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2-28吴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成形术椎体脊柱

吴可

(广西陆川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伤二区,广西 陆川)

0 引言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在所有骨折中占比约为5%-6%,其中间接外力为导致脊柱骨折的常见原因,例如高处跌落时臀部或是足部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部导致发生骨折损伤;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重物压伤、汽车冲撞伤等直接外力导致[1-3]。脊柱骨折位置特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伤后出现脊柱的畸形、疼痛是常见现象,也有患者会发生脊髓损伤,导致难以恢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导致患者瘫痪,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负担[4]。为此,患者发生脊柱骨折之后需要及时给予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椎弓根钉内固定为治疗脊柱骨折的常用治疗措施,随着临床研究的增多以及医疗技术的改进,近年来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且效果得到广泛认可[5,6]。本研究主要观察探讨了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共入选56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法不同进行如下分组:(1)研究组(内固定结合腰椎成形术)共有患者28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2岁,均值为(55.9±2.1)岁;致伤原因:坠落致伤10例,交通事故致伤12例,摔倒致伤6例。(2)对照组(单纯内固定治疗)共有患者28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4岁,均值为(56.4±2.8)岁;致伤原因:坠落致伤11例,交通事故致伤10例,摔倒致伤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可以忽略不计(P>0.05),有较好的对照研究价值。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于治疗方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入组接受观察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该组患者接受单纯内固定治疗方式,方法如下:治疗时协助患者取俯卧位,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开始进行手术。首先以伤椎为中心做手术切口,将下位椎板、椎伤关节突充分暴露出来,在C臂机透视下对适宜的进针点位置进行准确确定,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开展内固定治疗。术后则应当实施抗感染治疗,进行并发症的防治,对患者骨折恢复情况加强观察。

1.2.2 研究组治疗方法

该组患者接受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手术体位、麻醉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麻醉起效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始进行手术。选取合适的位置做手术切口,使患者骨折损伤部位得到充分暴露,通过C臂机透视选择合适的进针点,通过椎弓根在伤椎的上下椎体将椎弓根钉置入,然后将椎体撑开,使椎体高度得到恢复。结合CT检查结果对伤锥单侧或双侧进行植骨,单侧植骨主要适用于偏一侧骨缺损的情况,双侧植骨主要适用于中央部位骨缺损情况。通过侧位透视,保证针尖在伤锥前中1/3位置,然后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CSC粉末并将其注入患者的椎体。手术结束后将手术切口进行封闭处理,并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疗效:优:术后疼痛感较轻,完全恢复脊柱功能;良:术后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可:功能恢复不理想,并有较强的痛感;差:功能恢复差,痛感明显且强烈。统计治疗优良率。(2)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伤锥前高压缩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 18.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对比

经过统计,研究组患者中的疗效优共有12例,占42.86%,良共有14例,总优良率为92.86%(26/28),对照组患者中的疗效优共有8例,占28.57%,良共有13例,总优良率为75.00%(21/28),以上指标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改善效果对比

进行两组患者Cobb角改善情况对比,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obb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研究组Cobb角改善效果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伤椎前高压缩比比较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效果更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Cobb角改善效果以及伤椎前高压缩比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优。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伤锥前高压缩比改善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伤锥前高压缩比改善效果对比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3 讨论

脊柱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因间接外力所引起,通常伤情较重,恢复时间较长。手术为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进行内固定治疗,能够促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7-9]。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增加,发现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效果更为可靠,明显优于单纯给予患者内固定治疗,这是由于椎体成形术能够促进伤锥缺损部位硬化以及骨细胞的生长,因此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接受单纯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而言,接受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明显更高,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

猜你喜欢

成形术椎体脊柱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