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0-03-02陈晓娜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指标体系学科

陈晓娜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0)

0 引言

信息素养是学生有效检索、认识、使用、评价信息,更好地进行知识组织与再创新的能力,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基础能力,是衡量学生信息应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图书馆使用及知识获取上,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是信息素养测评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依据[1]。只有在多学科背景下结合高校学生特点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评测部门和图书馆才能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找到学生信息素养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信息素养教育,满足高校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更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高校学生整体信息素养。

1 多学科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1.1 衡量学生的信息查询获取能力

多学科背景下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本质上是在信息情景中或多学科信息语境中测定学生是否能结合学习需求多维度获取学科信息。信息获取的前提是对信息的有效查询,借助检索工具、智能工具或是使用图书馆公开的信息服务平台依靠关键词或是信息类目快速查询信息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只有快速检索到符合自身学科需求的信息资源,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有效地利用信息[2]。而多学科背景下的信息素养评价就是衡量学生的信息查询获取能力,通过设定有关信息查询与获取的评价指标,从信息平台使用、信息资源下载、信息检索角度科学评价学生的信息查询获取能力,确定学生的信息查询获取习惯,发现不足,便于高校教育部门调整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强化学生的信息查询获取能力。

1.2 评价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应用能力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筛选信息、查找信息、从信息中提取知识等,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再创新的重要步骤。学生信息应用能力还包括学生能否用查询获取的信息快速提取知识、快速解决问题,能否将知识资源与学习实践结合起来,掌握知识原理,更高效地开展实践。多学科背景下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已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信息的利用,除了要从单学科信息中挖掘知识,也要从其他途径获取多学科信息,从多学科信息中提取知识,有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3]。

1.3 探知学生的信息组织加工能力

多学科背景决定着学生要接受不同学科领域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加工就至关重要。信息的组织加工不仅是新知识产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有效利用的前提。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从多学科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根据自身需求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能使具有相同结构、相同特性的信息深度聚合,创造出新知识[4]。多学科背景下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评价,能准确探知学生的信息组织加工能力,帮助高校图书馆了解学生在信息组织加工利用方面的优势与缺陷,调整教育方式,使学生具备更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利用能力。

2 多学科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制定要点

2.1 指标制定的协作性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的制定不能由单一个人或是机构制定,要结合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重视多方协作,由教育部门、高校、图书馆联合制定。在多学科背景下,应由信息素养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威望的学会或是专业研究机构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后制定信息素养评价指标,要重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主导作用,并在实践过程中担当主要角色。同时,在评价指标制定过程中要重视各学科专家、高校教师的协同参与。例如,美国于1990年在ALA报告的倡导下成立了信息素养论坛,其会员来自图书馆界、教育界、全美各个高校、企业、政府和智库机构,因此围绕高校制定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且结构合理、内容完整、体系科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

2.2 指标的学科性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要具有学科性,内容要反映学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为不同专业学生设置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例如,美国图书馆联合会颁布的《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信息素养标准》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注重学生研究学习过程中信息使用的准确性,强调按照道德标准使用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能力,体现信息技术对科研工作的支持。《人类学与社会学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基于多类信息源,强调在社会道德框架内使用信息,定期对信息的来源与信息使用方式记录。由此,多学科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要反映学科特性,按照道德标准使用信息,对信息来源与信息使用方式记录,体现“因材施教”“学有所长”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知识应用能力[6]。

2.3 指标的评价性

指标的制定不仅要体现学科性,还要具有评价性。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一系列具体、有针对性的效果评价指标,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多领域的实践,依靠指标的有效评价手段,保障评价标准得到有效实施。通过教师的日常观察,高校图书馆的培训与服务,高校测评部门的考察,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做出科学评价。这样,不仅能保障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全面彰显,也保障了测评结果的客观准确。例如,美国《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信息素养标准》在“信息评价”这一标准中提出,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实践、课堂项目、班级论坛,或者通过与专家面谈和邮件交流的方式,验证自身的信息使用方式和对信息的理解,以便及时对自身的信息使用方式做出改变[7]。

