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透视出的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2020-02-28李乔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养初中生家庭

◎李乔平

(作者单位:白银市第六中学)

线上教学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其突破物理空间限制的优势显而易见,学生在线上的独立学习,对于培育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也具有积极意义。多年来,本人也一直担任初中学龄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颇感初中生家庭教育问题的棘手,尤其是农村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手段简单、资源不足。农村父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却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教育的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本文针对线上授课存在问题,特别是线上授课引发出的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剖析并尽力探索解决途径,帮助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走出误区,解决家校矛盾,促进农村初中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自身文化素养基本偏低。

数据显示,在广大农村,农村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的占据了总人数的70%以上。家长的文化素质如何与家庭教育的质量高低有着直接关系。由于自身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动力不强,一般不懂得遵照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家庭教育。另外,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理念主要来自于父辈与自己的经验。父辈的教育经验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并不适应当前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更不重视对初中生子女的青春期性教育。

2.家长教育理念缺失。

农村初中生的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表现在发展观、亲子观和教养观三个层面。在发展观层面上,一些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只注重结果。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单纯用分数衡量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发展缺乏全面认识。在亲子观层面上,许多家长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把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养动机往往传统与保守的;在教养观层面上,一些家长认为父母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养大,孩子小时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就变好,还有的家长认为“家长管养,学校管教”。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错误的教育观会影响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3.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教养态度与家庭教养行为存在偏差,许多农村初中生的家长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盼望着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出人头地,当孩子不听话或发展不尽如人意时,他们就会心灰意冷,不愿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而是动辄大喊大叫,令孩子不知所措。身教重于言教,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学会了以粗对粗,顶撇家长和老师;父亲与母亲管教不统一;父母单方承担管教责任;教育责任全托祖辈承担;另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教不一体等现象也会造成孩子的无所透从或盲从一方,使他不能正碗地分析和判断事物。

二、农村家庭教育理念的根植与教育现状的转变

1.家长教育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提升家庭教育质量、首先应从提高家长的素质开始。各地初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学校实际情况,为农村学生家长要开办家长学校,在农闲时间成立文化补习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定期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举办农村家庭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具体辅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应自觉参加“家长学校”的文化补习和教育专业培训,订购家教报刊,鼓励农村家长及时、随时利用网络、手机进行线上读书活动。培养农村学生家长自己捧起书本读书习惯,定期举行家长读书心得竞赛等活动。身数重于言教,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勤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榜样,与孩子一起成长,想方设法营造家庭学习的氛围。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体育、家庭美育和家庭劳动教育,这几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首先,教育根植于爱。要培养个性健全的、思想鲜活的青少年,培育者就应该全心全意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包容他们的幼稚,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沃土;其次,父母要把对孩子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到首位。通过培养社会成员(尤其从学生时期开始)健全的人格与完善的道德,来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再次,家长要有科学的教养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家长要做到教养结合,及时纠正,否则会使孩子形成“恶习”,要认识到树大并非自然直,孩子要成为栋梁之材,家长必须随时关注成长中的问题,合理地教育和引导。另外,家长还要认识到教育孩子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家长的职责,每一位家长要在养育孩子的同时,自觉承担起教育责任,并主动与学校配合。

3.掌握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效果与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密切相关。每一位农村初中生的家长都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实践中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理解、尊重并善于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引导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其合理需要,同时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从而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在求知方面,要鼓励孩子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不断探求新知;在品德修养方面,应要求孩子自觉按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慎独的境界。

作为父母,应善于主动地同学校沟通联系,家长应努力成为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中间协调人”。同时,学校要积极地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的教育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让孩子成为“留守少年”。父母双方还要经常性地讨论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教育立场、观点应一致起来。

因此,家长应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配合学校和周边对孩子进行教育和保护。家长可通过电话、书信、家长联络卡以及访校等多种形式,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特别是要经常主动地和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工作。家长也应及时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从而使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

教养初中生家庭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家庭“煮”夫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恋练有词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