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2020-02-28■李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政府部门使用者

■李 沅

(西安财经大学)

引 言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情况尚处于发展阶段,尽管2015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78号令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由于政府会计自身的特殊性,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仅要考虑到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程度、成熟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所以,完善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当前,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世界各国所遇到的问题是存在一致性的。因此,研究有关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对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概述、进程及其意义

1.1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概述

在如今社会中,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于政府财务报表的关注度日益渐涨。政府会计报表成为连接政府与社会公众的纽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是指政府依照既定的法定准则、以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将政府的财务收支、运营情况和对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等相关的财务信息,向社会有关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披露的行为。

1.2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进程

我国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历程中先后有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保密阶段、部分公开阶段、预算公开阶段和透明化阶段(预计在2020年实现)。自新中国成立到千禧年(2000年)之间人民政府将我国的财务信息当作国家机密通常不对外公开,仅供政府内部运用。2007年4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和行政单位管理和使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预算、决算、收支等各项专项资金。2016年5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的电话会议上指出:政府的信息“深闺”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要树立“开放是常规,非开放是例外”的意识,突破“非开放是常态,开放是烦恼”的旧思维。随后在国务院颁布《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到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是重中之重,而且必须得到有效执行,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2014年底,国务院批准了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我国正式宣布开启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根据财政部改革方案,到 2020 年前,争取各级政府部门都对于财务报告予以编制,并经审计部门报备人民代表大会备案后,对社会公众公开,体现财政信息公开、透明的思想。

1.3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意义

1.3.1 是评价政府政绩的重要手段

与企业财务报表不同,政府的财务报告信息主要反映一定期间的政府政策执行能力以及社会公众对其政策的认可程度。但这个认可程度也需要一定的衡量标准,所以,披露财务信息不仅对人民对于政府政绩评价所必要的价值参考计量。也对政府财政透明度、推进政府工作的建设和坚持国家反腐倡廉的工作都具有难以比拟的重要意义。

1.3.2 是满足民众知情权的要求

在宏观经济背景条件下,国家的财政收支规模在逐渐扩大,GDP虽呈上升趋势,但增长率逐年下降。对于政府财务信息使用者而言,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资金用途等财务信息会对使用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知情权是我国公民作为民事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因而,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应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良好的公众监督也可以提高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2 我国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方面

目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公布方面没有具体的政策。政府虽然在预算和决算的报告中对一些数据进行简单的说明,但是形式单一、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缺少规范性,且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上级下级之间没有具体的核算连接,舞弊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新行的《预算法》虽然提出了对于政府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进行双向核算,但并没有对于预算的依据进行标准化,这样造成了财政预算的编制缺乏依据,也造成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高,贪污腐败等浪费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

2.2 质量方面

企业财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谨慎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与企业的信息质量要求相比,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应考虑到我国部分财务信息需要保密处理、许多经济内容无法披露的实际情况,因此,对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应遵循一定的保密性原则。如一些政府担保的国际债券、社保金的未来预计负债和国债的还本付息等,并没有在信息中予以披露。政府职能部门对于资金的投资和管理以及国企央企的资产产权的收益构成等尚不明确,并没有在政府的财务工作报告中进行披露。所以,有关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从取证。在国家国际贸易日渐频繁的今天,我国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已经不仅仅限于国内,与我们国家签订经济业务往来、购买我国国际债券的国家及外资企业都对我们国家政府出具的财务报告存在利益的牵连。

2.3 审计监督方面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定位是政府跨层次信息充分披露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政府会计所披露的信息具有可靠性的原则,但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披露的监督环节尚且薄弱。只是由人大常委会以及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把关。并没有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予以监督也没有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监督。所以,其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可靠性都得不到保证。再者,社会公众对于财务报告当中所具有的疑惑和问题,没有相应的渠道可以去解决和关注,这样就造成了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纽带的缠绕,不利于政府进一步开展工作和发现弥补不足;也不能发挥公民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作用,这进一步阻碍了政府财务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完善。

