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指向月亮的手指

2020-03-02周文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

周文娟

摘 要:当前,“海量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课外阅读呢?经典的课外书籍是一轮明月,教师要做智者,做指向月亮的手指,引领学生进行有价值的阅读。本文阐述了经典阅读的一些有效途径:采取多样形式去亲近古诗,日有所诵国学经典,让文化墙壁会说话,利用媒体网络竞赛答题,文本辐射,“裙带”阅读。让我们重温经典,浸润诗韵书香。

关键词:经典 晨诵课堂 文本辐射 “裙带”阅读

学好语文需要海量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何谓经典?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评价经典,他说这是人类几千年来最智慧的头脑向你保证过的作品,那些没有价值的书,早已在时间稠密的丝网中被过滤掉了。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所在学校以及我个人的实践,谈谈经典阅读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亲近古诗,诗意积淀

众所周知,古诗意境幽远,语言隽永。作为经典,它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智慧。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毫无疑问,唐诗宋词就是一剂良药,善读之受益匪浅。

1.每周一诗,古诗吟唱

我们学校重视书香文化建设,重视经典文化的浸润。周一在黑板的一角写下诗词经典,有专人领读,及时更新。与此同时,我们班的孩子还背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千家诗》等。每星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古诗背诵比赛、古诗相关知识比赛。三年级时,我利用班班通下载了“古诗吟唱”。每天下午课前静息十分钟,孩子们就打开“班班通”自觉跟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很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古诗词与音乐舞蹈联系起来,在元旦、六一等大型联欢会上以及学科活动中,孩子们唱唱跳跳背背,这些都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

2.流派主题,齐名一说

诚然,古诗读诵要讲究方法,若模式一成不变,学生便会有枯燥乏味之感。每隔一段时间,我如期在班上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古诗”活动。例如:齐名说、流派说、主题说。顾名思义,“齐名说”是指在文坛上享有齐名的作者。如此,学生就会在比一比中求同存异,领略名家大师的风范。同学们在课下收集两大词派的代表作品,并摘录在自备的“采蜜集”本上,课堂上或豪放、或婉约地读一读,背一背。

“主题说”就是同一个主题内容的诗词集会。例如送别诗、边塞诗、怀乡诗、咏月诗、田园诗、山水诗等。我曾听过我们学校一位教师亲近古诗的语文实践课,感觉清风拂面。这位老师以“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浪漫的意象贯穿整个课堂,像是用一根耀眼的红绳串起五颗珍珠,色彩斑斓,温馨圆润。整个教学过程仿佛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学生颂春、说江、赏花、演月、唱夜,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诗歌无穷的魅力。

3.诗词大会,才情共赏

信息时代,通向诗词的媒介很多。电视上有一些大型的文化类节目,如王凯主持的《中华好诗词》、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等。每季的节目一开始,我便转发到班级家长微信群里,通知孩子和父母一起欣赏。孩子们不仅领略了古诗詞的美轮美奂,还一睹点评嘉宾和主持人的才情风采。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犹如高山大海,如似一片沉睡的田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漫游在古诗所营造的精神世界中,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意义的提升。

二、经典诵读,厚积薄发

1.晨诵课堂,日有所诵

每天清晨,当我行色匆匆地赶到教室,班里的孩子已陆续端坐桌旁,拉开了一天学习的序幕……他们手捧《笠翁对韵》,摇头晃脑地吟诵着,那些还略带稚嫩的声音,似鸟鸣一般清亮……

在传统文化复兴、“孔子学院”世界林立的文化环境下,我校增设了“经典晨诵”的课堂。孩子们数典不忘祖,在日有所诵中,与仁者贤人倾心交流,挖出了许多宝藏:祖逖闻鸡起舞,季布一诺千金,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

现如今,我们学校晨诵课堂统一使用了地方语文专家编选的《国学经典诵读》一书。这套国学经典读本除古诗词外,还有“三”“百”“千”及《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蒙学读本,还有“四书五经”以及历代名文选辑、楹联集锦、皖江地方文化典籍等。

