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香豆素的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20-03-07苏显龙李襄宏

广州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香豆素乙基配体

杜 康,苏显龙,李 青,李襄宏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本文以4-N,N-二乙基氨基水杨醛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3-{4-[2-(2,4-二氟苯基)]吡啶基乙烯基}-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并将其作为C,N-配体与钌进行配位合成了一种新的环金属钌配合物Ru1,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谱学表征。

图1 环金属钌配合物Ru1的合成路线Fig.1 Synthetic route of ruthenium complex Ru1

1 实 验

1.1 仪器与试剂

Edinburgh FL 920荧光光谱仪;Shimadzu UV-2550型紫外-可见光谱仪;Bruker AV III-400核磁共振仪(DMSO-d6为溶剂,TMS为内标);AB Sciex MALIDI-TOF/TOF 5800型基质辅助激光电解吸-时间飞行质谱仪。

无水乙醇,哌啶,浓盐酸,冰醋酸,碳酸钾,氢氧化钠,碳酸氢钠,N,N二甲基酰胺(DMF),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氧磷等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4-N,N-二乙基氨基水杨醛,丙二酸二乙酯,2,4-二氟苯硼酸,Pd(PPh3)4,[Ru(cycme)Cl2]2等购自武汉长成试剂公司。4-羟甲基-2-溴吡啶,2-(2,4二氟苯基)吡啶-4-亚甲基溴化三苯基膦盐按照文献方法合成[18]。

1.2 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

Ru1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2.1 化合物3-甲酸乙酯-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1)的合成

4-N,N-二乙基氨基水杨醛(3.4 g,0.017 mol),5.6 mL丙二酸二乙酯,69.4 mL无水乙醇加入100 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0.35 mL哌啶,N2保护,回流反应6 h,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减压旋干有机溶剂,得暗红色固体4.4 g,产率90%。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2.2 化合物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2)的合成

将上述反应产物加入100 mL三口瓶中,加入26 mL浓盐酸和26 mL冰醋酸,100 ℃回流10 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把反应液倒入适量冰水中,先后用40%的NaOH溶液和饱和NaHCO3溶液调pH至5为止。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用水洗涤多次后,收集滤饼,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3.6 g,产率95%,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2.3 化合物3-醛基-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3)的合成

10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5.5 mL DMF,冰水冷却下再加入5.5 mL三氯氧磷POCl3,搅拌得白色固体块,N2保护下,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入用适量二氯甲烷溶解的3-醛基-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溶液,再加入28 mL DMF。撤去冰水浴,升至室温,瓶内固体消失。加热至50 ℃,回流反应16 h。反应完毕,剩余物倒入大量冰水中,剧烈搅拌,先后用40%的NaOH溶液和饱和NaHCO3溶液调pH至8为止。大量黄色固体析出,抽滤,并用少量水洗涤,收集滤饼,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2(体积比)),得到黄色固体化合物2.9 g,产率72%。

1.2.4 化合物3-{4-[2-(2,4-二氟苯基)]吡啶基乙烯基}-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4)的合成

将3-醛基-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0.35 g, 1.4 mmol)溶于50 mL四氢呋喃中。向溶液中鼓入氮气15 min后加入2-(2,4-二氟苯基)吡啶-4-亚甲基溴化三苯基膦盐(1.1 g, 2.0 mmol),然后将反应体系置于冰水浴中,并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钾(1.4 g, 1 mmol),溶液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 h。过滤除去过量的盐之后,减压除去溶剂。柱色层析分离粗产物,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3:2, v/v),得到黄色固体0.29 g,产率47%。1H NMR (400 MHz, DMSO-d6)δ: 8.65 (d,J=5.0 Hz, 1H, CH), 8.17 (s, 1H, CH), 8.01 (q,J=8.1 Hz, 1H, CH), 7.82 (s, 1H, CH), 7.56~7.39 (m, 5H, 5CH), 7.25 (t,J=8.2 Hz, 1H, H), 6.76 (t,J=8.1 Hz, 1H, CH), 6.58 (s, 1H, CH), 3.47 (q,J=6.8 Hz, 4H, 2CH2), 1.14 (t,J=6.8 Hz, 6H, 2CH3);13C NMR (100 MHz, DMSO-d6)δ: 160.50(C=O), 156.14, 152.82, 151.47, 150.60, 146.00, 142.42, 132.86, 132.82, 132.72, 130.34, 129.19, 126.57, 121.33, 121.25, 119.93, 115.43, 110.05, 108.75, 105.04, 99.99, 96.74, 44.66, 12.82. MS (EI):m/zCalcd for C26H22F2N2O2{[M+H]+} 433.17,found 433.01。

