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视域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20-03-02

理论建设 2020年2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吴 洁

(中共安庆市委党校,安徽 安庆2461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举行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1]在一次讲话中,总书记两次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调基层党建工作,可见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新时代党建工作要做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创新是必然路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更是重中之重。

一、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逻辑

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2]。新时代,通过创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而且能为党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牢固基础,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具有鲜明时代逻辑和重大现实意义。

(一)逻辑起点: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战略、大逻辑,构成了新时代我们党的总抓手、总纲领[3]。在“四个伟大”中,伟大梦想是目标,是前进方向,伟大工程是基础,是根本政治保证。没有这个根本保证,事业发展就会遇到挫折,目标就不可能达成。筑牢这个基础,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461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又是重中之重,是关键的关键。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的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才能巩固;只有每一个党员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取得巨大成功,民族复兴梦想才能早日实现;只有不断顺应时代变迁,结合党情国情变化,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

(二)逻辑必然: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的必然选择

政党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政党只有通过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方向、政治规矩等来凝聚、发动、号召全党,而且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调整,才能生存并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在过往的历史中书写了壮丽华章,交上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靠的就是用先进的思想为指引,用伟大的理想来凝聚,用科学的制度作保障。新时代推动基层党的建设,一是指导思想要“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二是理论武装要“新”,全体党员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逻辑中介:担当新时代使命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任务给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更全的要求。要适应这种要求,实现从“宽、松、软”向“严、紧、硬”的转变,创新就成了逻辑必然。随着时代变化,基层党建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党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一些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年龄老化,部分城市离退休党员管理呈现社会化、集中化趋势。要跟上时代节奏,就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加强党的基层建设,锻造一批强大、稳定的基层党组织和一支先进、纯洁的党员队伍。

(四)逻辑归宿: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路径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政党纲领、目标和任务而将相关资源有效组织起来的能力。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对党执政兴国具有重要影响[2]。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对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3]。提升组织力,创新是关键,要通过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用最新、最先进的理论武装党员;要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加强党员监督管理;要通过方式方法创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要通过理念创新,服务好群众、发展好群众。

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问题探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伟大的自我革命来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少数地方、少数单位,基层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慢半拍”钝态:党建工作跟不上形势

进入新时代,社会变化的速率明显加快,少数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跟不上形势,自然也就没了优势。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少数组织对社会变化处于一种麻木、茫然的状态,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党建工作。从调研情况看,有些单位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慢半拍”的状况。有的城市小区规模甚至超过了一个街道办事处的范畴,党建怎么搞?一幢高楼几十个各种性质的单位,几百名党员,党建工作怎么开展?农村党员高度分散,党建活动如何开展?农业合作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相对集中的这些党员如何开展活动?信息化时代,如何通过互联网等新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对外开放步伐日渐加快,派出机构党组织活动如何进行?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都需要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去解决,但少数地方还在沿用旧观念、老办法,党建工作成效可想而知。

(二)存在“锣齐鼓不齐”畸态:协调联动不一致

基层党建工作决不仅仅是某单位、某内设机构的事,如果缺乏协调联动机制,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现在的情况是,部分城市基层党组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不起来。以一个社区为例,除了其自身的党建工作外,移交或未移交的离退休党员怎么管,如何开展组织活动?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如何协调开展党建工作,如何形成党建合力?还有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聚”不起来,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和工作性质的差异性,导致集中活动很难开展。要建立起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除了创新,别无他途。

(三)存在“不知所措”窘态: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从调研结果看,党建工作人员兼职情况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甚至有些兼职人员连基本的党建业务工作都不够熟练,焉能创新。

三、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路径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处理好“接天线”和“接地气”的关系,处理好传承与创造的关系,处理好“打铁自身硬”与“协调联动”的关系,处理好抓党建与抓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关系。基层党建创新在处理好上述关系的基础上,必须对标对表2019 年3 月中央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高标准贯彻、全方位落实、严要求推进。

(一)夯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定盘星

要创新发展基层党建工作,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强化领导,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好“一把手”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引领基层党建始终走在正确轨道上。二要面对新形势,理出新任务,确保基层党组织把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当前关键是要督促基层党组织做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工作。三是结合实际找出基层党建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各级党委(党组)要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扩大先进,提升中间,整顿后进。比如,当前重点是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下功夫解决基层党建考核过多、过度留痕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二)体制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能量源

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党本身的治理必须走在前面。因此基层党建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清除一切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障碍,构建一套完善的、科学的机制。一是必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4]。通过领导协调机制的构建,着力破解国有企业、高校领域党对基层领导的“中梗阻”等问题,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在实处。二是创新组织设置机制,确保党组织全覆盖。进一步提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及农村现代经济体的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理顺各级党组织之间的隶属关系,克服管理交叉弊端;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强化流动党员管理;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工作机制,确保“三会一课”等组织活动能高效开展。三是创新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保障力度。通过稳定、持续的经费保障,着力解决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参差不齐、基层组织经费保障不到位、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及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四是创新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机制,要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等最新党内法规要求,把党员的日常教育、监督、管理等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三)方式方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助推器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用不好,这是当前少数单位基层党建工作推进的一大障碍,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创新。一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平台。结合地域特色,挖掘先进典型,构建“千名党建指导员下千村”“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民心零距离工程”“局长驻点工作室”“双结双促”等载体平台,让组织建起来、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典型树起来、责任扛起来,有力助推了所在地基层党建工作。二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为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基层党建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出新,通过“党建+”“互联网+”等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宣教方式。基层党组织肩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其中,宣传群众处在基础环节,基层党组织必须创新宣教方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如利用手机APP、宣传栏;走进厂房、村(社区)、田间地头,送教上门;通过创新讲授方式,以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调动群众的学习热情,让受众听得进、听得懂。多管齐下,确保党的理论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5]。

(四)队伍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动力源

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基础和关键。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必须突出一个“新”字,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一是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根据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开展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法规等,强化理论“新”武装,注重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二是做好基层党务工作者选拔、培养等工作,真正把热爱党的基层工作的“新”人挑选进来,并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把队伍稳下来、素质提上去、业务精起来。三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培养党的事业“新”接班人,真正把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先进分子发展到党的队伍里来,确保党的事业能够薪火相传。四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锻造基层党组织“新”风气,展现基层党务工作者“新”形象,通过“朗朗乾坤海晏河清”的党内政治生态构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展现新面貌。

四、结束语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基层党的建设是基础和关键,创新则是推进基层党建的活力源泉,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创新。重视基层党建创新,必须以《党章》为准则,加以正确的引领,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基本遵循,防止偏离方向和形式主义;重视基层党建创新,必须充分肯定基层的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基层大胆闯、勇敢试;重视基层党建创新,必须及时总结推广可复制的创新经验,让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重视基层党建创新,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决不能热一阵、冷一阵。基层党建是最鲜活的实践,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持续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就一定会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