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的策略

2020-03-02赵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初中阅读教学

赵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文精神内涵与传统文化知识之间的传承与发展。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本延伸与知识内容的内化也逐渐得到教师和社会的一致认可。本文主要通过对文本延伸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意义进行简要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阅读教学质量,促进文本延伸阅读教学策略的主要措施,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未来初中阶段基础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 阅读教学 文本延伸 策略分析

文本延伸的主要内涵就是在实际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语文文本进行阅读教学外,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阅读需求和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开展有效的延伸阅读。其中,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特定文本含义的深化分析,还需要对作品内容进行一定的超越性发展,使得文本能够在现有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发挥出引申层面的价值和含义。

一、文本延伸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起初,语文教师并没有重视文本延伸教学措施的重要意义。从教学实践和学生接受能力的角度来看,传统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往往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升自主的学习能力。这就导致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能力提升,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束缚。

二、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延伸的主要措施

1.课前延伸,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全面的分析与理解,教师就需要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加强良好的课前导入,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课前阅读教学的文本延伸,更多的是从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接受能力角度出发,对学生生活经验和固有思维模式进行转变,在提升自身对文本内容欣赏的同时,实现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首先要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进行文本内容的收集,加强学生对现有信息的感知,加强学生对特定文本内容的特殊性理解,由此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阅读技巧和知识体验。

通过良好的课前文本延伸,教师就能够对课堂教学的进度和具体的教学手段进行合理规划,在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教师匠心独运地设计课前延伸内容,常常能唤起学生的期待心理,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掌控,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课堂教育的延伸

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出现障碍。为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延伸文本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要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够在自主独立的学习模式下,对文本进行全面理解与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减少自身的主观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结合延伸材料的实际特点来增加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想象能力。从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对延伸内容的辅助性效果探究来看,学生能够将现有的知识与头脑中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进行分析与有效整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就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文本。这种以课内阅读素材为主,加强课外阅读素材引导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对其人文精神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3.加强课后教育内容的延伸与整合

除了上文中叙述的课前引导和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延伸措施之外,在课后复习和巩固阶段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与整合,也成为当前促进初中阅读教学质量提升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是通过不同模式和部分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的。为此,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此时间内,学生能够充分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内容结构的理解与分析。为了能够增加故事情节的丰富性,文章作者往往会进行留白,这使得学生能够在对文本内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留白部分进行发散。教师要善于对此方面内容进行引导,加强学生的想象空间与综合性发展,这样,学生就能够强化现有课程教学的内容,并将其与原有的知识进行融合与发展,实现学生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学生还能够在课本留白的基础上,从情感渲染的角度、生活实际发展的角度以及作者自身故事情节推动的角度进行文本延伸,以此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对《故乡》一课进行文本分析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闰土这一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行具体研究。中年的闰土在说话之前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思想斗争,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学生往往能够对其实际的心情进行细化理解与分析。这种留白的分析模式,也是对课上阅读分析的一种延伸式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4.加强知识内容与实际语言之间的关联性

一篇文章中往往包含着巨大的人文精神和重要的语言文字价值。从作者的字词布置和篇章架设来看,无一不体现出作者的实际内心情感。这种知识内容的延伸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基于不同的文本素材和篇章架构来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文本总结,以此加强自身的理解能力,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此外,这种知识性延伸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概念的设立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效果。

语文的教学目的,除了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

素养之外,更为主要的是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与综合发展。语文教材中的內容大多都具有内容丰富、情节吸引人的特点,教师需要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与延伸来加强学生的体会与感悟,从而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促写,听读结合,讲读并进”的原则,引发学生的兴趣,以阅读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不能把富有人情味的语文课简化成技能训练的场地。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阶段进行文本延伸,主要就是要在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撑点和加强实际教学切入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语文实际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此教育教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想水平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借助文本延伸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尹利军《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策略》,《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5期。

[2] 袁碧蓉《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策略》,《当代教研论丛》2019年第2期。

[3] 邱春梅《试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的有效策略》,《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年第12期。

[4] 李德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策略探讨》,《好家长》2015年第33期。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初中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