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场上牺牲的“花”

2020-03-02夏正兵周阿根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女性悲剧

夏正兵?周阿根

摘 要:一部《三国演义》,通过对东汉末至三国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可以说是一曲男性英雄的赞歌。这样的书是以男性为主角的,女性成为了陪衬和点缀。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三国演义》中的女性人物,并研究她们的悲剧结局,将结局分为三类:政治工具型、早年守寡型、贤妻良母型。

关键词:三国演义 女性 悲剧

一部《三国演义》,通过对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可以说是一曲男性英雄的赞歌。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男性居于绝对的主角,而处于弱者地位的女性,则常常被历史忽视,大多作为陪衬和点缀而出现。

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极其悲哀。《三国演义》,虽然描写的女性不多,但每一个女性的出现都上演了一幕幕悲剧。在那战乱频繁的动荡社会中,她们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无法挣脱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们的人生只能在痛苦和哀伤中摇摆。

一、政治工具型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三国期间的各个国家争权夺利的政治局面,其中涉及诸多政治阴谋。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政治是男人的游戏,女性在政治斗争中通常会成为政治工具,变为政治的牺牲品。这一类的代表人物有貂蝉和孙尚香。

自古英雄爱美女,美女在政治斗爭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莫过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作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在男人的游戏中展示了自我的风采,展示了女人的独特魅力。她本是王允家中的歌妓,身份卑微,敬仰英雄。董卓横行朝野,群臣束手无策,诸侯讨伐无成,此时司徒王允无技可施,仰天垂泪之时,貂蝉主动询问王允有何心事,表示“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第8回)。王允因此心生一计,欲用美人计除去董卓,于是他用连环计将貂蝉先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她凭借曼妙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喉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之间,从而使董卓、吕布父子反目为仇,终于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圆满完成任务。然而大功告成之时,作者却给了她一个匆匆的退场,一句“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直至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第20回)作了了结,此后她就在书中消失了。在这场权力的争夺中,貂蝉充当的是司徒王允用来对付董卓、离间董卓与吕布之间关系的武器,是一枚棋子、一件工具而已。

孙尚香,是孙坚的女儿,吴主孙权的妹妹,东吴的郡主,自幼精通武艺,是《三国演义》中一位出色的女豪杰。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夺回荆州,采取周瑜的计策,设下“美人计”,想用此计将刘备控制来换回荆州之地,计谋的“美人”就是自己的妹妹孙尚香。结果他的阴谋被诸葛亮识破,弄假成真,孙尚香也正式成为了刘备的妻子。

在这场政治婚姻中,孙权全完没把妹妹的终身幸福放在心上,孙尚香只充当了一枚棋子,一颗迷惑刘备的糖衣炮弹。虽是政治联姻,但婚后夫妻二人的关系也算不错。郎情妾意本来也可以让她寻到幸福的归宿,但是孙权不顾刘备是他妹夫的事实,仍欲加害刘备,刘备凭借诸葛亮的计谋,智激孙尚香,使她随自己一起返回到荆州。之后孙权竟又以吴国太病危为由骗回了孙尚香,并软禁起来,使其与刘备永不相见。夷陵之战后,传言说刘备死于乱军之中,孙尚香日夜忧愁,就坐车到江边,望西痛哭后投江殉情,“时孙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第84回),以悲惨的结局了却了一生。孙尚香虽贵为贵为郡主,却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沦落成为这场政治婚姻中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历来政治联姻下的女性结局都是悲惨的,她们不具有独立的人格,无法选择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沦为棋子,成为工具而已,无论是一般女子,还是侯门闺秀,甚至皇家的金枝玉叶也如此。当是时,吕布之女如是,张飞之女如是,曹操之女也如是。