3 多学科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3.1.1 坚持科学性与有效性结合的原则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须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专业信息需求、信息利用方式的基础上,对围绕高校学生进行信息素养评价的指标科学筛选,合理建构反映学生信息素养的指标体系。要注重结合不同的评价要点,保障评价指标具有内在的合理性、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层次性,还要注重区分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清晰、逻辑分明、结构合理。

3.1.2 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整体性是要求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能清晰反映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能准确评价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获取策略及使用方式。评价目标要明确,对象要清晰,要最大程度上避免各项评价指标重复建设和内容重复,防止出现“评价结果不明确”“评价内容不合理”的现象。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指标系统内部要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不同量化指标能够相互支撑、相互联系,内容能相互补充,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

3.1.3 客观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

客观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能客观反映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信息。且评价方法有效、评价指标真实客观明确,评价结果科学合理,避免遗漏评价要素。评价指标的设定不能一味求多,虽然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指标能更清晰地反映评价内容,但是过多的评价指标可能造成评价方式过于细化,缺乏整体性。因而,要抓住主要的评价要点,选择能具体反映评价对象特点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多学科背景下评价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尽可能反映高校学生多学科背景下的信息素养,也就是结合多学科特点设置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设置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点3个要素,根据高校学生多学科知识学习的特点,一级指标可以设定为:信息源、信息获取指数、信息评价等级、信息利用程度,二级指标可以确定为:网络信息源、图书馆信息源、信息检索策略、信息检索方式、信息归纳、信息提炼、信息产品、信息演示。信息源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偏好、信息获取习惯进行评价,探究学生是通过网络和图书馆何种方式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指数是非量化的评价指标,评价要点是反映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检索能力、认知能力,主要探究学生能否借助高效的信息媒介以合理的检索策略快速检索知识信息;信息评价需要反映学生的信息归纳、提取、总结的能力,评价要点要结合学生的信息需求,要反映学生的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利用程度反映学生的信息使用方式,包括知识聚合、信息产品交流及新知识的再创造,主要衡量学生的信息使用能力。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设定及评价要点的确定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机整体,使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内容更为全面、准确性更高,能更好反映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

4 多学科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优化路径

4.1 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对接

多学科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要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对接,树立创新思维,从纵向评价与横向测评两个角度同步实施。从纵向评价角度来看,图书馆与高校学生机构是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主体机构,图书馆与学生管理机构要打破体制限制,要携手合作共同开展工作,建立学生信息素养综合评价平台,并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对接,将信息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参数,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信息素养成为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横向测评则要求高校学生机构与图书馆要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考评,可选择期末测评方式的对学生的信息能力综合考察,并将测评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面反映。

4.2 使用高校信息服务平台对学生信息素养全面评价

高校图书馆与学生鉴定测评部门可以选择用信息服务平台对学生信息素养全面评价,既可以将多学科背景下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纳入信息服务平台,也可以在学生信息服务中设置专门的信息素养评价模块,采用答题、信息操作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评,或是以模拟作答、语音提问的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评价,使学生对自身的信息素养具有基本的认知。学生信息服务平台既是面向学生服务的信息工具,也是面向教师开展学生管理和成绩鉴定的信息工具。要客观、具体地反映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可选择“校方鉴评+教师测评+学生自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全方位评价,综合衡量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高校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纳入信息服务后,高校图书馆能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输送知识信息,也就是图书馆能科学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缺陷,预判其需要的多学科知识。图书馆以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支撑,借助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能根据学生学科需求提供多学科信息,并指导学生以有效的信息检索工具、检索策略、检索方式获取信息,将多学科知识信息有机融合,有效利用,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4.3 建立以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学业考核模式

信息素养表现为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检索策略、信息评价能力、信息使用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制定完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后,要根据当前学生的信息教育情况,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学生的学业测评,并围绕学生信息素养状况开发信息素养教育的资源、设计课程,并通过“校本课”“第二课堂”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选择期中或是期末阶段对学生信息素养综合测评,要将有关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成绩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建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业水平考核模式,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面考核,信息能力获得提升。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化枢纽”“知识中转站”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学科背景下对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评价就要建立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信息使用特点从信息获取使用的多个维度设置评价指标,并建立能全面展现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系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评价,使评价结果能科学客观地展现出来,帮助高校改变信息素养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指标体系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超学科”来啦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