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0-03-03吕晓娟李献忠李玉娜

时代汽车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过程控制高职

吕晓娟 李献忠 李玉娜

摘 要:立德树人是“三教”改革的根本方向,目的是培养内外兼修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三教改革的指引方向,目的是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职业性、技能性,提升人才培养教学水平。三教改革是指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教材是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革新的基础;教法是教学改革的途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优化是为了实现教师和教材的改革。

关键词:三教改革 过程控制 高职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ree-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Process Control System"

Lu Xiaojuan Li Xianzhong Li Yuna

Abstract:“Cultivating Mortality and Training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three educations", and 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high-level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talents who are cultivated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s the guiding direction of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s. The purpose i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the practicality, professionalism, and skills of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eaching.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s refer to the reform of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key to reform is teachers, and teachers are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basis fo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 is the way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is to realize the reform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Three Education Reform, process contro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過程控制系统》课程是我校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研究电厂主要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掌握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现和参数整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毕业后参加自动化工作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本课程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学生对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理解、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现和参数整定的能力,与热工测量及控制仪表、发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分散控制系统组态与维护等课程相配合,共同完成对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

通过三教改革建设,实现以下三方面的成果。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三教”评价制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科学评价制度。二是建立教材更新、编写与监督机制。三是制定和完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

1 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实现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统一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培训以提升师资队伍的政治素养和水平,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选择1-2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挖掘梳理该课程的思政元素,逐步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无痕”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探索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推广研究成果,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明确本课程应承担的思政教育内容和必须保证的时间比例,落实课程思政。全面实施思政教育,完善配套制度、标准,建立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运行标准,学生参与率100%,达标率100%。

2 制度引领、内外兼修,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

组织团队教师全员参加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评价设计的能力;通过参加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开发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在线开放课程与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专项培训。

教师以多种形式,每年累计至少1个月参与发电企业实践或电厂实训基地实训,并将实践成果反馈到教学中,提升实习实训指导能力。立足发电行业学习,学习《过程控制系统》课程领域先进技术,电力生产运行方式、电厂工艺流程、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发电企业热控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控制新技术、控制系统新设备、热控新标准等。及时总结,把企业实践收获充实教学资源,推动教育教学革新与产业升级转型结合配套。

3 以课程建设为指引,加快教材改革与创新

团队教师按照模块化课程体系,与企业专家、电力出版社合作,启动契合专业核心课程特点的多形态立体化教材建设,及时将新能源及环保技术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编写设计适应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立体化资源,助力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的应用。

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对专业课和实训课教材,及时更新内容,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需要,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集中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素材和教学任务,建立更新常态化、立体化的手册式教材和教学资源库,使专业教材能够跟随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情况,及时完善更新。动画、视频等颗粒化资源覆盖本课程。聚焦电力发展需求,围绕“绿色智慧”主题,以培养学生安全规范意识、提升职业素养为目的,将生物质及城市垃圾发电、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智慧电厂等技术领域所涉及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提炼成教学资源引入课程。

以教材改革为突破口,在教材改革中转变教师职业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参与三教改革的主动性、有效性和职业能力。按照“活页教材+活页笔记+工作训练+功能插页”四位一体表现模式进行系统策划、指导和编写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将“以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企业项目载体,行动导向教学,学习成果导向”五大要素作为新型教材的内涵要求。

4 落实“三个课堂”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通过线上课程的升级,智慧学习平台的搭建,落实“三个课堂”实时互联、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建立师生共享、企业直接参与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第一,在课堂大力发起“课堂革命”。团队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构建完成“底层通用、中层共享、高阶分立、模块互选”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学习评价标准,建立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广泛采用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依托智慧课堂、实景化仿真中心及虚拟电厂,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课堂革命,实现教学全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及学业水平诊断等,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及效果。

《过程控制系统》属于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高阶课程。课程面向电厂DCS工程师站工程师、热控系统维护人员工作岗位。要求学生掌握热工控制系统原理、结構、sama图、DCS组态方法。熟悉系统sama图,能进行DCS组态调试和设计。分为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现和参数整定,串级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现和参数整定,导前-微分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现和参数整定,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现和参数整定,比值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现和参数整定,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分析几个工作任务。

第二,组织团队教师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并进行总结,优化教案编写的规范和要求,并严格执行。开展教学实施标准制定工作,实现课程全覆盖,以教学实施标准规范教学秩序、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全过程。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以混合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虚拟课堂等多种方式,搭建全方面、多形式的线上学习云平台,开展教学全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学业水平诊断和学习资源及时供给,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团队也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诊断、及时创新改进。

“全面参与、分工协作”,制定每位教师参与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学习管理与评价等专业建设全过程的运行保障机制。团队教师明确各自的职责,按照“底层通用、中层共享、高阶分立、模块互选”模块化课程体系需求,合作完成课程教学,联合企业导师,通过远程在线方式开展“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协同教学模式。

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师数量一般较多,而技能教师相对较少。可以按照技能教师角色不同,由学校专业理论教师分别与本校技能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等组成“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目前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活动,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或任务教学法等,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可以就某一教学项目或教学任务来组建。从绩效的角度看,以行动导向的学习领域教学模式应更有利于发挥小组的优势。

第三,建立企业课堂,创新实训教学。

一是引企业入校,把企业工作技能环境搬进课堂,转换教学情境,教师变师傅,师傅变教师,校企双元授课,构建职业化氛围,解决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的难题。二是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或者产教融合合作企业,开展企业课堂,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满足顶岗实训的需要。每人参与一项教改课题,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重点,以推动课堂革命为突破口,深化专业教学领域全方位改革。

5 模式引领,证书支撑,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借助企业办学优势,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制订“一中心、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校企共同重构“分层次,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依据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及时将电力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有关内容融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实行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1”与“X”制度,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规范教学准备,推动课堂教学革。全面深化工学结合,试点“1+X”证书制度,按照岗位描述、任务分析、能力定位、课程固化的原则,融入垃圾焚烧发电“1+X”证书内容,将“1+X”证书的技能认证与学历教育全程融通。

总之,职业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如何进行“课程-教材-资源库”一体化,如何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如何重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三教改革的落脚点。通过《过程控制系统》课程“三教改革”建设,使教师对“职教20条”的理解更加透彻,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共享“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好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提供了有力参考;为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三教”改革探索与实现,焦爱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2]工业造价专业“三教改革”教学探讨,陈丽琼,现代物业,2019.10.

[3]深化“三教”改革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王成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6.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过程控制高职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