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研究*

2020-02-26冯畅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广西

文/冯畅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顾名思义为生产者服务的行业,对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聚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在工业区集聚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从而使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处在深刻调整时期,我国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地处西南边疆 “边陲末梢”的广西意义非凡。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笔者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旨在能广西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时效性。

二、“一带一路”下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集聚有利于实现区域品牌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现代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发展规律,并且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兴增长极 。生产性服务业当前已经被称为城市功能的主要承担者。由此可以预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过程中形成的专业分工,将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竞争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当生产性服务业行业规模发展一定程度便会吸引相似的企业集聚某个地域或空间,即实现了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其对应的产业就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区域影响力,进而形成相应的区域品牌认同。通过品牌效应, 使服务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 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

(二)集聚有利于区域技术转移

按照《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的分类标准,生产性服务业包含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均具有服务业的无形性、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广西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伴随着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的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加速集聚区及辐射区技术流动,使得技术在不同主体间和不同地域间迅速传播,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促进区域技术转移。

(三)集聚有利于促进广西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广西经济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广西经济发展必由之路。作为制造业的中间产品投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的升级具有天然密不可分的联系。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学习等途径改进自身的服务能力进而为推进整个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例如信息技术产业和研发设计服务产业集聚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很好的帮助广西制造业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行为习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盲目生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这样可以让广西制造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中,有利于增强广西制造业与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面临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广西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

制度和环境因素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也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3份合作文件。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部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可以 “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与制造业协同走出去拓展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开放战略也在稳步推进。这些利好的国家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广西对外开放水平,为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积极走出去指明了方向。

(二)“一带一路”建设为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有效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畅通,极大的促进了广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了广西贸易差异化发展领域, 有利于广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统计局数据显示,广西进出口贸易额从2013年的2035.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694.3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广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2019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334.7亿元,占广西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9.73%。在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方面,广西积极探索并开创了“两国双园”的“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新模式。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者服务,服务于实体经济。广西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贸易互通的过程,会产生制造业出口的引致需求。这对于目前自身经营规模尚且还不大、市场需求还尚不足的广西生产性服务业来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

(三)“一带一路”建设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注入新的活力

按照《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的分类标准,金融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部分。目前,广西正全力推进与东盟国家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将给予“一带一路”建设中生产性租赁、货物运输、生产性支持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给予资金支持,有利于扩大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交易活动中的结算范围和影响力;此外,广西各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开展金融业务与产品创新,更好为广西生产性服务业提供金融服务,为广西生产性服务业注入血液,注入新的活力。

表1 2013-2019年广西外贸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四、政策建议

(一)对外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优化集聚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普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广西区政府积极构建协调绿色、开放、协调共享的开放格局,加速人才、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应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东盟博览会、北部湾经济论坛等平台获取最新的经贸合作信息,进一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战略进而更好的走出去;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积极承接国际项目为载体,及时融入东盟市场以及 “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分工的体系,成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产业价值链的重要一环。

(二)深化市场改革,生产性服务业练好基本功

一方面,针对目前广西生产服务业还存在的一些体制障碍,通过改革逐渐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规范透明健康区内竞争环境,有利于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系统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制造业和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的某个环节中分离独立出来的,广西制造业自身规模如果不够大便会出现制造业内部环节外包出去动力不足,会直接影响生产性服务集聚发展水平的高低。当前,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互联互通项目,可以帮助广西制造业走出去消化过剩产有可以为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应该充分把握市场机会,加强广西制造业的精准对接,通过企业内部诊断查找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到针对不同的制造业反映的市场需求为制造业量身定制专门的服务,实现与广西制造业协同创新。

(三)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为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智力保证。随着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广西生产性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比较稀缺。如跨境电子商务东南亚市场方面,缺少既懂东南亚语言又精通英语和外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广西地方高校需要根据地方经济的需要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可以通过学校“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交流学习,掌握最新的人才需求动态以便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更多适用的人才,还可以通过吸引海外生源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开设专门的国际班的方式解决当前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方面存在的短板。比如,中国与老挝在人才合作上,就具有较为积极的指导意义。中国援助老挝在老挝国立大学建立的孔子学院,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孔子学院,已经成为当地学子争相报考的热门学院;2021年中老铁路即将通车,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也提前为老挝高铁的运营开设了中老高铁乘务班,助力中老铁路的运营和中国的高铁技术在海外市场推广。

广西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不断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多样化语言+专业的综合服务。着力培养既熟悉广西区情、又了解当地文化的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助力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广西
广西贵港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广西戏曲》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