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邢台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0-03-02王荣荣河北省邢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054001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邢台县优良品种板栗

王荣荣(河北省邢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054001)

板栗原产中国,是我国的特有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在《诗经》《史记》中均有关于板栗的记载。河北省邢台县板栗产业传统优势明显,栽培历史已有千余年,唐朝时期的“板栗王”就位于板栗主产区浆水镇前南峪村。邢台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区土壤多为片麻岩,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2~14℃,年无霜期173天,平均年降水量550~680毫米,有利于板栗的生长,是国内优质板栗主产区。

1 邢台县板栗产业发展现状

1.1 栽培现状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辖16个乡镇,519个行政村,总面积277万亩,山区面积262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大县。全县果树栽培总面积67.8万亩,其中板栗栽培面积43.7万亩,占果树总面积的64.5%,位居全县果树面积第1位,为全县果农增收致富作出了很大贡献。邢台板栗得到过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2002年“中国首届金秋板栗节”上,“浆水”牌板栗被评为“优质产品”;2004年邢台县被评为“中国板栗之乡”;2014年9月在第二届河北省名优果品擂台赛上获“河北省板栗王”称号。

1.2 栽培区域及品种

邢台县板栗主要分布在白岸乡、路罗镇、浆水镇、将军墓镇、宋家庄镇等10个乡镇。目前板栗栽培品种有燕山早丰、北峪二号、燕奎、林珠、林冠、林宝等,近几年也引进一些新的优良品种,比如燕晶、硕丰、西沟七号等。

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管理落后,制约板栗产业发展

果农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理念落后,接受能力差,推广板栗优质丰产稳产新技术难度大,造成果园栽培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标准化程度低。果园郁闭严重,通风透光条件差;果园大多不施肥,或凭经验施肥,不能做到科学施肥;整形修剪技术落后,导致果树内膛光秃,仅外围结果;病虫害有发生并蔓延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板栗的销售价格和综合效益。

2.2 栽培品种多而杂,品种结构不合理

全县栽培品种不少,但并没有规模化的品种,1个果园里甚至有十几个品种,有的甚至在同一株树上嫁接着多个板栗品种,采收的时候也都掺杂在一起,严重影响了板栗的质量和效益。由于早熟板栗能暂时填补市场的空白,收购价格较高,利益驱使果农改接早熟板栗,致使现在燕山早丰在全县的栽培面积超过60%,导致早、中、晚品种结构不合理。

2.3 销售体系不健全,深加工技术落后

目前全县的板栗种植模式仍然以分散的个体户种植为主,销售也是分散销售,没有建立合作社,由于本地消费板栗数量少,所以大多还是依靠外地客商到产地购买或者本地收购商销往外地,价格比较被动,果农经济收入受影响。目前邢台的板栗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加工产品都属于板栗初、粗加工,以糖炒板栗、速冻板栗仁等为主,产品单调,链条短,附加值低。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技术支撑,推广标准化管理

积极推广板栗第3代整形修剪技术——“板栗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此项技术可以使树冠内外着生结果枝组,控制树冠外移速度,达到栗园持续高产稳产的目的。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大力推广板栗标准化生产,加大土肥水管理、改接换优、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实施与推广,实现全县板栗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2 加强示范引领,调优品种结构

根据新品种特性、全县地域条件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综合考虑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品种,引导和鼓励农户健康发展板栗产业,不盲目追风。一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园,引进燕山中、晚熟优良品种2~3个,观察引进品种在本地的表现,包括物候期、产量、品质等方面,择优再逐步扩大板栗优良品种的推广面积,调优品种结构。二是对本地优良品种进行选优、审定,建立优质苗木培育基地,适当地发展本地优良品种。

3.3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板栗产业发展

立足邢台县板栗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板栗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创新能力,将板栗种植、深加工和市场营销等环节逐步联系起来,支持本地龙头企业打造板栗产业品牌,挖掘板栗深加工市场潜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营销渠道,带动板栗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邢台县优良品种板栗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吃个板栗不容易
美术作品
北美海棠优良品种及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探究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种植食用玫瑰 亩产收入六千
邢台县实施移民后扶项目的实践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