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台县大遗址项目建设保护

2020-03-08邢宗英

炎黄地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骆驼遗址文物

邢宗英

高台县骆驼城遗址是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30.77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古代文化遗址,遗址周围有城南墓群、大型土墩墓群和五座窑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于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遗存包括古城址、墓葬群、村落、防护工程、烽燧、农耕区等遗址。古城平面呈方形,面积10424平方米。城周围有墓群三处,可见封土的古墓葬八千余座,是目前国内公布最为密集、保存最完好的特大古墓群。汉明长城高台段是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大遗址的保护十分重视,特别是201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将大遗址保护和利用摆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因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大遗址保护的浪潮,各种以大遗址为主体的文物“维修性”项目陆续开展。作为县级文物部门,如何进行自身行政区域内的大遗址保护,是诸多文物行政管理人员“伤脑”的问题。本文将以高台县大遗址保护为例,针对观点进行论述。

高台县大遗址情况概述

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自汉武帝凿通丝路,置“河西四郡”,这里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卡,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和交通要道,是民族碰撞和宗教嬗变传播的重要集散地,因此这里有着丰富的文物遗产。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1处,其中古遗址137处,古墓葬15处,古建筑1处,石窟寺及石刻8处。其中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骆驼城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和汉明长城高台段),本文将主要从3处国保单位的保护为例,围绕观点进行论述。

汉明长城高台段是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存包括城墙、壕堑、烽燧、关堡和驿站等。现存明代长城墙体长29489米,汉代长城壕堑长8861.3米,明代长城壕堑长61037.2米,明代长城烽燧97座、关堡4座、驿站20座。

遗址所在的高台县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河西走廊中部,属大陆沙漠干旱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干热,春秋季多风。受气候因素和人为破坏,高台县三处大遗址病害主要有表面严重风蚀、雨蚀、基础掏蚀凹进、崩塌、裂缝和人为破坏等。

如何进行大遗址 “维修性”建设

针对3处遗址存在的病害,高台县以文物保护“维修性”建设对大遗址进行修缮保护。在开展项目过程中,以保护文物本体结构,保持文物原始风貌,保住文物周边环境为思路。自2010年至今,我县3处大遗址共开展10项“维修性”建设,其中前7项以本体“维修性”建设为主,后3项以本体保护利用为主。

骆驼城遗址抢险加固工程、骆驼城遗址西南夯土台式墓群维修加固工程、许三湾城及墓群防洪工程、许三湾城及墓群抢险加固工程、许三湾城址西南墓群抢险加固工程、高台县明长城保护修缮一期工程、高台县明长城部分烽火台修缮保护工程(一期、二期)、骆驼城遗址数字化建设项目、骆驼城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汉明长城高台段长城公园建设项目。

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普查中,我县文物工作者走遍了全县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并对相关文物点范围、布局和内涵进行了翔实记录。特别是县内三处国保大遗址,有专人守护,同时县文物行政部门人员实行月巡查制度,因此对大遗址较为熟悉。为有序推动遗址的保护和发展,我县在2006年与中国建筑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了《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许三湾城及墓群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汉明长城高台段由甘肃省文物局结合全省长城资源编制了总规划。保护规划从遗址保护措施、环境展示、规划展示、管理展示等方面综合对大遗址进行翔实的规划。此后针对大遗址实施的“维修性”建设项目,均以保护规划为前提进行项目设计、施工等。

在摸透我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基础上,针对急需保护的大遗址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在获得上级文物部门允许的基础上,邀请对西北文物较为熟悉的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进行项目设计,在项目设计成熟后,提交国家文物局审批,待维修方案审批通过,获得相对应文物维修资金后,进行项目建设。

在文物项目建设过程中,高台县严格遵循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维持现状、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如在进行骆驼城遗址抢险加固工程过程中,针对该遗址常年受风雨侵蚀,出现了部分墙体倒塌、溜坡等现象,我县文物行政部门实行对墙体表面防风化加固、墙体掏蚀区土坯砌补、墙体裂隙加固、墙体冲沟整治、墙基排水、风化监测、冲沟回填处理及排水系统铺设等措施,在保持城址基本原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最小干预。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骆驼城遗址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文物维修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来干专业的事。我县在进行文物项目建设时,从项目方案设计、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均邀请文物专业机构参与。同时,加大对文物行政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在不断加强文物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先后选派两名专业技术人员赴西安、南京学习文物项目建设和管理,从而不断提升参与“维修性”项目人员的专业水准,监管文物维修质量的能力。

根据国家文物局在2020年8月发布的《大遗址利用导则》,明确了大遗址的利用功能,并提出了大遗址利用可分为大遗址价值利用、大遗址相容使用两类,应以价值利用方式为主。其中,大遗址价值利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文物展示、科学研究、传播教育、产业转化。大遗址相容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游憩休闲、社会服务、环境提升、产业协调。文物部门在保护大遗址“本体”的前提下,必须要转变思路,由大遗址“藏起来”转向“活起来”,以合理的文物价值利用方式让大众走进和了解大遗址。为此,我县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节奏,由遗址“维修性”保护逐步转为大遗址的价值利用。2020年先后筹备了骆驼城遗址数字化建设项目和汉明长城高台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園建设项目、骆驼城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以上项目均借助遗址本体,充分发掘遗产文物信息,通过数字化、遗址辅助游览设施建设等,不断增强游览遗址的多样性、趣味性,让文旅产业紧密结合,使游客在愉悦中走近和认知大遗址。

高台县3处国保单位的10个文保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县大遗址资源的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保持遗址基本面貌的同时,通过砌补及夯筑加固、裂缝加固、排水措施、坑洞回填等一系列切合遗址实际的修缮加固措施,逐步减少了大遗址的病害,对遗址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许三湾城及墓群防洪工程的建立,有效地缓解了夏季较为集中的暴雨对墓葬群的侵蚀。同时通过工程建设,在所在大遗址周围均架设了围栏,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人为因素的破坏。

在借助“大遗址”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近年来我县相继召开了“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骆驼城与五凉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同时针对遗址周围出土的壁画砖,结合其中的文物元素,我县相继开展了艺术、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及文创开发,进一步加深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历史文化方面的认识。

在当前,全国掀起大遗址保护的浪潮中,大遗址的“维修性”建设几乎被摆在首位。县级文物部门如何做好大遗址的“维修性”建设,笔者结合所在高台县大遗址项目建设为例,认为进行大遗址“维修性”建设在遵循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维持现状、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的同时,要立足遗址本体,建立遗址发展的长期保护规划,“维修性”建设必须服务于遗址发展规划,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把握“维修性”建设性细节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保护大遗址本体建设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好大遗址,以价值利用为主,相容性使用为辅,不断提升大众对大遗址认识和了解,进一步促进遗址的保护。

作者单位:高台县博物馆

猜你喜欢

骆驼遗址文物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大骆驼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骆驼
文物失窃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