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卡瑞韦哌仑他韦致皮肤瘙痒1例

2020-03-03邱晨贾胜男张倩张传辉金珍婧杨岚岚

肝脏 2020年12期
关键词:谷丙丙型肝炎转氨酶

邱晨 贾胜男 张倩 张传辉 金珍婧 杨岚岚

患者,女,64岁,因“发现丙型肝炎抗体阳性”就诊于我院肝胆胰内科门诊。既往身体健康。查肝脏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 36 U/L、谷草转氨酶35 U/L、总胆红素28.1 μmol/L、直接胆红素10.9 μmol/L、间接胆红素17 μmol/L,白蛋白32 g/L,肾脏功能提示肌酐161 μmol/L、尿酸414.2 μmol/L,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凝血常规、HBV血清标志物等均无异常,肝脏超声和顺时弹性成像提示肝脏硬度8.4 kPa、脂肪衰减 229 Db/m,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为5.9106 IU/mL,丙型肝炎基因型为2a型,耐药检测提示无耐药突变。患者慢性丙型肝炎诊断明确,同时肾脏功能异常,根据《2019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及2018年EASL丙型肝炎指南结合患者意愿选择艾伯维公司的泛基因型格卡瑞韦哌仑他韦8周方案。服药第3天患者查肝脏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 22 U/L、谷草转氨酶27 U/L、总胆红素26.6 μmol/L、直接胆红素9.34 μmol/L、间接胆红素17 μmol/L,白蛋白35 g/L,肾脏功能提示肌酐180 μmol/L、尿酸 421 μmol/L,HCV RNA定量提示低于最小检测值;服药第4周查肝脏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 13 U/L、谷草转氨酶20 U/L、总胆红素6.43 μmol/L、直接胆红素1.30 μmol/L、间接胆红素5.13 μmol/L,白蛋白42.0 g/L,肾脏功能提示肌酐161 μmol/L、尿酸411 μmol/L,HCV RNA低于最小检测值。患者于服药期间间断出现皮肤瘙痒,并随服药时间延长而加重,服药第7周时患者自觉瘙痒明显加重,查体可见双上肢皮肤有抓痕。患者完成8周治疗后查提示谷丙转氨酶16 U/L、谷草转氨酶21 U/L、总胆红素30.69 μmol/L、直接胆红素6.58 μmol/L、间接胆红素24.11 μmol/L,白蛋白47.0 g/L,肾脏功能提示肌酐57 μmol/L、尿酸233 μmol/L,HCV RNA定量提示低于最小检测值;患者停药后瘙痒症状消失,继续规律复查,至今未复发。

讨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每年全球1.85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约有35万人死亡[2]。

格卡瑞韦哌仑他韦为一种泛基因型的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格卡瑞韦属NS3/4A蛋白酶抑制剂,而哌仑他韦属于一种NS5A 抑制剂,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丙型肝炎病毒RNA复制与分化、成熟以达到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作用。该药主要应用于1~6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及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现指南推荐8周及12周两种方案。多项国外的临床研究[3-4]显示(目前国内暂无相关临床报道)12周方案有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但有关8周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较少,仅部分研究研究显示格卡瑞韦哌仑他韦在白种男性中SVR12可达99.7%。

该患为吉林省首例应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行8周抗病毒治疗者,治疗期间严格依照说明书服药,未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于服药第三天实现病毒学阴转,规律复查至今未复发。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瘙痒症状,并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停药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用药反应和时间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合理的时间关系。根据Shih-Jer Hsu[5]、Edward Gane[6]等的临床疗效研究显示约5%的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因此,考虑患者的瘙痒症状为服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格卡瑞韦哌仑他韦为新上市的治疗多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目前相关临床报道较少,其有效性及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本例为吉林省首例应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抗病毒治疗者,其皮肤瘙痒考虑为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性大。临床上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做出相应处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的维持和保障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谷丙丙型肝炎转氨酶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浅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转氨酶高与肝炎
他汀类药物肝毒性临床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