2.文化墙壁,网络答题

我们学校的文化墙上,也有《千字文》《三字经》、成语典故。作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雷池大地,有三孝文化、王祥卧冰、孟宗哭竹、仲源泣墓。墙壁上还有类似的典故,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骨、韦编三绝、牛角挂书、手不释卷。在班级里,我会出主题为“我为书狂”的专场板报。本学期,“安徽经典诵读”公众号平台曾举行过优秀文化知识竞赛,我让学生把小学组每期题库打印下来,进行模拟竟赛,分组PK,随后学生踊跃地在网上参赛答题。最近,学校又倡导每个学生创建“少年号”,走进新时代,从小学用典。

古人云“文以载道”,透过文字的背后,昭示着许多待人之道、处世原则和善恶判断……孩子们懂事了,勤劳了,爱学习了……他们的精神回到了故乡,这是件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

三、文本辐射,“裙带”阅读

1.学完一文,了解一书

学完课文《杨氏之子》后,我推荐同学们购买了《世说新语》一书。我的目的是要诱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的兴趣,能读顺简短的文言文,能读懂故事的大意。学生在平时自由阅读,每周一节的课外指导课专门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看注释、了解时代背景、查找资料、切磋讨论等。

我一直喜欢《百家讲坛》这个栏目,恰巧我看到复旦大学刘强老师作客《百家讲坛》,讲授“竹林七贤”,我就让同学们回家收看。为此,我还专门上了一节《世说新说》公开课。通过指导阅读,学生知道了《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著的志人小说集,篇幅短小,三言两语刻画人物,有德行、言语、故事、巧艺等16门。对于这本被鲁讯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学生了解到它是中国最早的小说,我们可以称它为“微型小说”。读阅后,学生知道许多成语佳句都出自此书。

此书共有1130个故事,课堂上,我让学生叙述人物故事。除著名的“竹林七贤”外,还有许多名人,如谢安、刘伶、王凝之等。我还联系刘禹锡的诗告知学生,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便是王导、谢安两大名门望族。此外,爱奇艺视频上还有《世说新语》的动漫视频,学生通过观赏,也会逐渐了解这部书。

尽管对小学生来说,读起此书会似懂非懂,但我想,孩子們吃力地啃过了这本文言文故事,起码能唤起学生的古典情怀和文化乡愁。

2.学完一文,了解一人。

学完《忆江南》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我让学生搜集白居易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为此,我还上了一节《走近白居易》的课外指导课。大致流程如下:

(1)知悉“顾况戏白居易”的典故,学生明白了让白居易年少一举成名的“句”就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典故:顾况见文前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见文后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

(2)回顾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诗(《忆江南》三首、《暮江吟》《池上》《问刘十九》《大林寺桃花》)。

(3)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平白如话、老妪能解、诗魔诗王、诗坛偶像)。

(4)学习白居易的两首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片段。这两首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巅峰之作,唐朝皇帝有话为证:儿童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于是,我选取两篇中的名句让学生赏析。如《长恨歌》中的爱情悲歌,《琵琶行》中琵琶女出场和描写琵琶声的诗句。

文如其人。就这样,孩子们通过知作品而知人,知人后更加了解作品,更加感激白居易这位伟大的作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时间流过,我们班学生阅读经典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他们的书包里每天至少装有一本经典书籍。班上成立了图书角,孩子们相互借阅。当经典走进课外阅读,孩子们不再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花边新闻,而是阅读一些有深度、值得思考、有精神震撼的经典之作。渐渐地,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提升了,写作文和发言时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了。孩子们在书籍的丛林中穿梭,游走在唐诗宋词之中。在书香漫溢的氛围中,他们耳濡目染,心智日渐成熟。

最是书香能致远。“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经典书籍就是一轮明月,教师要做智者,要做指向月亮的手指,指引孩子去领略月亮的美丽。居芝兰之室而闻其香,让我们重温经典,浸润诗韵书香。

参考文献:

[1] 丁海玲《班级国学经典阅读指导策略谈》,《小学教学参考》2019年第30期。

[2] 于晓彦《多元化阅读:向经典阅读深处漫溯》,《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年10期。

[3] 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论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