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外业核查的技术方法

2020-03-03董晶

辽宁自然资源 2020年6期
关键词:边界线分界线底图

董晶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32)

为了充分发挥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成果在陆海统筹和生态安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部署了全国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项目。该项目系列成果,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沿海地区的围填海情况,还能充分了解沿海陆域带的开发利用和生态变化情况,为国家相关部门了解自然岸线变迁和围填海管控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支撑。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到实地进行外业核实核查,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规程。

一、外业核查的目标

对内业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进行外业实地抽样核查和结果统计,判断和更正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解译的正确率。对于特色监测指标(人工养殖池、开放养殖、晒盐池)等,需要重点进行外业调查,避免混分、错分和漏分的现象发生;对特别要求的港口、码头、渔港、海滨浴场等,需外业核查。

对内业采集的海陆(岛)分界线要素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进行外业实地核查,核查边界线位置采集的准确性以及边界线类型和属性信息判读的正确性。

补充完善内业采集过程中无法确定、存在疑问的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和海陆(岛)分界线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

对于基础性监测成果直接转化过来的地表覆盖类型,可直接沿用基础性监测成果。如果在外业核查过程中,发现确实存在问题的,可以对该地物进行修改,否则不可轻易修改。

对所有经过外业核查的海陆(岛)分界线实地拍摄照片。

二、外业核查原则

外业调查遵循“走到、看到、记到、问到”的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反映可到达区域内海陆(岛)分界线、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的信息内容。

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和收集的专题资料据,综合考虑自然、经济、人力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外业核查方案。外业调查应把握一般规律性地物,注意典型性地物,做到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在外业核查之前,要进行严密的外业核查路线、核查样点的设计,形成外业核查设计方案。确保外业核查岸段长度占任务区内总岸段长度的30%以上,其中自然岸段长度占核查岸段长度的70%以上。对内业无法准确判断位置、走向或类型的岸段必须外业核查。

同一岸段以点样形式核查,即一段完整的岸段,只需采一个样点进行核查即可。每个样点要求顺着海陆(岛)分界线的方向,向前、向后各拍摄一张照片或视频(面朝大海,左手方向为前,右手方向为后),要求照片或视频包含陆海两侧地物类型,并且能够体现岸线走势和形态,像素不低于300dpi。针对外业核查的结果,填写《海陆分界线外业核查登记表》。外业核查的成果主要包括外业核查设计方案、核查岸段样点图层、外业核查登记表、照片或视频资料。照片或视频按照“年份+月份+日期+序号+F/B”编码。

对于影像上难以确定平均高潮痕迹的,必须进行外业核查;对易于混淆的类型如人工养殖池和盐田、道路和防护工程等进行外业实地调查。

外业应对全部“其他人工边界线”类型进行核查,能细化带具体的海陆(岛)分界线类型的尽量的细化分类,实在无法细分的,才可分为“其他人工边界线”类型。

外业核查海岸带内的海滨浴场、造船厂、港口、码头、开发区、保税区、滨海新区、自然保护区的名称。

对于沼泽、湿地、港口、码头、军事管理区等地区,以车辆能够通达为原则,沿道路核查。

三、外业核查流程

本次外业核查使用数字调查系统,外业核查前需制作外业调查底图。外业调查底图制作时地表覆盖层制作V_LCRA和UV_LCRA两个数据层分别表示地表覆盖数据集和地表覆盖变化信息数据集,同时制作得三个外业调查层分别表示待核查的点、线、面三种类型数据,并对调查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外业核查时需对所有疑问图斑、规划核查人工边界线、规划核查自然边界线进行核查,并沿调查路线核实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以及海陆(岛)分界线分类的准确情况。

1.准备工作

外业核查工作前,应准备好外业调查工作底图以及测区专题资料如交通图等,根据具体任务要求,配备生产需要设备,包括交通工具(车辆)、通讯设备、笔记本电脑、导航定位设备、相机、望远镜以及数字调查系统等。

