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I随访结果与哮喘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2020-03-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阻力脉冲阴性

郭 丽

(北部战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812)

支气管哮喘又被称之为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以气道反复阻塞为典型特点,在发病早期,通过给予合理治疗与处理,可对疾病病程产生有益影响。有数据[1]报道,全球约有40%小儿发生过1次哮喘发作,若小儿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有80%哮喘儿童在发病后12个月内再次发病。当前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较多,但缺乏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准确预测哮喘发生程度以及相关性指标对疾病的影响,是临床研究重点方向。美国著名学者参照图森儿童呼吸道疾病出生队列经深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哮喘预测指数(Asthma Predictive Index,API)[2]。现阶段,API已经成为对婴幼儿哮喘进行预测的准确指标,随着API的提出与推新,其在早期干预持续性哮喘患儿方面,提供了新依据与条件,但国内外此类报道并不多,本文围绕API对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6例哮喘患儿,对其开展为期1年的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选取来本院儿科诊治的哮喘患儿,共计126例,男性67例,女性59例;年龄3~12岁,平均(6.89±1.53)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2.95±0.64)年;将患儿依据API严格标准划分成两组,阴性组50例,阳性组76例。另在同期选取47名健康儿童,将其当作对照组,其中男性28名,女性19名;年龄3~12岁,平均(7.01±1.50)岁;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有同质性(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组哮喘患儿均与哮喘指南标准相符[3];②哮喘患儿均接受哮喘指南标准方案治疗,治疗时间均已达1年;③无研究药物过敏史;④未合并先天性疾病;⑤患儿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擅自减、停、改药者;②采用其他方法、措施治疗者;③合并严重肺疾病者。

1.3 方法 对患儿1年前的诸如R5、R20、R5-20、X5、Fres等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值进行收集,且在复诊当前,测定脉冲振荡肺功能。其中,Fres所表示的是呼吸道黏性阻力;X5值所表示的是周边弹性阻力;R5表示的是呼吸道总阻力;R20代表的是中心呼吸道阻力;R5-20表示的是周边呼吸道阻力。另外,在研究开始时,在家长辅助下,采用儿童哮喘控制试验(C-ACT)评分量表,评定疗效。若分值在23~27分,表示控制;若分值在20~22分,表示部分控制;若分值≤19分,表示未控制[4]。对照组儿童健康体检当天,检测肺功能值,准确记录其平均值。记录阴性组、阳性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及治疗12个月的C-ACT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或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经比对,存在明显差异,则用P<0.05来表示。

2 结果

2.1 三组各指标对比 API阳、阴性组的脉冲震荡肺功能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PI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脉冲震荡肺功能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阴性组与阳性组患儿治疗1年后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1年后Fres、R20、X5测定值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阳性组R5、R5-20值与阴性组相比,显著偏大(P<0.05)。见表2。

2.3 阴性组与阳性组患儿哮喘控制效果对比 API阴性组哮喘控制率相比阳性组,明显偏高(P<0.05)。见表3。

表1 3组各指标对比()

表1 3组各指标对比()

表2 两组1年后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情况对比()

表2 两组1年后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情况对比()

表3 两组哮喘控制效果对比[n(%)]

3 讨 论

正常情况下,哮喘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与外周气道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损伤程度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另外,许多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中心气道阻力升高状况,不管是缓解期,还是无症状,均能发现小气道损伤情况。需要指出的是,检测肺功能是诊断、治疗、管理哮喘的重要方法[5]。哮喘儿童在行肺功能检测时,可供选择检测方法已较多。常规通气法、潮气肺功能检测以及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法是目前检测儿童哮喘的主要检测方法,其中常规通气法以及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法是检测年龄≥3岁儿童肺功能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常规通气法检测要求儿童配合深呼吸,检测技术水平高,在哮喘急性发作或认知度较低儿童,其检测方法应用效果较差[4]。本文根据现实需要,选用脉冲震荡肺功能,并检测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其不仅能对患儿的惯性、弹性、黏性阻力的当前实况进行测定,还能对大、小气道所对应的阻力进行准确区分[6]。与传统肺功能检测方法相比,脉冲震荡肺功能测定方法操作更为简便,患儿更容易配合,可防止患儿用力呼吸而造成的气管痉挛,因而能够对常规肺功能所存在的不足予以弥补,测量结果更为精准。

自学者提出API以来,其对哮喘婴幼儿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且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7]。准确辨别API阳、阴性的主要对象为生后3年中反复喘息的患儿,其判断标准为若与如下2项次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相符,那么是API阳性;若不符,即阴性。主要标准:医师诊断为湿疹、父母患有哮喘史;次要标准: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大于或等于4%、非感冒性喘息,或是变应性鼻炎[8]。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API存在宽松标准与严格标准的区分:若与2项次要标准或者1项主要标准相符,为严格标准API阳性;若1年当中发作次数<3次,为宽松标准API阳性。当前,临床多用严格标准对<5岁儿童喘息是否进展成哮喘进行预测,而对于API阳性者,多用哮喘药物实施干预[9]。本文采用API严格标准实施分组,结果得知,API阴性组、阳性组的肺功能,均比对照组差,但API阴性组、阳性组之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API阴性组、阳性组均有气道阻塞受限情况,而且存在肺顺应性降低的状况,此种情况经过治疗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有效恢复。阴性组、阳性组患儿治疗1年时的肺功能都有改善,而对于API阳性组而言,其在具体的R5-R20值上,较之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提示经1年治疗后,外周阻力并没有显著改善,而API阴性组的各项指标却有着不错改善。另外,API阳性组在连续治疗1年后,其R5值、R5-20值均大于API阴性组,提示阳性组外周气道的损伤情况,可能具有难恢复性及持续性等特点,且这还是有着较低哮喘控制率的主要原因。而从治疗效果层面来分析,两组在连续治疗1年后,API阴性组控制率较阳性组高。IgE是哮喘气道过敏性炎症的一种典型指标,有研究[10]指出,API阳性患儿的患病程度正相关于血清总IgE水平,表明API阳性与气道炎症之间存在关联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相关性疾病,从根本上来讲,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率可达到47%~78%,是哮喘发病的典型诱因。本文结果相结合提示,API阳性患儿在具体的肺功能损害方面,有着长于阴性组的持续时间。本组研究中,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12个月C-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治疗6个月、9个月的C-ACT评分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API阳性或阴性患儿经标准抗哮喘治疗后,哮喘症状明显好转,且在1年内达到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API阴性组在哮喘控制及肺功能改善方面优于阳性组,因此在哮喘管理中,API可准确评估哮喘治疗情况及病情程度,并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哮喘检测方法。对哮喘API指数为阳性者,应重视API阳性哮喘患儿的病情评估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阻力脉冲阴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广西多举措阻力糖业发展又好又快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脉冲工况氧气缓冲罐裂纹修复实践
零阻力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猪猴跳伞
超音频复合脉冲GMAW电源设计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基于Hopkinson杆的窄脉冲校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