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分析

2020-03-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初筛重度筛查

王 寒

(沈阳市皇姑区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妇幼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1)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病率约为3%[1]。该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其中居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儿童有更高的听力损伤发病率。听力损伤患儿的听觉中枢缺乏有效声音刺激,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则可能导致患儿的语言、情绪、智力等方面产生严重缺陷[2]。临床多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达到筛查听力损伤新生儿的目的。听力筛查可有效降低听力损伤对患儿及其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及时进行听力筛查,有助于及时检出听力损失患儿,并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儿的听力功能,促进患儿日后的生长发育[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本地区出生后接受听力筛查的23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女性分别有1301例、1009例;出生时间在5 min~20 h,平均(10.12±5.76)h。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标准:患儿均在监护人同意下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极低体质量新生儿;肝、肾功能疾病新生儿;心血管疾病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

1.2 方法 在新生儿出生48 h后进行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在相对安静的就诊室或病房中进行,但必须提前关好门窗,安排无关人员离场,在测试期间指导室内人员保持安静,避免说话,房间外避免有噪声源。在新生儿睡眠、半睡眠或清醒安静状态下测试,使用耳蜗精灵,安装好探头并开机,红点对准红点。然后,清理新生儿的外耳道,使用棉签小心的将耳道中残留的血污、胎汁清除,动作尽量轻柔。选择稍大于或等于新生儿外耳道直径的耳塞,保证耳塞顺利插入新生儿外耳道,将另一头套在探头上,将耳塞插入新生儿外耳道中后进行测试。对初筛未通过新生儿进行复筛,在出生20~42 d内实施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复筛、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AABR)复筛。①DPOAE:在安静环境下采用ILO-88型耳声发射仪进行筛查,测试时间是10 s,测试频率是2~5 kHz,短声刺激强度是40~65 dB SPL,采用仪器的快速筛查程序进行筛查,仪器会自动显示通过与不通过。②AABR:采用ALGO 3i型新生儿听力筛查仪进行筛查,测试频率是0.75~5.00 kHz,短声刺激强度是35 dB SPL,刺激声相位交替进行,通过快速筛查程序进行筛查,仪器会自动显示通过与不通过。复筛未通过患儿则在3月龄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听性稳态反应(ASSR)、声导抗等听力诊断检查。ABR通过Smart EP 4.20诱发电位仪实施诊断检查,采用插入式耳机,若ABR反应阀显示≤35 dB SPL则为正常;若ABR反应阀显示≥36 dB SPL则为听力损失,根据ABR反应阀的具体值判断患儿听力损失实际情况,如轻度听力损失为36~50 dB SPL、中度听力损失为51~80 dB SPL、重度听力损失为81~100 dB SPL、极重度听力损失为100 dB SPL以上。声导抗采用Interacoustics AT-235h声导抗测试仪获取患儿的鼓室图导抗,判断患儿的中耳功能。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新生儿初筛结果、复筛结果、听力诊断结果;②评估听力损伤患儿的损伤类型(双耳听力损失、单耳听力损失);③评估听力损伤患儿的损伤严重程度,包括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④分析听力损伤患儿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初筛结果、复筛结果、听力诊断结果 2310例新生儿的初筛有278例新生儿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2.0%(278/2310),2032例新生儿通过,通过率为88.0%(2032/2310);其中278例新生儿中有271例新生儿进行复筛,复筛率为97.5%(271/278),其中243例新生儿通过复筛,通过率为89.7%(243/271),其中28例新生儿未通过复筛,未通过率为10.3%(28/271);28例新生儿经听力诊断检查后,有20例确诊为听力损失患儿,确诊率为71.4%(20/28),听力损失发病率为0.9%(20/2310)。

2.2 听力损伤患儿的损伤类型 20例听力损伤患儿中双耳听力损失率(60.00%)大于单耳听力损失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听力损伤患儿的损伤严重程度 20例听力损失患儿中轻度听力损失患儿比例高于中度、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P<0.05)。见表1。

2.4 听力损失患儿的危险因素 听力障碍遗传史、颜面部先天畸形、宫内感染、入住NICU 24 h以上、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是导致患儿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见表2。

表1 听力损伤患儿的损伤严重程度

表2 听力损失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 论

听力功能正常且健全的新生儿能够在1岁内进行生长发育,尤其是语言发育与听力发育。新生儿可对父母亲人的声音发生一定反应,并会跟着父母亲人的语言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语言功能逐步发育健全后,逐步学习说话,表达自己的意识[4]。若是儿童本身有听力障碍,无法及时接受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语言刺激信号,则会导致新生儿的学话期推迟,同时新生儿本身的行为活动也会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在没有直视他人时,对周围活动没有反应,听力障碍严重的患儿甚至会丧失听力与言语功能,最后导致儿童成为聋哑人[5]。听力损失是我国新生儿先天性缺陷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新生儿的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健全,最终加重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6-7]。

在新生儿顺利娩出后,及时进行听力筛查,可及时检出听力损失疾病,让患儿家长、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儿的听力障碍,并结合患儿的具体障碍程度,进行相应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听力障碍,促使听力障碍患儿及时康复,减少听力障碍对患儿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8-9]。但有研究指出,部分地区仍未及时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无法对听力损失患儿进行早干预、早处理,无法从源头降低聋哑残疾率,无法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10]。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听力损失已经不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只要及时确诊患儿疾病,及时进行干预,便可扭转这一现象。为促进优生优育,听力筛查逐步在各个地区推广应用,听力损失新生儿的诊出率逐年提高,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数量逐年升高,聋哑残疾率有所下降。本研究纳入的2310例新生儿依次进行了三重筛查,即TEOAE初筛、DPOAE与AABR复筛、ABR与声导抗等听力诊断检查,相关检查可通过相应仪器以及设置好的参数筛查出风险患儿,操作简单,对新生儿基本无明显要求。本研究纳入的2310新生儿中只有20例患儿确诊听力损失,发病率为0.9%,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量较少有关。今后的临床研究需增加病例数量,进一步确定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及时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可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听力损失,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可改善患儿的听力损失,促进新生儿语言发育。

猜你喜欢

初筛重度筛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应该如何准确划定产前遗传筛查范围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宫斗剧重度中毒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