二、早年守寡型

乔公有女,名闻天下,东床婿佳,天下佳话。作为江东的两位绝色美女—大乔、小乔,就连曹操也垂涎她们的美色,曹操曾发誓说:“一愿扫平四海,以成 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第44回)二乔有幸,双双嫁与时代娇子,大乔嫁孙策,小乔配周瑜,真是郎才女貌,令人艳羡。二乔又是不幸的,夫君均早早离世(孙策二十六岁而亡,周瑜死时三十六岁)。正值妙龄就在江南守寡,侯门将府的声名规矩使她们不能再嫁,余下的岁月只能与孤灯为伴,衾被半寒。试想荣华富贵、尊显声誉对她们有何意义可言?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洛神赋》的主角甄氏本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三国演义》记载:袁绍失败后,曹丕捷足先登闯入袁家,见两妇人相抱而泣,正欲杀之,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于是起了霸占之心。袁绍的妻子刘氏为求得保全自身和家人的性命,连忙把儿媳献了出去(第33回)。连阅人无数的曹操都惊叹“真吾儿妇也!”后来成为太子妃、皇后,如果不出意外,她会以皇太后的身份终了尊崇的一生。但后来甄氏年长色衰,曹丕喜新厌旧,被曹丕的新宠郭贵妃陷害,落得个被曹丕赐死的结局(第91回),荣华尊显有始无终,由这位传奇美女的一生遭遇,瞬间想到了一句话: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

夏侯令之女,曹爽从弟文叔之妻,早寡无子,其父想让她改嫁,她第一次她用“截耳自誓”的方式拒绝改嫁;后来曹爽被诛之时,其父又劝她改嫁,这一次她用“断去其鼻”的方式再次拒绝改嫁。一个弱女子,自己拿刀“截耳断鼻”,那需要多大的勇气与狠劲。没人逼迫与诱惑,仅为守护无希望、无结局的节义观念。柏杨先生议道:“夏侯女士坚贞壮烈的行为,怀着何等高尚的情操,上惊天地,下泣鬼神。然而,一个妇女,为了自主,竟要付出如此可怖的代价,不禁一哭。为她的坚强哭,也为传统文化中,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妇女们的命运哭。”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寡妇就是一个苦难的代名词。在那个乱世,一个弱女子,失去了丈夫就相当于失去了强有力的靠山,活得自是不易。这样的女人所要承受的压力往往数倍于常人。她们是一个压制欲望的群体,一个封建社会里的大悲剧。

三、贤妻良母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极其卑微下,经常受到歧视,但《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贤妻良母的形象,作者给予她们很高的评价。如刘备的妻子糜夫人、丹阳太守孙翊之妻徐氏、马邈之妻李氏、刘谌的妻子崔氏、辛毗的女儿辛宪英等,以及太史慈、徐庶、姜叙、王经等人的母亲。

贤妻的贤是以刘备的妻子糜夫人为代表的。糜夫人是蜀汉大臣麋竺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刘备。她一生为夫君呕心沥血,战乱中糜夫人怀抱甘夫人(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未满周岁的儿子阿斗于乱军中左躲右藏,一路逃难,后来又受了伤。当糜夫人发现体力不支,需要赵云将军扶持时,为了保全刘备唯一的骨肉而毅然投井自尽。历史对糜夫人的评价是:“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糜夫人为刘备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苦没少吃,福没享到。可刘备怎么对她的呢?刘备明明白白地说到:“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第15回)他死后也没有给糜夫人什么名分。观糜夫人一生,真可谓自古红颜多薄命啊!悲哉!

徐庶的母亲可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良母典型。曹操为了招揽当时担任刘备军师的徐庶,采用程昱的计谋,诈称徐庶的母亲被监禁于许昌,骗来了徐庶。徐母在悲伤之余自缢而亡,坚定了徐庶“终身不设一谋”的决心,“凡操有所赐,庶俱不受”(第37回)。明忠义、识大体、辨黑白、守节操是徐庶母亲的难能可贵之处。曹操骗她而来,礼待有加,她大义凌然,不为所动,拒绝给儿子写劝降信;儿子被骗后,她义正辞严,痛骂斥子,恨子不明、不智、不忠,更是不孝;担心自己会影响儿子的选择,为表明对糊涂儿子的惩罚,引颈就义。这样一位良母对家对国呕心沥血,舍身取义,考虑到了所有人,唯独没考虑自己,这真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啊。

在男权统治的封建时期,无论是身份地位高的女性,还是身份地位低下的女性,都没有主体地位可言,她们不能掌握和决定自己的命运,时刻处于政治斗争牺牲的边缘,正如白居易在《太行路》中哀叹的:“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女性悲剧
伟大的悲剧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三国演义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