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效果分析

2020-02-28敖乌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肠梗阻胃肠

敖乌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外科,内蒙古 通辽)

0 引言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于腹部手术影响,造成腹腔内肠粘连,阻碍肠内容物在肠道内运动的通畅性。粘连性肠梗阻不但影响患者生理功能,也会增加患者身心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障碍等均为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一些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可导致肠壁供血障碍、继发性肠坏死等[2,3]。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是再次手术,但又存在肠梗阻加重的风险,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将临床综合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入选的患者均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共入选136例,随机进行如下分组:对照组共有患者68例,男性患者总人数为38例,女性总人数为3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0岁,最小的为40岁,中位值为(55.0±9.7)岁。观察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40-80岁,平均(54.8±11.2)岁。两组资料均衡,具有较好的对照研究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补液、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生命体征等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保证各项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以上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1)术前及术中,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知识宣教,让患者对手术、术后并发症、注意事项等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提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2)饮食护理:对于肠梗阻患者,如果治疗方案为非手术治疗,需要常规禁饮禁食,对患者做好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患者腹部胀痛等症状得到缓解,排气排便得到恢复之后,将胃肠减压管关闭,并进行24h的严密观察。在此期间,可适当给患者少量的温水,随着病情恢复,饮水量逐渐增加。随时观察、询问患者不适症状,在无不适之后,将胃管拔出。患者恢复饮食,开始时以米汤、菜汤等流质饮食为主,保证清淡,容易消化,少食多餐,防止食用产气类食物。之后结合患者恢复效果逐渐过渡到软食、普食。(3)腹部按摩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腹部按摩方法的指导,让其日常给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以掌心贴在患者腹部,按照先顺时针再逆时针的方法进行按摩,时间为20min/次。(4)活动训练:术后做好手术切口以及引流管的保护,并在此条件下指导患者及早进行活动训练,上肢运动:指导患者进行握拳、屈、伸上肢、上举等训练,每天训练2-3次,10-20遍/次;下肢运动:让患者一侧下肢自然伸展,另一侧进行屈髋、屈膝、双手尽可能抱膝后伸直等运动,两侧下肢进行交替活动训练,每次训练10min,每天活动3次。对于身体状况允许的患者,让其进行主动运动,或患者难以开展主动运动,护理人员给予一定的协助。另外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这对于防止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有重要意义。(5)胃肠减压:事先给患者说明进行胃肠减压的目的以及必要性,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胃管应当做好固定。保证胃肠减压装置良好结合,实现有效的负压吸引,对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引流量进行仔细观察记录。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另外对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等情况详细分析掌握,并进行术后恢复排气、排便等情况的了解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等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时间指标为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接受t 检验,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接受χ2检验,将P<0.05认定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对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胃肠功能得到更快的恢复,明显比对照组用时短,且观察组也具有更低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术后一般指标对比

经过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术后一般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一般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术后一般指标对比

组别 术后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 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观察组 31.18±5.33 50.69±7.32 14.09±3.22对照组 78.24±6.17 72.58±8.47 31.46±4.67 t 9.624 4.257 7.334 P 0.001 0.023 0.006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生率,发病之后,患者会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影响。腹部手术为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4]。本研究对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内容有知识宣教、饮食护理、腹部按摩、活动训练等,以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加速康复[5,6]。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等,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提升护理依从性[7]。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性护理,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尽快恢复,使患者痛苦不适感尽快缓解,并降低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8]。该护理方案对于降低腹部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在腹部手术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肠梗阻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