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规范化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探讨

2020-02-28赵晓梅张瑞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患侧偏瘫脑梗死

赵晓梅,张瑞玲

(吕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西 吕梁)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60%-80%的患者常常遗留于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15%患者生活丧失自理能力,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致使早期给予康复锻炼,可改善偏瘫症状,从而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1]。本研究探究早期规范化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病例,患者经头颅MRI、CT检查示:脑梗死,且存在一侧肢体瘫痪,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高血压3级极高危、精神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31例;年龄34-81岁,平均(52.64±6.44)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34例,初中15例,高中及以上12例;病程1-7d,平均(2.28±0.32)d。观察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36-85岁,平均(54.28±6.92)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32例,初中13例,高中及以上16例;病程1-6d,平均(2.19±0.41)d。对比两组患者以上情况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待生命体征平稳1周后,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待则生命体征稳定48h开始,采取早期规范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良肢位摆放

①仰卧位:将一软枕放于患侧上肢的肩下,且高度与健侧平行,将上肢固定在枕头上,并和躯干呈90°或大于90°,肘关节和腕关节向前伸直,五指分开伸展,并将掌心朝上放置;患臀至大腿外下侧放置楔形枕头,防止下肢外旋;膝关节垫起微屈并向内;踝处中立位,即足尖向上。②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平伸,放在胸前的枕头上,和躯干呈90°-130°,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枕头上,避免腕及手悬空;髋、膝关节自然弯曲,放在身前似踏出一步远的枕头上,踝关节尽量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足悬空[2]。③患侧卧位:患侧肩向前平伸,患侧上肢和躯干呈80°-90°,在床边放置一个小台子,使患者的肘关节尽最大限度向前伸展,五指分开并将掌心朝上放置;患侧髋部伸展,膝微屈。

1.2.2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情况从被动活动开始,锻炼患肢关节的活动度,锻炼的幅度由小到大,关节的顺序为从大到小,以免发生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前臂旋后、肩外展、背屈踝关节、伸展指关节等训练,每次锻炼的时间为30min,1d锻炼2次。锻炼的难度逐渐增大,向坐位平衡、站立及行走训练过渡,每次锻炼的时间为30min,每天锻炼2次。①床上卧位活动:两手握拳,将手臂和下肢进行屈伸和抬起放下的动作,且交替进行;②床上半卧位活动:指导患者借助床档进行做起锻炼,在床上进行相应的锻炼,同时做抗阻力练习,可进行上下肢撑床动作;③床下半卧位活动:从床上坐起来并借助外界的力量移到椅子上做提腿动作和原地踏步动作[3];④站立运动:从坐位借助床架或者是椅子的靠背来练习站立动作,并将一腿抬起停留片刻,之后再换提起另一腿进行练习;⑤步行练习:短时间地扶床或是桌子行走,逐渐过渡到摆脱辅助物行走;⑥日常行为锻炼:指导患者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并进行洗漱,若患者开始不能自己做,可协助其完成并逐渐过渡到自己去做,可锻炼患者多进行摘菜、串纸帘的动作[4]。

1.2.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指的是患者个人卫生的完成、洗澡、进食、穿脱衣服、如厕、步行等。在指导患者进行训练时应根据患者全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锻炼方式及器具,多鼓励患者,在必要时可帮助患者逐渐完成,让患者能够借助外力完成,并逐渐能独立完成,使其有成就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评价日常生活能力

以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主要包括进食、修饰、大便、小便、如厕、床椅移位、平地行走、穿衣、上下楼、洗澡共10项,每项10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3.2 护理满意度

采用Likert3级评分法,自设护士满意度问卷,患者出院前3d发放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的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14.0,评分情况记为计量资料,并使用(s)表示,用t检验,满意情况记为计数资料,并使用(%)表示,用χ2检验,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未进行护理时两组患者的得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得分均升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得分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比较[s),分]

images/BZ_295_201_445_1208_504.png观察组(n=61) 39.28±5.61 76.12±7.41 28.32 0.00对照组(n=61) 38.48±5.05 70.26±8.15 22.88 0.00 t 0.72 3.78 P 0.47 0.00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得出,观察组非常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不满意的例数仅为2例,满意度达到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由脑部缺血缺氧,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所引起,造成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5],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或部分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更高,说明通过早期规范化综合护理干预利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从而加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研究表明[6],借助脑部可塑性原理,早期康复锻炼可部分逆转相关功能损害,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也有学者研究,待病情平稳48h后,早期康复治疗可修复患者神经的损伤,改善神经、肢体功能[7,8],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患侧偏瘫脑梗死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