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防控

2020-02-28郭锦荣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7期
关键词:股利周转率筹资

◎郭锦荣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友谊农场)

一、农业企业财务风险因素

1.筹资风险。

筹资管理的起点是筹资规模的预测,然后是筹资渠道和方式的选择。选择筹资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与资本结构的问题,所有企业在筹资时应使用筹资成本最低、资本结构最优的方案降低筹资风险。近年来,农业企业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我国农业企业仍然属于弱质企业,大多规模小、地处乡镇,间接筹资困难,达不到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筹资的条件。筹资渠道狭窄,主要渠道是银行,但由于农业企业有经营季节性特点,银行借款频率高、数额小、手续烦琐、成本高,再加之没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一旦资金安排不当,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

2.投资风险。

农业企业通过筹资取得资金后便进行投资,获取收益。投资风险是农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投资风险来源于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是指企业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投资,对外投资主要是指对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投资。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投资,都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预估,确定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预期收益,降低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一般用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以及投资回报率这几项指标衡量。通过分析相关指标,可以了解投资的投入产出情况,判断投资策略是否合理,一般认为指标比率越大,投资风险越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农产品及其衍生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国外高质量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越来越大。对于我国农业企业来说,投资决策不能只限于对投资项目本身进行分析,应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综合考虑自身的运营条件,整合农业生产产业链情况。我国很多农业企业为了获利,倾向多元化经营,投资不熟悉的行业,面临很大的投资风险。

3.营运资金风险。

农业企业通过原材料转化成农产品,农产品销售转化成结算资金,结算资金转化成货币资金这样一个过程获利。原材料能否及时转换成结算资金,结算资金能否及时转化成货币资金,直接影响着营运资金的周转,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一般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衡量营运资金风险。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原材料转换成结算资金的速度;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结算资金转换成货币资金的速度。一般认为周转率越高,资产的利用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营运资金风险越低。

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由于企业收益分配不合理而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稳定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股利分配政策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收益分配风险;企业做出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什么方式发放股利、何时发放股利的各项决策都面临着风险。留存收益过大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但会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股利分配过多,有利于提高企业声誉,但会影响企业扩大规模。股利分配政策包括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盈利情况、发展策略等选择适合的股利分配政策,降低收益分配风险。

二、农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提高了农业企业风险认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要正确预测、衡量我国农业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进行适当的控制、防范和管理,从而才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农业企业应该增强风险和危机知识教育的力度,定期开展财务管理,财务风险方面的培训和讲座活动,进而促使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众多风险,以此强化树立了员工的风险意识。第一,员工思想上要时刻有预防危机的意识,有效降低风险性,特别是需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第二,在培训教育中,全面提高员工应对风险的能力。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能够让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提高。农业企业为有效预防并化解财务经营风险,必须要在内部控制的制度上下功夫,主要应该体现在以资金为核心的基础上,进而增强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制度的有效落实和财务风险的防范。一是要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并对农业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二是要健全内部监管机制的有效建立。严格授权审批制度,确定好每一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好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工作,进而确保能落实好内部监管制度。三是要内部报告制度的有效建立,先要让内部审计制度得到完善,进而保证内部控制中的每一项活动都能够符合规定。四是要危机处理应急预案的有效建立。当农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作为管理的工作人员就需要依据预案进行调查,评价和整改的处理,从而让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2.培育农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其盈利能力。

农业企业不断追加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目的就是让企业研发的能力得到整体性增强。而一个农业企业,其主要的竞争就是技术,所以必须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农业企业在发挥研发力量的过程中可应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和产,学、研、用机构的合作,进而全面提高科研技术能力,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并切实让新型技术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改造,整体实现产业的结构调整。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推动其实现规模化的发展。要想让规模化发展之路更加顺畅,需要让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而农业企业要想一改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应该不断培育农业龙头型企业,利用多种方式,包括投资和股权置换等,以此形成农业集团,从而充分发挥出集团的品牌优势,营销优势以及生产优势,进一步强化了核心的竞争力。品牌建设的有效建设,可切实提高实际的管理能力。品牌不仅是产品识别的符号,而且还是信用与信誉的象征。对于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的增强,一定要把农产品质量提高作为立足点,并用高效管理水平作为整体的支撑,最终利用品牌建设促使农产品在消费者中形成优秀的品牌。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农业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方向。但是在当前很多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风险问题,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结合进一步实践分析,本文总结了农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办法,希望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推动农业企业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股利周转率筹资
Q集团营运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政策探讨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应收账款的优化管理
试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大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双汇发展的股利分配政策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