1.2.5 环金属钌配合物Ru1(5)的合成

将[Ru(cycme)Cl2]2(0.075 g, 0.11 mmol),三乙胺(0.05 mL),化合物4(0.042 g, 0.22 mmol)和六氟磷酸钾(0.081 g, 0.44 mmol)溶于15 mL乙腈中,反应体系在50 ℃氮气气氛下搅拌24 h。蒸干溶剂得到橘色固体,随后将其加2,2’-联吡啶(0.10 g, 0.37 mmol)的甲醇溶液(10 mL)中。该溶液在氮气气氛下回流5 h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粗产物使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乙腈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得到45 mg黑红色固体,产率为47%。1H NMR (400 MHz, DMSO-d6)δ: 8.79 (d,J=8.2 Hz, 1H, CH), 8.73 (d,J=8.2 Hz, 1H, CH), 8.67 (t,J=8.0 Hz, 2H, 2CH), 8.23 (s, 1H, CH), 8.19 (s, 1H, CH), 8.13 (t,J=8.1 Hz, 1H, CH), 7.97 (dt,J=11.7, 6.3 Hz, 4H, 4CH), 7.75 (t,J=6.4 Hz, 2H, 2CH), 7.65 (d,J=5.5 Hz, 1H, CH), 7.59 (d,J=6.8 Hz, 1H, CH), 7.47 (m, 6H, 6CH), 7.37~7.24 (m, 2H, 2CH), 6.76 (d,J=8.0 Hz, 1H, CH=CH), 6.59 (m, 2H, 2CH), 5.85 (d,J=8.0 Hz, 1H, CH=CH), 3.46 (d,J=7.0 Hz, 4H, 2CH2), 1.13 (t,J=6.9 Hz, 6H, 2CH3);13C NMR (100 MHz DMSO-d6)δ: 202.11(Ru-C), 160.55(C=O), 157.48, 156.79, 156.57, 156.20, 155.02, 153.94, 151.57, 150.38, 150.03, 149.03, 145.04, 142.27, 137.42, 136.19, 135.23, 130.42, 129.48, 128.55, 127.95, 127.37, 126.01, 124.39, 124.08, 123.95, 119.40, 115.22, 110.15, 108.80, 99.99, 96.74, 40.69, 12.82;MS (MALDI-TOF,CHCA):m/zCalcd for C46H37F2N6O2Ru{[M-PF6]+}845.20, found 845.39。

2 结果与讨论

2.1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图2 环金属钌配合物的1H NMRFig.2 1H NMR of cyclometallated ruthenium complex

通常以[Ru(cycme)Cl2]2为原料合成联吡啶环金属钌配合物时,一般以NaOH作为强碱脱去C^N-配体中芳环碳上的质子氢,使之形成碳负离子后与C^N-配位。但香豆素结构中含有酯基官能团,在NaOH影响下,有副反应发生,造成产物复杂,难以分离。因此在该反应中选择三乙胺作为去质子化试剂,成功获得了目标配合物,产率可达47%。

2.2 钌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

由图3可见,在200~300 nm 范围的吸收带可以归属于2,2’-联吡啶配体及配体1的π-π*跃迁吸收。在可见区出现的最大吸收峰为485 nm,可归属于Ru2+→C^N吸收,其摩尔消光系数为5.1×104mol-1·L·cm-1,值得一提的是该配合物在550 nm 处的摩尔消光系数可达到2.3×104mol-1·L·cm-1,其吸收边可延伸至650 nm,说明该钌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其荧光光谱如图3所示,其最大发射为702 nm。

图3 Ru1的紫外光谱图和荧光光谱图Fig.3 UV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Ru1

2.3 不同pH值对钌配合物的影响

图4 不同pH下Ru1的紫外-可见光谱图(插图:Ru1在486 nm吸光度随pH的变化图)Fig.4 UV-Vis spectra of Ru1 at different pH (Inset: The change of absorption intensity of Ru1 at 486 nm with pH)

钌配合物在不同pH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4所示,该钌配合物中含有香豆素活性基团,理论上pH对其影响较大。但由图4可知, pH<10.00时,其吸光度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当pH>11.00时,其吸光度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在强碱的影响下,配体结构中的香豆素结构被破坏所致。由紫外-可见光谱图可知,该配合物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 结 论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有香豆素的环金属钌配合物,并通过MS、1H NMR和13C NMR确定了其结构。其紫外-可见光谱表明:486 nm 处最大吸收峰其摩尔消光系数达到5.1×104mol-1·L·cm-1,且pH 1~10范围内下吸光度无明显变化,对酸碱稳定性良好。

猜你喜欢

香豆素乙基配体
L-苏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
含季铵盐的芳酰腙配体的铜 (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体外DNA键合和核酸酶活性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创新药物二乙基射干苷元的杂质研究
基于4-(1-咪唑基)苯甲酸配体构筑的一个单一配体和两个混和配体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的胺化处理及其在尼龙6中的阻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