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服慢性伤口I号方对慢性伤口创面GM-CSF水平的影响

2020-02-28毕节市中医院骨伤科贵州毕节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肉芽创面血小板

(毕节市中医院骨伤科,贵州 毕节)

陈晓

0 引言

关于慢性伤口的定义目前无共识和定论。主要指愈合时间较长,不能自行愈合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帮助伤口愈合。其导致慢性伤口难愈合的主要原因为伤口部位供血较差[1],以及感染、营养较差等因素影响。同时慢性伤口治疗较为困难,目前主要采用生长因子或细胞治疗促进创面修复,但治疗费用昂贵,且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完全取代其他治疗方法。因此为进一步探索挖掘中医治疗慢性伤口的优势,本研究旨在通过慢性伤口I号方治疗慢性伤口的临床研究,以观察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变化情况来评估其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出一种疗效优良、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慢性伤口带来新的思路。

1 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 年1月本院骨伤科住院患者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8-80 岁。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溃疡创面,经常规治疗后1个月以上创面未愈合者。

1.3 纳入标准

(1)所有伤口,经常规处理后,超过1个月不能愈合的患者;(2)压疮,经常规换药后超过1个月不能愈合者;(3)诊断为静脉性溃疡、动脉型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经治疗1个月不能愈合者;(4)排除化脓期;(5)排除急性损伤者;(6)符合中医证型:气血不足、湿热残留。

1.4 排除标准

(1)凡不愿接受本实验方法治疗患者;(2)患有恶性肿瘤者;(3)伴有心肺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者;(5)伤口延迟愈合未达1个月者;(6)不符合气血不足、湿热残留中医证型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按标准换药,由伤口外侧向内侧进行消毒,消毒范围距伤口边缘约6cm,先以碘伏清理3次溃疡面,然后酌情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及老化水肿的肉芽组织,再予碘伏消毒创面1次,最后采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同时治疗组予慢性伤口I号方内服,根据伤口愈合的3个时期(炎症期、增生期、上皮形成期)及患者全身情况对两组治疗患者疗效进行评估。

1.6 观察指标

(1) 创面愈合率;(2)创面疼痛评分;(3)创面炎症程度[2];(4)创面分泌物量[3];(5)安全性评估。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创面完全被上皮覆盖,瘢痕结实,经1周观察未见创面再发溃疡;显效:创面缩小>75%,肉芽组织新鲜,症状缓解;有效:创面缩小在25%-75%之间,症状有所改善,肉芽较为新鲜;无效:创面肉芽虽新鲜,但创面缩小不足25%,肉芽生长较少,症状缓解不明显。

1.8 统计学分析

参与研究的30例慢性伤口患者的所有资料,均采取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检验,使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GM-CSF指标比较

经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血清GM-CSF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GM-CSF指标比较

表1 两组血清GM-CSF指标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经3周治疗后对照组 13 1.09±0.25 0.82±0.14治疗组 17 1.10±0.54 0.36±0.03 t 5.251 P 0.023

2.2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的伤口愈合率比较

治疗组伤口面积经治疗后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的伤口愈合率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的伤口愈合率比较

组别 n 第1d 第7d 第14d 第21d对照组 13 16.09±7.71 13.10±6.40 11.37±6.24 4.91±1.36治疗组 17 17.39±6.91 9.03±3.93 6.75±3.11 2.83±0.69 t-0.484 2.151 2.422 2.082 P 0.632 0.040 0.026 0.047

2.3 两组治疗后伤口炎症反应程度比较

治疗组伤口炎症反应程度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伤口炎症反应程度比较[n(%)]

2.4 两组治疗后伤口分泌物量比较

治疗组伤口分泌物量经治疗后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组伤口疼痛评分经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6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经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n)

3 讨论

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因:体质、营养状况、年龄因素、用药不当、肥胖、心理状态、 某些全身性疾病均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如果患者自身伴随有糖尿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 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伤口愈合慢[2]。

慢性伤口I号方是由黄芪、当归、川芎、人参、乳香、没药、白芍、茯苓、白术、黄连、黄柏、甘草等组成,故全方以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为主,佐以清热利湿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黄芪可扩张血管,改善血行,增强机体免疫力,其有效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皂甙和r-氨基丁酸等,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有作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调节免疫的功效;还可通过制血小板钙调蛋白而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增加血小板内环腺苷酸的含量,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6]。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实验证明,川芎其有效成分川芎嗪等具有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另外其能扩张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改善组织微循环,提高组织血流灌注,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的营养,促进功能恢复[7]。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活血通络止痛。有报道证实,其主要成分阿魏酸能抑制ADP和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平滑肌痉挛等,单用当归注射液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DPN,且无明显副作用[8]。白芍,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本经》谓其能“通血痹”。白芍有镇痛,降糖,抗缺氧,消除自由基,抗炎等作用[9]。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人参多糖有明显的升白细胞的作用[10]。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11]。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抗原虫、抗微生物、抗腹泻、抗炎、抗脂质过氧化、抗溃疡、降糖、抗癌作用及利胆作用,对抑制血小板释放与血小板凝集、心血管系统、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有一定作用。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本草纲昆》曰:“乳香香传窜,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没药,苦,辛,性平,归肝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疽肿痛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抑制作用。茯苓,甘、淡、性平,具有利渗湿,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茯苓增强机体免疫力;白术,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同时能抑制多种杆菌生长。黄柏,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常用于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用于黄疸、热淋等。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慢性伤口患者的血清GMCSF、伤口面积缩小率、炎症反应程度、伤口分泌物量、治疗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对慢性伤口患者服用慢性伤口I号方,不仅安全性可靠,同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慢性伤口I号方治疗慢性伤口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换药次数减少,促进伤口恢复,使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治愈率[12]。

猜你喜欢

肉芽创面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耳内镜下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诊治分析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品读快乐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