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0-03-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出血量产后产妇

贾 菲

(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在妇产科,产后出血是一种相对常见的不良预后。在产妇成功分娩胎儿后,24 h内的出血量发生概率往往较高,此时需密切观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常见的出血类型,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严重不良预后,会对产妇的健康和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危害[1]。因此,加强产妇临床护理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初产妇20例,经产妇20例;年龄21~38岁,平均(28.12±2.01)岁;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分别为4例、15例、10例、6例、5例;孕周35~42周,平均(38.56±1.51)周。对照组初产妇21例,经产妇19例;年龄21~38岁,平均(28.68±2.21)岁;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分别为5例、15例、10例、6例、4例;孕周35~42周,平均(38.51±1.5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干预,护理内容包括经腹结扎血管、填塞宫腔或使用有创性的介入栓塞术等。观察组施行全面护理干预。①动态监测产妇的分娩情况。在分娩的第一阶段,密切监测产妇宫缩和胎儿心率状况。在这一阶段,产妇食物摄入量很少,可适当地给予产妇静脉输注维生素和5%葡萄糖500 mL。有些女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镇静剂。在分娩的第二阶段,护理人员应引导产妇采用正确的腹压模式,避免过早腹压引起的过度体力消耗,从而增加宫颈裂伤和水肿的发生率。如果子宫收缩乏力,产妇需服用催产素[2]。②产后出血护理干预。产妇在完成分娩后,护理人员将新生儿抱到产妇体侧,引导新生儿吸吮乳头,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加强子宫收缩强度。此外,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产后出血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仔细观察并记录产后出血的颜色和特征,实时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状态。对于子宫收缩较弱的产妇,应根据医师的建议使用缩宫素,以改善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减少产后出血量。此外,护理人员还可对产妇的下腹部进行适当的按摩,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机体Hb监测值(即血红蛋白)、心理焦虑状态。记录两组护理后的完全停止出血时间、相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统计两组不良预后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血红蛋白、心理焦虑评分、完全停止出血时间、相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其中护理满意40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为82.50%、33例、7例(χ2=6.319,P<0.05)

2.2 两组血红蛋白、心理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机体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心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红蛋白、心理焦虑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红蛋白、心理焦虑评分比较()

2.3 两组完全停止出血时间、相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 观察组完全停止出血时间、相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分别是(8.40±2.17)、(15.40±2.17)h,对照组完全停止出血时间、相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分别是(12.47±2.79)、(18.46±2.87)h。观察组完全停止出血时间、相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预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50%(1/40),对照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0.00%(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22,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不良预后,占产妇死亡原因的30%以上。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妇精神状态、产程长、前置胎盘、宫腔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是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子宫肌层损伤、人工流产次数过多、使用子宫收缩抑制剂可导致子宫复旧和疲劳,进而导致子宫收缩疲劳性出血,提高护士的助产技能,强化防范意识,提供优质高标准的护理服务,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对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预防和治疗宫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前提。通过入院检查排除妊娠不良预后、凝血功能障碍等高危因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密切监护是基础,产前、产中、产后分别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同时检测血红蛋白对判断出血量非常重要。观察产妇皮肤和黏膜的颜色变化,有助于直接判断产妇的状况。操作人员根据监测数据,需及时做好急救准备;子宫按摩能有效改善子宫收缩节律,恢复子宫复旧功能。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阴道出血和分娩后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易导致产妇死亡,通过全面护理可从分娩过程到产后出血全程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了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5-7]。

产后出血通常是指在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不可预测的,如果无法及时救治,产妇可能会处于危险之中。产后出血在当前孕产妇死亡因素中占据很高的比例,因此应对因子宫收缩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给予适当的护理。在产妇分娩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分娩后出血程度不同,尤其是子宫收缩引起的产后出血,往往不可预测,且出血量很难控制。因此,需给与及时的治疗,避免引起产妇突然休克,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8]。

一旦发现产妇子宫收缩产后出血,除了予以适当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产后出血妇女,医务人员应予以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产前护理的重点是仔细检查和消除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各种因素,并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合理预测。除了动态监测子宫收缩和胎儿心率的变化外,医务人员还应注意科学、耐心地指导产妇腹压,控制分娩时间在允许的范围内[9]。此外,医务人员应密切注意产妇的出血情况,必要时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正常化,并保持产妇生殖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机体血红蛋白、心理焦虑评分、护理后完全停止出血时间、相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不良预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出血量产后产妇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