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2020-02-28侯雯静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柔性教学管理管理

■侯雯静

(西安石油大学)

在当前的多数高校中,基本都是采用刚性教学管理的策略,重视外在规范,对行动方向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知识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需要找到一种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将柔性管理应用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1 柔性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特点体现

1.1 灵活性

柔性管理的首要特点就是灵活性。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能够保障师生之间的正常沟通和交流,保证言行举止得当,同时也更加关注纪律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让纪律更加人性化。学生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优质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1.2 人性化

柔性管理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人性化。在传统教学管理中,采用“科学”的刚性管理方式,是从上而下开展地规范,严重制约了师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性化管理中需要充分意识到学生中间存在的差异性特征,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潜力。同时,在人性化的原则下将学生作为主体,认可教师的主导作用。

1.3 多元化

多元化也是柔性管理的另外一个特点。首先表现为主体的多元化。充分统筹和兼顾学生以及教师和学习的各个内容,做到统筹兼顾,并且坚持“以人为本”,对教学管理中相关的要素进行统筹和协调。其次是促进多元化教学互动的实现。在师生之间,要做好充分互动。最后多元化的知识传递方式,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双向循环知识交流的模式,加强学生互动,并且教师要做到知识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从而构建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教学管理过程。

2 高校教学管理应用柔性管理的价值

2.1 高校现状急需要柔性管理

在当前的很多高校中,都没有建立系统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并且高校管理更加重视教学规律,重视和其他学校的同步,没有充分关注高校自身的特点,在学校教师的岗位设置和一些机构设置中,都和行政单位十分类似。这就使得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实质性推动管理格局,并且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这是在领导体制以及教职工管理中。并且在当前高校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经费和师资力量都十分紧张,柔性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整合和优化学校中的各个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实力。

2.2 更加符合文化市场需求

高校教育将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的目标,因此高校教育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的课题。在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产业以及公益性文化事业都是重要的思路,在其引导下,要求教育文化和服务等等都不断向各个教育领域进行深入,比如在教育改革中和文化体制衔接,做好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充分衔接等等,都能够使用柔性管理帮助实现。

2.3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柔性管理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师资队伍素质建设都是重要的问题,一些因素也都能够造成师资素质低,首先是教师的学科专业创新能力不足。在当前知识快速更新的背景下,一些教师的研究和掌握也都是在浅层阶段中,并且缺乏专门的优秀的人才。其次,一些教师的学历比较低,很多院校的师资都是本校留校毕业生。因此,在高校管理中,急需要使用实施柔性管理模式,形成一支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3 柔性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在当前的高校中,教学管理面临的是教师和学生,加强管理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能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政策等等都需要和以上要求相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这样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动力。另外,要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可以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3.2 设置柔性的激励管理机制

在高等院校中,柔性激励的制定需要能够在教师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下设置有效的激励考评方式,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个,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科学的激励机制需要充分考核教师的业务水品,加强教师改革,实现有效的岗位津贴分配,从而让教师能够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思考,主动进行创新。因此,在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中,要不断促进教师专业课程优化,构建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并且采用各种方式转变学生的观念,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培养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3 构建高校教学柔性互动模式

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主要是能够让学生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保护人的尊严。而刚性管理则是将“物”作为前提的。在高校管理中,是主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因此柔性管理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坚持以德服人,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和优化人们的行为。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更加大众化和普遍化,必须形成完善的柔性互动模式。首先,要形成柔性化对话的模式。师生之间要在相互平等以及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对话模式,加强心灵沟通。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拥有的独立话语权,并且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基本目标。第二,要保证自主化的提问方式。在教学中,提问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和“思想家”。最后,要设置多元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使用真实思想去评价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有效地行使发言权,并且展现出自主意识,让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在学习时的主观感受,从而实现柔性管理。教师评价需要充分结合学生评价,才能够对教学过程不断优化,全面评价和认识教学管理。

3.4 强化学生行为自我管理

在柔性管理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采用柔和态度,加强学生自我行为管理,并且让学生在自身心理特点下进行认知。高等教育过程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接受的教育以及他们的学习经历都会成为以后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学管理者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识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掌握他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一些高校学生存在着心理发展问题,难以和社会形成有效关系,他们虽然十分希望能够了解社会,但是也对社会充分了认知的恐惧。在情感发展上,学生主体意识很强,希望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个性,获得独立决定权,同时也希望获得公平的话语权。同时,高校阶段的学生思维敏锐多变,十分可能在刺激下出现偏激的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这个阶段中出现的心理变化,有效开展心辅导课,并且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使用温柔的语言去关爱和引导学生,从心灵上呵护他们,解决学生的学业困难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积极地区面对生活,让学生摆脱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保证平等的地位关系中形成良好的学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实现柔性教学管理。

3.5 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资源并非只是教学中的文本资源,同时也包含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教学思维以及学生的学习思维。首先,要不断强化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这也是开展教学管理的根本,直接决定了教学管理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身人格魅力,营造特色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建设,这也使保障柔性教学管理的基础。在各个教育环节的背后,都必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等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和保障,这样才能够在充分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保证柔性化管理能够落到实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注意到教师的期待的眼神,这对于学生来讲都是很大的鼓励,并且有效地进行了柔性管理渗透。另外,要不断促进文本资源管理的创新,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对话,采用柔性管理对话方式,促进交流和沟通,建立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够掌握柔性文本的概念和内涵,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心灵之间的有效触动,保证教学内容既原资源于文本,并且能够高于文本。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顺应了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并且在“人性化”“灵活性”“多元化”的基础下,能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能够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流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水平,达到刚柔并济管理的效果。

猜你喜欢

柔性教学管理管理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