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处理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关系

2020-03-03

井冈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挫折孩子教育

近几年学校在普遍推行赏识教育,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学生实际存在的某些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呢?学生在某次活动与考试中进步应当进行及时肯定和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使学生积极有效的与教师配合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孩子只会听好话,自尊心也特别强,一旦遭受打击就会特别的反常,有的还会走极端。正确运用适当的挫折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为孩子将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是要走向社会的,社会是错综复杂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处处可见,就必须经得起打击,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下面就谈谈我对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赏识教育理论概述

赏识教育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赏识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与闪光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赏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赏识?怎样进行赏识?教师应当正确合理地认识学生,通过赏识学生能够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赏识指的是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表现值得认可,所以教师应当认真观察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够科学合理、有目的赏识学生。

二、挫折教育理论概述

挫折教育源自于家庭和学校、社会。由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家长的过于溺爱,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会产生消极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个体需求欲望较多,造成了要月亮不能给星星的情况,所以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较弱。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到,学校教育过于重视赏识教育,生怕伤害学生给自己带来麻烦,尽是说学生的好话,有违背实事求是的教育道德,也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严重影响着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而言是难以意料的,目前我国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学生受到享乐思想的影响,所以部分学生不能吃苦不能受委屈,从小到大便是养尊处优状态,缺乏挫折应对心理。

三、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间的关系

正所谓物极必反,挫折教育如果成为惩罚教育,或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和家长的意愿学习和生活,便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如果学生难以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听之任之无所谓,便会产生唯我独尊。此时教师和家长如果不能够冷静地帮助其找到问题原因,还是盲目的赏识学生,便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此种情况下,孩子一旦懂事就会产生痛苦和自卑,甚至会产生怨恨心理。设想一下,如果孩子有此种心态,还能够拥有健康人生吗?赏识教育如果成为一味的夸奖,一味的说好话,对于孩子提出的各项要求百依百顺,即便是孩子做错事,也不能帮助其正确地认识错误,会使孩子将责任推卸至他人身上。孩子只能够听好话,却听不进建议,所以孩子的道路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孩子最终必须要独立地面对生活,可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夸奖而感到失落,面对善意或者是恶意的批评而难以明辨,会沉溺在徘徊的世界之中,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受阻。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地赏识孩子身上的优点,也应当为孩子的发展适当地浇一瓢冷水使其作为警示,能够帮助孩子找准未来发展道路,此种教育方式称之为挫折教育。所以应当正确地引导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也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且勇于地去面对挫折,含笑和挫折过招,将磕绊视为铺垫,倒逼自己成长。他们会把失败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提高的契机。他们失败后,会更加努力,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从失败中找到支点,把失败转变为自己的财富。真正的自信来自于认识自己,在挫折中汲取养分,并且永无止境地成长。失败是成功之母,使孩子拥有生活的大度,才能够胜不骄、败不馁。

四、有效实施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效实施赏识教育,例如学生考试取得了好成绩,老师喜欢当着班上学生的面去表扬,回到家里爷爷奶奶有的还会奖钱或物质,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他自己的事不必规格太高。这样一来有好的一面,更有不好的一面,容易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和骄傲心理,过多的赏识会使学生变得自负和脆弱,一旦学生遇到失败和挫折,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不知所措。所以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科学合理的引导和帮助,注重知识与文化的融合。又例如德国和日本的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和劳动任务完成不了,家长会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去完成,即使完成不了还会向老师说自己无能。欧洲的孩子摔一跤父母只会笑笑投去鼓励的目光,非洲的孩子摔一跤父母只是看一眼不当回事,而中国的孩子摔跤了父母会赶紧跑过去问这问那,有的也许还怪地面不平,这说明什么道理呢?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既能够接受阳光和雨露,又要经受风吹雨打,能够使学生正确的面对挫折,勇于胜利,才更能培养责任心。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加强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有效结合,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通过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通过挫折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自强自立,学会成长。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地认识赏识教育与科学合理地运用挫折教育,老师既要苦口又要婆心才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大部分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也应当正确引导,大胆交流和探讨,有助于学生思想的健全。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应用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学生个性的挫折障碍去强大学生心理。教师把握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间的关系,通过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信心,通过挫折教育树立勇于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品质,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挫折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挫折使我更坚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挫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