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功体验的初中田径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3-08孔祥康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情态田径问卷

孔祥康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000)

一、研究目的

成功体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或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并且,这种情绪体验都有一种循环效应。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主体潜能,激励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强大的内动力,树立起继续努力的信心,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苏州市吴江区部分初中师生共计1100人,其中学生1000人,男女各占500人。教师100人,男教师60人,女教师40人。

(二)研究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2.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设的问卷,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78份,回收率为97.8%;有效问卷945份,有效率为96.6%。发放教师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

运用体育统计中的频数分布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

一、初中体育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田径运动的重视

表1 学生感兴趣的初中体育项目

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田径三个基础组成部分,跑、跳、投三项总和只占11人,比例约为总人数的1.16%,绝大部分学生都对球类运动感兴趣,占总人数的87.7%,少部分学生热衷于健美操。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类别,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田径缺乏重视,这是田径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田径是一项基础项目,动作简单,学生一看示范动作就自以为会了、懂了,但对发力部位、发力顺序、力度、速度等技术要领一概不知,态度上轻视。

表2 教师展示课教学内容选取情况(限2节)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选择展示课教材情况,田径只占11.5%,而球类占64%。在初中教学中,虽然健美操课时占比较少,推广度较低,但比例也有17.5,高于田径。对教师而言,田径教学较为简单枯燥,田径课很难成为一堂精彩的“展示课”,而各种评课活动也对传统的田径项目存有偏见,更倾向其他教材,加上日常教学中很难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所以,较多的体育教师投入到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趣味性较强的“热门课”中。即使田径在初中体育中考中占有很大的席位,但更多的是应试,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终生体育等目标就学生的内动力而言,甚至可能是阻力[1]。

2 FDA配套措施 将认证合格的生物标志物运用到药物研发过程是FDA与申请人的共同目标,然而积累支持生物标志物资格认证的数据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与资源,因此FDA也会采取发布支持信(letter of support,LOS)倡议和关键路径创新会议(critical path innovation meeting,CPIM)计划来促进生物标志物的认定与开发。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体育课上,教师开展的田径运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初中体育田径包括跑、跳、投三个方面,但具体的动作技术要领有很多,想要真正掌握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而部分教师课堂练习局限于项目,1000米跑、50米跑、立定跳远等项目单一、反复地练习,而非透过项目针对的学生速度、力量、耐力、弹跳、柔韧等身体素质进行强化训练。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计划

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计划缺失,教学思路不严谨的问题。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兴趣方向和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缺乏连续性,阶段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值。

二、成功体验在初中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一)成功体验在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表3 学生练习分组模式喜好

1.注重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个高峰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性别、年龄、性格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材施教就是要认识到个体的差异并加以利用,分组练习就是一个典型的方法。根据学生技能掌握水平和身体素质进行分组,情况基本相近的学生才具有可比性。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更偏向分组练习,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讲,他们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给予支持和安慰;而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则更倾向于不断竞争和进步。比如50米跑,身体状况相近的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很好地对比周围的同学,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第一,有机会就等于有希望,希望可以给人动力,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练习效果自然就很明显。

2.搭建舞台给予表现空间

初中阶段,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学习过程就是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在一定条件下,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在田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成功和表现是相关联的,只有在表现之后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比如,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常用的训练手段无非是蛙跳、深蹲、单足跳等增强腿部力量的练习,这些属于教科书上常规的练习,但增强腿部力量和弹跳的动作练习还有很多,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使用跳绳进行50厘米高度的收腿连续跳练习;为了提高速度学生进行多人的追逐游戏[2]。

3.情态激励情感升华

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地方就是情态教学。如哨音、节奏、鼓掌、口令等配合教师的动作、语言、神态可以有效影响学生的情绪。相较于言语,情态的影响更大、更普遍,也更有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方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获得彼此的信任和认同,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可用自己的情态去感染带动学生,使学生和老师在情绪上产生共鸣,促进体育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成功体验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效果

1.培养学生自信心,塑造健康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有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有自己创造性的尝试;而有的学生性格较内向、胆小,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动尝试,在练习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以失败告终。情绪也是影响学生教学参与度、学习积极性、练习效果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学生情绪稳定、积极向上会提高学习效率、减缓疲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学生缺乏自信、情绪低落、自卑,则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影响动作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同学们的相互帮助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成功的体验能让他们获得满足感,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初中生处于心理活动比较活跃的年龄阶段,成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在合作学习时,成功体验对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做一些创新的尝试都有很大帮助,能使田径课的内容更丰富,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教,而是学生帮助老师一起教[3]。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表明,在体育田径教学中引入成功体验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并且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艰苦、枯燥、单一的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训练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成功体验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成功体验的教学方法能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客观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学生的运动热情被激发,对体育产生兴趣,对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目标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建议

1.因材施教

注重个体差异区别对待的前提是对学情的了解和对学生的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性格、身体状况和最近发展区,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2.搭建舞台

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教师的耐心至关重要,这是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

3.情态激励

情态激励可以明示、暗示给予学生肯定,培养学生自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情态田径问卷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问卷大调查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问卷你做主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