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力资源激励的角度分析乡镇组织执行力度

2020-02-28孙爱芳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执行力乡镇

■孙爱芳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集义庄乡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乡镇组织的工作,如果缺乏战略指导,那么其执行力必须存在问题、工作效果难以实现。人力资源激励制度,是基于人为对象的激励制度。对于由各部门、各职员构成的乡镇组织而言,合理制定、完善其人力资源激励制度,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相关乡镇组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其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奉献自己,建设当地。除此之外,合理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能够规范乡镇组织工作人员高效推进自己的工作,从而促进部门、整个乡镇组织工作效率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促进乡镇组织执行力度的提升,创设价值。因此,文章中,首先对激励和执行力有关的定义与价值展开详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调查,明确目前乡镇组织执行力度有关的问题以及实际情况。最后,从人力资源激励制度出发,完善乡镇组织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从而来助力乡镇组织执行力的提升。

1 相关概念分析

1.1 激励的定义和价值

激励,是指组织的管理者,灵活应用多样的管理方式,对组织管理人员、组织内部各个组织结构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激励,以满足组织的需要,激发其行动动力,促使其向着理想方向、目标方向前进的制度。一般情况下,要想实施激励的价值,必须要综合需求、动机、刺激因素、行为这思想要素,如果缺了其中一项,那么就无法保障激励措施的价值以及效果。以食物为例,一个人在未吃早饭、低血糖的情况下,接下来要面临其他的工作事项时,内心有了吃早饭的需求,产生吃早饭的行为动机,如果此时其他人给了这个人一些吃的食物,填饱肚子,那么这个人也就会对其产生感激之情,在接下来的日子,会采取一些行为来回报这个赠予早饭的人。将其引用在组织中,如果组织及时发现组织人员的需求以及动机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满足其需求,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那么对于组织人员而言,能够进一步增添其对组织的黏性,在后期的工作中尽心尽力的投入。

1.2 乡镇组织执行力的定义和价值

乡镇组织执行力是指乡镇组织内部所存在的内在力量,这一内在力量是乡镇组织能够高效的执行乡镇组织各项政策、决策、法令等内容,落实制度,完成乡镇组织日常工作和工作目标的保障。一个具备高度执行力的乡镇组织,必然具备严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同时拥有着十足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还需要能够有效理解各项工作、政策的内涵以及价值,从而严谨的开展日常工作,落实各项政策、制度相关内容,切实的将工作落在实地。从价值上来看,乡镇组织的执行力,是乡镇组织存在的重要价值与体现。乡镇组织执行力体现在各项工作、政策、法令落实的情况,可以说乡镇组织的所有工作都是需要执行力作为依托的,如果执行不到位,执行力不足,那么乡镇组织存在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作为地方单位,乡镇组织务必要充分提升其自身的执行力。

2 乡镇组织执行力度现状

当前,正处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阶段,乡镇组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乡镇的建设方面,其执行力情况也体现在以下几点。具体来讲:第一,乡镇组织致力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以及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解放思想,有策略的开展多元化的工作方式,促进乡镇组织各个党员干部对于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的内涵、本质以及要求的充分了解,以此来规范乡镇组织各个党员干部的思想、精神以及日常行动,在此基础上,利用、结合科学发展观来处理日常的工作,解决与科学发展观相悖、有冲突的各种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乡镇组织科学发展观工作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切实的提升乡镇组织工作的科学性。在这一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结合群众意见、评议、监督、评判等各项内容来有效开展科学发展观理论下的乡镇组织工作。第二,加强乡镇组织领导班子、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村级班子的队伍建设,从基层干部的知识、专业以及年龄结构等多个方面逐渐优化,同时,还包含了储备人才干部队伍的建设。第三,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改革,包括干事人事制度、干部培训体系以及人才管理、引进等方面的改革工作,不断的提高乡镇组织的人才水平,建设基层组织队伍。