外业核查使用数字调查系统,成果包含外业核查照片、外业核查照片对应的点位信息文件以及外业核查轨迹路线文件。外业核查前进行核查底图制作,外业核查底图文件包含三个调查图层,供外业进行核查,外业核查底图文件不进行成果提交,外业正式核查前需进行踏勘工作,通过踏勘详细了解任务区概况、任务难度、工作重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2.外业核查

外业核查前应先从当地政府部门收集权威性高、现势性好、准确性强的专业部门资料;对任务区域内海陆(岛)分界线、疑问图斑等先进行分类统计,统计出需要进行外业核查的海陆(岛)分界线数量和分布以及疑问图斑类型,规划好外业核查行进路线,核查时应开启GPS定位设备,记录外业工作行进轨迹,作为外业核查的工作依据。

外业工作中应对行进线路两侧的要素、图斑和边界线类型进行核对,并观察沿途周边的地表特征,遇变化的、内业遗漏或需重点关注的的地块、要素和海陆(岛)分界线时,应及时开展地面照片采集工作。

3.数据整理

外业核查工作期间,应及时完成外业调查成果的阶段性整理,避免过多堆积造成混乱、遗失等现象导致外业工作低效。整理内容主要包括实地照片、外业路线、外业核查登记表等重要调查记录以及收集的相关资料。实地照片应尽可能每天完成当天拍摄照片的整理,去除无效、重复、参数不全或质量欠佳的照片,只保留符合要求的实地照片。

4.质量控制

外业核查工作结束后,应对外业核查成果执行两级检查,控制成果质量,并对外业检查的问题及时提交内业进行修正。

四、外业核查要求

外业核查要求自然边界线能够到达的位置尽量到达核查并拍摄核查照片,人工边界线除了图上标注的需要核查的边界线以外,对于一些方便到达的位置以及典型的人工边界线类型也应进行核查并拍摄核查照片。

对能够通行车辆的岛屿,需要进行外业核查。不能通行车辆的岛屿及禁止进入的区域如港口、码头、军事管理区等,可通过问询、收集资料或者在远处拍摄照片等方式进行核查,在外业核查底图上标注边界线类型。

外业核查海陆(岛)分界线时,结合海水冲刷的痕迹进行界定。

往期监测成果中界定为自然边界线的,本次更新时界定为人工边界线的类型,需重点进行外业核查,核查时拍摄的照片要有说服力。核查时经现场询问及结合实地实际情况分析,海水涨潮时能够到达防浪墙位置,应为人工边界线。但是拍摄的核查照片不能有效的佐证为人工边界线类型,为避免与前期数据矛盾时产生怀疑,需要在大潮高潮期重新拍摄核查照片。

外业核查时,自然边界线尤其是砂砾边界线能够站立在海陆分界线的位置拍摄照片的,尽量的站立在边界线的位置上拍摄照片,同时对于影像上不能准确定位边界位置,需外业进行定位。

外业照片拍摄时,要注意把边界线的主要功能表现出来,避免照片拍摄主题不明确的问题出现。边界线主要功能为道路,次要功能为防护工程,拍摄照片要将道路拍摄出来。

前期监测成果采集为养殖边界线,但影像纹理不支持的类型,需重点核查。同时核查此处堤坝是否透水构筑物。如果是用于发展旅游的蓄水、海滨浴场或者晒盐池的引水池,不可采集为养殖边界线,应该采集为防护工程或者盐田。

外业核查时应注意临海建设边界线和防护工程边界线的采集容易混淆。如果海边正在建设或围填海项目,那么该处为临海建设边界线;为防范海浪、沿岸流的侵蚀及台风、气旋和寒潮大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建造的防潮堤、挡浪墙、护坡等挡水(潮)构筑物形成的边界线,界定为防护工程边界线,其主要功能为海岸防护,边界线内侧一般为道路、土地、农田、城市等陆域地表覆盖。

五、结束语

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的外业核查是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外业核查,准确地掌握了海岸带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判断和更正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解译的正确率。能精准的掌握海域开发现状,做出更好更合理的分析判断。

猜你喜欢

边界线分界线底图
一种基于实际GIS底图的精准计费方式探究
弟弟尿床了
神回复
科研院所底图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边界线”风波
“边界线”风波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余有画说
余有画说
企业底图档案的归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