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2020-02-28王亚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病程研讨门诊

王亚静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糖尿病常见且多发,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生活习惯也发生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愈加严重,老年糖尿病人群不断扩大[1]。较高的发病率与较多的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主要是因为患者胰岛素代谢出现异常,直接影响肾脏、眼睛以及心脑血管等部位,继而导致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2]。有大量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状况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其生活质量[3]。本文将本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作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门诊护理干预,对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研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46例,严格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参照组7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73例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目的与流程完全知悉,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参照组:年龄61.3-87.2岁,平均年龄(74.79±7.16)岁,男女比例41:32,病程最短2.4年,最长14.7年,病程平均(7.93±2.84)年。研讨组:年龄61.8-86.7岁,平均年龄为(75.12±7.47)岁,男女比例39:34。病程最短2.6年,最长15.2年,病程平均(8.18±3.0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组成等基础性信息通过分析,确定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可满足均衡性对比的条件。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7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检测相关生命体征,集中宣讲糖尿病知识,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将药物的用法与用量详细告知患者。

研讨组73例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干预,详细阐述过程如下:

1.2.1 认知方面的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严格遵照其个体化差异,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具体治疗方法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期间可采用讨论、提问等方式了解患者的认知掌握情况。如发现错误认知应当及时纠正,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认知。对于年纪较大、理解能力相对欠佳的患者,可采取一对一的讲解方式,让患者家属也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一同了解疾病知识与护理流程,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支持,不断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度。

1.2.2 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备受疾病的折磨,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所难免,如何让患者始终保持最佳的生理与心理状态是门诊护理干预的关键性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可采取音乐疗法、放松疗法以及深呼吸等,让患者放松紧张的心情。在轻松的氛围里与患者热情交谈,积极主动解决患者的难题,对其不理解、不知道的事情给予及时的解答与说明,与患者建立和谐亲切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充满信任感,促进其心理压力减轻。

1.2.3 运动锻炼方面的护理干预

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运动锻炼方案,方案建立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具体病情与身体状况的基础上,注意强度应当控制于心率提升10%,符合其耐受力即可。严禁过度疲劳与劳累,在运动锻炼期间,时刻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与呼吸情况,一旦发生呼吸异常或面色苍白时,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1.2.4 饮食方面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饮食习惯对于糖尿病的病情有直接影响,可适当增加蛋白质丰富、粗纤维类的食物,新鲜绿色蔬果等也可增加。严禁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的“三高”食品的摄入。特别强调擅自增减或漏服药物的危害。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通过GAOL-74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量表内容包含社会、心理、躯体功能与物质生活4个方面,其评分分值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低。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通过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性明显,结果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于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通过GAOL-74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4个项目评分值十分接近,P>0.05,护理后研讨组生活质量4个项目评分较参照组有较大程度的提升,P<0.05,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性明显,结果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阶段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参照组 护理前 55.12±3.42 53.53±3.32 54.28±3.38 57.32±2.33护理后 60.37±4.44 65.39±4.02 60.64±3.13 64.02±2.09研讨组 护理前 54.84±3.71 53.24±3.88 54.07±3.23 57.09±2.38护理后 72.62±4.27 75.96±4.44 69.21±3.12 73.92±2.41

3 讨论

糖尿病多因环境、遗传因素导致,位列全世界4大慢性病之一[4]。目前完全治愈该疾病的方式尚无定论,临床主要是通过血糖的控制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5]。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较差,特别是在门诊治疗期间,患者间的相互交谈极易出现焦虑、恐慌情绪,往往因过度的担心反而排斥治疗,这样导致后果不堪设想[6]。

门诊护理干预对于病程较长以及长时间患病的患者有其积极意义,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寻找问题并加以确认,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快速稳定其情绪。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饮食干预、心理护理、加强认知等措施,改善患者的血脂与血糖含量,同时增加胰岛素食物的敏感性,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7,8]。

护理后研讨组生活质量4个项目评分较参照组有较大程度的提升,P<0.05,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性明显,结果具统计学意义。综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经门诊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应用效果极为理想。

猜你喜欢

病程研讨门诊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门诊支付之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