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

2020-03-11周景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优良率肿块微创

周景新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十分常见的疾病,在乳腺疾病中发病率为60%~70%。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干预,肿块在进展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恶化表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可有效切除肿块,但其对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高,遗留较大的瘢痕,所以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当前,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会遗留瘢痕等优点而广为患者所接受[2]。本研究旨在对比微创旋切术和传统手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以随机数字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年龄18~57岁,平均(38.96±4.23)岁;病灶直径5~27 mm,平均(18.64±2.10)mm;单发病灶41例,多发病灶17例。试验组年龄18~60岁,平均(39.41±3.84)岁;病灶直径4~28 mm,平均(19.03±1.67)mm;单发病灶39例,多发病灶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且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无异常,肝、肾功能均正常,无恶性肿块和严重的器质性疾病[3]。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的是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明确肿块的位置,在肿块表面作一切口,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直至肿块表面进行切开,沿肿块边缘采用电刀进行锐性分离,使肿块得以完整切除。之后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充分止血,并间断性缝合切口[4]。试验组接受的是微创旋切术治疗方法,仪器选择的是美国公司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型号为scm23k,对于肿块长径不超过1 cm的患者,可选择11 g旋切刀进行切除,对于肿块长径超过1 cm的患者选择8 g旋切刀进行切除。具体操作如下:术前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后明确肿块的部位、数量和大小,在乳腺表面作一明确的定位,之后将病变乳房进行充分显露出来,在局部浸润麻醉后,在穿刺点处作一个长度约为3 mm的微型切口,借助超声的引导,将穿刺旋切针从乳腺后间隙穿刺至肿块后方部位,再按照肿块位置调整穿刺角度,让旋切针凹槽对准肿块,把肿块部分组织进行吸附至凹槽内,随后使用扇形旋转切割方式进行肿块切除,在旋切过程中,应做到多角度和多深度的切除,直至肿块组织被完全切除。在切除完成后,要仔细观察患者体内有无残余病灶,通过真空负压抽吸方式将残留的渗血吸取出来,退出旋切刀。最后,使用无菌黏胶纸将切口黏合,压迫局部3~8 min,再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术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肿块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剧烈[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肿块复发情况,并对其切口情况进行美容效果评价。优:外观正常,无明显的瘢痕和缺损变形情况;良:外形基本上正常,患者有一定瘢痕印记;差:乳房的外观发生了变形,瘢痕有明显的突起表现[6]。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同时,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肿块切除率、优良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对比 两组肿块均完全切除,切除率均为100%。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术后即刻和术后6 h、12 h、24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对比()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随访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复查B超,无复发情况。对照组术后发生血肿3例,皮下瘀斑3例,切口裂开4例,切口感染3例,总发生率是22.41%;试验组发生血肿1例,皮下瘀斑2例,总发生率是5.17%。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341,P<0.05)。对照组优23例,良25例,差10例,优良率是82.76%;试验组优33例,良24例,差1例,优良率是98.28%。试验组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74.14%,试验组是9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4,P<0.05)。

3 讨 论

乳腺良性肿块作为女性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易出现一定的不良情绪,从而对手术产生一定的抗拒感,加上手术有一定的侵入性和风险性,使患者更惧怕手术,这对手术的安全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多选择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切除可取得一定的效果,虽然肿块能被完整地切除下来,但这种手术方式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加上手术切口大很容易形成瘢痕,无法达到患者对乳房的美观要求[8]。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9]。微创旋切术手术切口小,术中可根据患者的肿块位置选择比较隐蔽的部位作切口,在旋切过程中可把肿块组织从针鞘中取出,大大缩小了术后切口瘢痕,满意患者的美观需求[10]。微创旋切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系统是完全封闭的,在术中进行术腔麻醉注射、多角度自动切割及坚韧组织切割等,伤口不需缝合处理,不会对患者乳腺功能产生影响[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术后6 h、12 h、24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愈合快、美观性好以及复发率低等优势。此外,微创旋切术还能对乳腺病变加以诊断,有助于患者早期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但在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该手术方式适用于直径小于3 cm的肿块,对于直径较大的肿块有一定的限制;术前应确保超声定位的准确;穿刺时要注意选择通道短且不伤及乳腺血管部位,按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好针槽的角度和固定好病灶,遵循先小后大的切除原则;保持探头处于负压吸引状态等[12]。

综上所述,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愈合快、美观性好以及复发率低等优势,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肿块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