2.4 披露范围方面

因为政府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税收,而且政府部门属于非营利性部门,与企业不同的是,政府部门不用重点核算收入和成本等科目,而重点对于预算和支出进行核算,所以政府会计更多侧重于对资产和公共资源使用情况的反映。根据现在政府部门公布的一些会计信息来看,政府只对于显性债务方面进行一部分的披露,各级政府部门公布的债务信息规模和内容点不尽相同,只是公布总体金额,没有具体资产负债的构成内容,国家也没有对披露的内容及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无法对资产和债务的形成、具体的项目、偿债资金来源、公共资源建设资金支出等情况进行披露。由于对于财务信息的了解不全面,导致信息使用者对于主体的了解不全面不透彻,使得内外投资者对于未来情况的判断失误,进而影响未来的决策。

3 改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建议

3.1 健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健全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保证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因而,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来约束和指导财务信息披露的管理,包括资金来源、操作、监督、披露、社会评价等。由于我国这一系列制度规范目前处于不完善状态,这就导致政府的管理部门对于财务信息披露的不重视、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关于财务信息披露的管理较为混乱。所以,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针对中央政府、省级和地方的财务信息进行规范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地方政府的举债权限以及范围进行规范,来防止财务管理混乱所带来的受贿以及贪污腐败等问题。将各级政府的财务信息进行公开有利于让一些存在避重就轻、对于社会关注的事情选择性去解释等钻空子的行为降到最低。在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可以对财务报告的制度进行规范化,在以前原有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些原始数据和历史报表等。把政府的财务信息及时的、全面的、可靠的向政府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同时,对于那些伪造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加大力度的惩处,深究其刑事责任,依法执法,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统一性等提供可靠依据,将一个立体的政府展现在公众的眼前。

3.2 提高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

3.2.1 加强会计人员的意识水平和专业素养

对于政府财务部门而言,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尤为紧要,首先是对其所做工作的保密,再者是保证输入会计系统的信息真实可靠。所以,政府部门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尤其现在的税收制度等变革频繁,更加需要高水平的执业人员对于会计信息进行全面的统筹,来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等财务信息质量要求。

3.2.2 拓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途径

目前,我国披露政府财务信息多通过新闻报纸等形式,对于一个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国家,现阶段的财务信息披露显然不再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政府财政信息的关注度。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利用大众传媒、微博、微信等在应用软件上设立公众账号发布内容的形式来传播财务信息,并保证其可以及时地、准确无误的将政府想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到受众目标——信息使用者的手中,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架起一座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最短无阻碍沟通纽带。

3.3 加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审计监督

政府应从内部和外部加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审计监督。对内,政府工作部门应加大自身监管力度,设立审计机构对财务信息的合理性、可靠性进行审计核查,具体就政府的年度财务信息披露报告进行审计,避免内部管理疏漏,且审计机构应该独立于财政体制外不受其约束,以保持其独立性。对外,政府工作部门可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政府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报告意见。但其中牵扯一些国家机密性文件等不应对外披露的信息,应进行保密处理。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的评估信息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反腐倡廉的建设。

3.4 拓展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内容

由于政府财务会计核算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其核算的重点在于预算资金的审批、使用和结余。所以,对于应披露的政府财务信息,也不应只披露与过去发生事项有关的经济业务,也要包含政府部门对于下一年的工作预算,即对可预见的下一年度即将发生或在规划之内将要执行的业务(此类业务应具有将要发生的依据,以此来防止政府部门出现的舞弊现象)进行会计预算;对政府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财务预支以及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和机遇等进行合理的预估(例如,我国近几年来愈发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对环保型企业实行减税减费、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征收环保税和企业污染设备弃置费用,这些财政收入的增加相应的用于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进行合理的配比问题),以便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化解,在财务报表的披露中予以呈现。

结 语

作为政府机构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引导社会公众对其工作进行监督,不怕人民群众的质疑和提问,对问题进行改正、对提问答疑解惑、鼓励群众把“坏老鼠”暴露在政治形势中。我国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尚不成熟,增加财政透明度,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财务信息使用的需求等,是政府对财务信息披露优化和改革的动力,也进一步说明了政府以开放的政府事务建设“阳光政府”的决心。当然,作为新时期的社会公众,我们应该对政府部门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各个方面,这有利于提高我国政府部门财务信息的质量。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政府部门使用者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关于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宁波民生e点通:网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双线桥梁”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抓拍神器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