深度提出了新要求。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实践是动态的,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他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演讲,作七大政治报告等,以报纸杂志为重要平台、以宣传演讲为直接渠道、以会议报告为有效途径、以社团活动为重要载体、以调查研究为重要途径等,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其大众化;邓小平担任《赤光》杂志编辑时,强调要发挥笔杆子作用,从立足中国国情、党的历史、现实问题、人民需求的思路,以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的话语表达为特色以及以权威式、大众式、现代式的宣传渠道作为具体的操作路径,积极推进其大众化;胡锦涛重点强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习近平则从确保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领导力、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贯彻执行力、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任务引导力、厚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浸润力、增强话语感染力、延展媒体传播力以及提升全球贡献力为动力供给[6],着重从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研究、凝聚广泛认同、传播最新成果等方面下大气力,推进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

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向度提出了新需求。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其动态变化的内涵和不同的现实需要。只有明确受众群体的具体变化和目标转向,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到新的、更高层次的、更接地气的“大众化”的转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和青年学生,转化为工农阶级和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观念、新思维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旧观念、旧思维,人民群众的思想逐渐被唤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满足现实的人的利益需要重新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开始转向三方面着重发力,即把握人民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主动性需要这条主线、侧重对现实的中国个人美好生活需要的关注、加强对现实的中国个人政治生活美好需要的关注[7]。可见,对于新时代人民群众受众转向,既要摸清其实际需求,又要讲透理论思想。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的迫切需求

科学的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及民族复兴中发挥强大的作用,它是动力,亦是法宝。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从战略高度认真谋划意识形态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大局,在此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新成果逐步涌现,融汇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样发展迅速且获得丰硕的成果。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8],一些重要的价值理念和追求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代表着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最新发展,也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表明“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9]。

习近平从党、国家、民族的角度,深入探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具体表现为一个根本问题、一个领导核心和一个信念灵魂。一个根本问题,即坚定不移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一个多元、多变的新时代,要牢牢把握“变”与“不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摆正立场。一个领导核心,即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力量,在宣传推广和传播推进的过程中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的作用。一个信念灵魂,即“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10]。面对世界各国社会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上空领域的激荡盘旋,党心与民心的融合、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整合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抵御错误思潮的共同信念,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群众、抢占思想领域先机的思想共识。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需要

2013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11];2017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习近平再一次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12];2019年,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时,强调要“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13]。总的来看,习近平的一系列相关论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内涵。

第一,立足中国、挖掘历史、关怀人类。千百年来,那些绽放在历史长河中的思想之花,闪烁在华夏大地的文明之光,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经久不衰、源远流长,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的大众化内容和易于接受的传承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结合中国实际,从内容和方法上学习延续中国特色,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继续宣传和推进的是葆有重要科学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深化的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因而,我们要解决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知晓率和认同度不高的问题,摆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声音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重视话语体系建设,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和中国品格的“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4]。

第二,借鉴国外、把握当代、面向未来。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在世界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推动的。放眼世界形势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习近平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说明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没有既定的万能之法可循,需要将其于细微之处融入人民群众的公共生活之中,亲近人民群众的语言和表达、思想和特色,了解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难题、热点和焦点,不断借鉴国内外有益成果并加以创新,进而探索和开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增强人民群众的理论感、现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和谐美丽新世界。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实践路径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应从“主体”观念、“媒体”宣传、“求是”理念出发,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和实践路径,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地落地生根。

(一)树立“主体”观念,以“人民”情怀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筑牢受众根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让马克思主义变为“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筑牢受众根基,以人民情怀关注大众的切身利益。

