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2-28罗月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室切口

罗月卿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山西 忻州)

0 引言

手术切口感染是胃肠道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切口发生感染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的恢复,感染严重时可致全身恶化,发生全身性感染乃至死亡[1]。因而对手术切口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帮助。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44例为对照组,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区间为25-65岁,均龄(40.5±4.5)岁;观察组男女各22例,年龄区间为26-66岁,均龄(41.1±4.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胃肠道手术的指征,对本次研究知情,愿意配合研究,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相同:术前12h禁食、术前4h禁水,术前一晚做好肠道准备,实施灌肠,以排空肠道,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可有效减少肠内细菌数,防止发生术后感染。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患者入手术室后,对其身份信息及手术部位等进行严格核对,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及物品、术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的变化实施严密监测,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及交待事项。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干预。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简要告知手术目的、手术方式、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注意事项等,针对患者术前紧张、恐慌等心理加以安抚,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以使其保持平稳心态配合手术,同时完善术前的相关检查。

(2)术中干预。患者入手术室后核对其身份信息及手术部位无误后,即开通静脉通道实施术前用药。同时进行消毒铺巾,确保无消毒盲区。术中保护好手术切口,腹腔打开后,做好周围皮肤的保护工作,以防被粪便或胃液污染,特别是进行胃肠道段的吻合前应以碘伏消毒[2]。关闭腹腔时,手术切口和皮下肌层也应逐层消毒,手术人员更换洁净的手套,以碘伏消毒肌层及切口处皮肤,肌层缝合结束,继续消毒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缝合手术切口再以敷料加以覆盖,敷料要求吸附性强,以防脱落[3]。

(3)手术室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入手术室先按六步法进行洗手,穿戴无菌隔离衣,术中手套和器械等物品一旦受到污染应立即更换,手术器械或物品传递时也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制度[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和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愈合评判标准分为三个等级:甲级(愈合良好,无感染和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效果不佳、患者发生血肿、积液、皮肤组织小面积坏死,但切口未出现化脓现象);丙级(切口未愈合并出现化脓,感染严重需引流)。丙级作为切口感染的统计指标。

护理满意度评价采取本院自治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对护理态度、护理过程、护理结果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评价标准分为三个层次: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70-84分)、不满意(低于70分)。护理满意度的公式为(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及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对照组切口愈合分为甲级29例(65.91%)、乙级11例(25.00%)、丙级2例(4.55%),切口感染2例,切口感染率4.55%(2/44);观察组切口愈合分为甲级38例(86.36%)、乙级5例(11.36%)、丙级1例(2.27%),切口感染1例,切口感染率2.27%(1/44);两组比较,对照组劣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及切口感染情况比较[n(%)]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为81.82%(36/44);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97.73%(43/44),两组比较,对照组劣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胃肠道手术与其他类型的手术相比,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体胃肠道内富含大量菌群,而胃肠道手术切口又多以Ⅱ类、Ⅲ类为主,以致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切口发生感染不仅影响患者预后,同时还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延长,额外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在手术室和手术过程中即展开对切口的有效防护及隔离措施,能显著降低胃肠道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促进患者预后及机体恢复[5,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较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其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其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27%(1/44),低于对照组的4.55%(2/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更好的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的比率,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道手术中,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7,8]。

猜你喜欢

胃肠道手术室切口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