从乡镇组织主要面向的群体来看,多为乡镇人民群众以及基层干部,我国由于教育发展的原因,乡镇人民群众以及基层干部中存在一部分文化程度不足,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如团委书记工作的面向群体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青少年、团员等,基层文化站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乡镇群众宣传时政和政策,组织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如舞蹈比赛,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相关的培训、讲座等,如基层文化管理员培训,组织乡镇群众开展一些读书活动等。而基于乡镇组织的工作,观察其执行力问题,发现其各项政策、制度以及活动的落实存在不足,如机械执行政策方针,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整体的现状来看,乡镇组织的执行力度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3 人力资源激励的角度提升乡镇组织执行力度路径探索

3.1 科学组织战略,助力执行力实现

执行力度不足的乡镇组织,再好的战略指导方针以及计划也无法有效落实各项政策方针、制度以及活动等,甚至长期不解决执行力的情况下,将会影响乡镇组织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形成僵化的工作方式。相反,一个具备高度执行力的乡镇组织,但是,没有正确的组织战略规划,那么其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由此可见,组织战略和执行力是乡镇组织落实各项工作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二者缺一不可。作为乡镇组织,必须要明确自身的战略,从而来引导自身工作前进的方向,做正确的事,开展正确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度的执行力,提升乡镇组织的工作效率。

3.2 坚持岗位匹配,促进执行力提升

乡镇组织执行力是需要人去实现和提升的,有一个执行力高的干部团队,那么乡镇组织的工作效率必然将有效提升。而执行力高的乡镇组织工作队伍的建设,则需要坚持岗位匹配的原则。即首先,乡镇组织需要坚持“以老带新”,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老人对新人的帮助,让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同时,乡镇组织需要定期举办一些培训活动。如乡镇组织中有一批中年以上的员工,这些员工对于计算机相当不熟练,在办公化改革的背景下,计算机的使用是存在问题的,乡镇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计算机培训活动,帮助员工提升计算机办公能力。其次,作为乡镇组织的领导者,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知人善任,着眼于人才的长处,引导其在乡镇组织日常工作来逐步发挥长处,从而提高干部人员的执行力,从而来提升整体的执行力。最后,乡镇组织是一个大的群体,在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不要以“完美”来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而是需要从各个工作人员中找出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从而结合各自的长处来共同完成乡镇组织的工作,建立团队协作力强的高执行力的乡镇组织工作队伍。

3.3 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执行力落地

3.3.1 因人而异

在乡镇组织有着完善的薪资福利制度的基础上,乡镇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党委有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基层干部工作人员,加强与基层干部的沟通,尤其是针对对基层干部的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做深入的挖掘,切实了解到基层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从而来组织帮助解决其生活、工作上的问题,增加基层干部对乡镇政府、党以及国家的黏性,从而扎根于工作中,在工作岗位发光发热。

3.3.2 积极引导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乡镇组织还需要做好日常的引导工作,从而才能让其将激励后的工作行为转变为日常工作行为,从而深入到乡镇组织的工作当中。因此,乡镇组织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需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

3.3.3 适时适度

激励措施不是随时有效的,需要考虑到度和时机。激励措施运用不当,不仅会影响激励措施的效果,可能还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过度的激励措施,包括奖励与惩罚,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能激发、督促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的可能性。因此,在采取激励措施时,需要把握好度以及要选择最佳的时机。

3.3.4 坚持公平化

乡镇组织是我国践行国家政策、致力于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机构,其必须要保障内部管理机制的公平公正,这是当下人民群众、国家的要求。作为人才激励的制度,必须要坚持公平化的特征,才能保障激励措施的受益方的效益,才能促使乡镇组织内部结构的公平公正,有效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促使乡镇组织基层工作人员的奋发向上,从而来促进整体执行力的提升。

结 论

乡镇组织的执行力,决定了乡镇组织的工作效率。一个低效执行力的乡镇组织,其内部员工积极性必然深受打击,而且,乡镇组织的工作也不能有效落实,这不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的。因此,乡镇组织必须要致力于执行力提升的工作,从人力资源激励的角度来讲,需要从组织战略、岗位匹配以及激励机制三个角度,来完善乡镇组织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与体系,从而真正助力乡镇组织的执行力提升。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执行力乡镇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