党员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主体。习近平以党员干部为切入点,鲜明提出坚持“一个武装”、强化“三个担当”、做到“三个带头”的要求[15],敦促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通过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提升理论素养,锤炼理论品格。党员干部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定位,应发挥主导作用,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明确人民群众遇到的理论困惑,明晰人民群众关注的理论热点,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同时,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坚定政治信仰,具有模范践行和自觉推进的目标定位。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主体。经典作家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6]。习近平近年来在省部级干部学习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上一再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费尽心力兑现党为人民增福谋利的承诺。他用常虑民生疾苦之心来关注民生隐忧,关注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顺应人民群众的践行认知,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向表达,使马克思主义化为生产学习的思想工具;用富民利民良策之智来走访惠民路线,强调制定政策要扎根人民,路线方针要造福人民,理论创新要来自人民,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实践的理论武器;用脱贫攻坚实举之诚来增益人民福祉,更好地贴近、走近、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伟大目标的实现,使人民群众在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权益获得中确证党务实造福人民的事实。

当代青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力主体。习近平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就是在高校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中进行的;2019年9月,习近平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要让“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社会文艺青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工作导向,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既是文艺表现、工作服务对象的主体,还是奋力呈现剧作整体和谐与统一的判官。文艺工作者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大众优秀作品中和工作指南手册里予以宣传,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青年学生应该利用好高校舞台,在学习研究中互相督促掌握马克思主义,高校知识青年要在培养理论人才中帮助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实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青年知识分子要拿起一支支画笔并置挥洒,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鲜亮底色来描画,用理论的观念捕获栩栩如生的壮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美丽画卷上勾勒出有力的一笔。

(二)依托“媒体”宣传,以“隐性”机制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展辐射空间

习近平善于把厚重的理论和灵动的传播相融合,坚持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以“隐性”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渗透、辐射在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

充分利用传统信息文化媒体。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依据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需要而有所侧重。一方面,为精确取舍经典作家文献研究中大众化的关键部分,习近平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培训交流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大国建设;通过周恩来、邓小平诞辰周年活动等学习伟人历史勋绩,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让马克思主义从历史人物走向现实人物。另一方面,为系统普及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在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间节点开展报告会,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党员干部看得懂、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并逐步转化为强国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习近平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叙事方式,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以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为依托,用通俗易懂的理论读物和深刻内容,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宣传知识、回答疑惑。

充分利用新兴网络技术媒体。习近平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17]新兴网络技术以其批量化、单向化、制度化的大众传播特点,将马克思主义庞大的网络信息以快捷的传播速度在短时间内为大众所接收,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信息高地”。依靠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各种信息发布的中心和舆论的放大器。2019年,一股红色“学习强国”浪潮席卷党员干部、教师群体和青年学生,渗入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之间,以便捷、快速、打破时空界限的特点,以文字、视频、慕课、讨论等形式,从“键对键”的信息文字交谈到“面对面”的视频传递交流,成为一个真实、客观、公正、公开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国通”平台,是全党全人民运用新兴网络技术进行理论研究、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贴身法宝,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富有生活性、趣味性、娱乐化的大众传播。

(三)继承“求是”理念,以“问题”意识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牢创新根基

习近平强调“实事求是”和“问题意识”,坚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落实,“问题意识”又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它们都是对我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光荣传统的继承,也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地生根的磐石,更是其得以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和具有生命力之奥秘。

继承“求是”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秉承实事求是的理念,根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于每个时代的具体实际,变化于每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活动要随着时代的多元发展而变换新形式,富于多样性。相应地,“实事求是”也要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国情、社情和民情,不仅要注意找出重点群体,尊重受众层次的多样性,以避免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简单化和形式化;还要结合民族信仰,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避免“一刀切”和“一边倒”的现象发生;更要根据人民群众的个体实情和鲜活的实际案例,尊重民众个体差异性,创新模式、路径和方法,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最平常、最具体的思想形态而不是神秘的、空洞的思辨条文或教条,真正成为大众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法宝。

坚持“问题”意识,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跃升。习近平强调“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18],问题意识是倒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革的动力、语言创新的先声、内容创新的斗争武器。习近平认为,研究创新的过程要带着“问题”意识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否则搞不清问题就研究不透矛盾,自然得不到有效方案。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艰巨任务,习近平根植于群众生活,实现朴素的话语和简明的道理相结合,并坚持科学方法论,使现实问题意识和过往的经验相结合,不断丰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内涵,体现其开拓的研究视野和博大的思想精神,不断提高研究质量、丰富创新理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准传播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