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校园 放眼世界
——从细微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2020-03-03

井冈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利用资源

课程是一个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生成性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还有哪些课程资源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和开发?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课程资源有个科学的认识。那么什么是课程资源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只是空谈,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成果,所以大力开发并且利用适宜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践的前提,而课程实施者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程度又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也就决定了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二、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

1、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把“课本”视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现象,而忽视了丰富多采的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导致了师生唯“课本”“教材”是从,严重束缚了师生的手脚、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为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结合教材单元训练的重点,启发并带领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亲自去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与神奇世界。如:在教学有关美景描写的第一单元之后,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踏青,了解我们的家乡。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也陶冶了学生的爱美情操;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对作文教学来说大有益处。如在阳光明媚、春风融融的周末,我让家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各种花草树木的变化,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悟、触摸大自然。回来之后,我便以《大自然的秘密》为题让学生习作。很快,一幅幅美丽的大自然图便在学生的笔下一挥而就,我不禁感慨万千。以上是作文教学方面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在口语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我们更是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贴近大自然收集有关素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来学习语文,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2、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丰富。从人物来说,由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从时间来说,有课堂资源和课间资源;从地点来说,有教室资源和操场资源。

(1)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语文老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要增强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提高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课程资源往往在反思活动中,我们要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常常想一想课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抓住课内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和条件,让随机出现的小插曲和异常情况成为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与同行交流的成功教学经验、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课程资源,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错与对都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2)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而错误是学情的具体反映,不能置若罔闻,要巧用错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如学生回答错误了,教师没有必要早早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在相互讨论中经历挫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让每个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3)教室资源。教室的环境布置是隐性课程资源,可为语文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4)开发校园、课间资源。如:标语、地图、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等,都可吸纳到语文教学之中。课间休息,学生常常会玩一些喜爱的游戏,可将语文学习融入游戏活动之中。在操场上,参加体育运动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网络、时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教研不仅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也给教师教学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实现网络环境下学校教研活动的革新,使学校教研活动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也是课程资源有效合理开发利用的平台。例如: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局部地区的战争、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恐怖主义、伊拉克、“香港问题"、非典、禽流感等高频率词语的使用等等。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能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模拟实验,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只有认识了时代,把握了时代脉搏,观察社会中的敏感话题,才能开发好语文课程资源。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们获得知识才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人力资源是人们容易忽略的重要资源。社会是人的集合体。在我们身边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课程教学服务。比如很多家长能够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多朋友、亲戚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或拥有从事某项活动的丰富经验。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与交往中必然会累积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这也给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参与讨论,进行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的生活阅历、实践智慧、特长技能、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就是一本知识丰富的“书”。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互相借经验、借智慧,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互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生成,使单一的观点得到合成和加工,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三、组织实践机会,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

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注意课内外的联系,多动口、多动手,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积累,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就包括接受与发现两种形式,这就需要鼓励学生在参与中亲自发现。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语文教学,更要重视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实践。根据这一点,教师应该多开设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访走敬老院”“小小商品交易会”等。

四、发挥中坚力量的榜样作用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特点、学语文先天条件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差异,班级里会出现学习状况参差不齐的现象。其中优等生领悟快、识字多、语感强,我们将这些优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一些助手和搭档,他们就是最佳的人选;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形式、办语文小报时,都可向学生学习,采取他们的创意;课上小组活动的组织者、示范者、表演者、辅导者都少不了这群中坚力量;至于课后的“一对一”结对子活动,他们是最受学生亲睐的目标。

心理学认为:儿童中伙伴的感召力和偶像效应是对孩子最有吸引力的,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力往往胜过教师的言谈和教育。教师要关注他们,引导其发挥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学习积极分子群体会像雪球一样壮大起来,使语文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属于良性循环的态势。

总之,一切课程资源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相信只要我们充满信心,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利用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