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周期

2020-02-25

中欧商业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买单独角兽战略

2019年,注定是一个令人一言难尽的年份。

从宏观环境看,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兴奋与感怀尚未消退,中美贸易战的跌宕起伏却已扑面袭来。反观创业企业的生存境遇,截至12月1日的媒体统计,已有327家创业公司宣告停业关闭。相比2019年新增创业公司数仅为1 427家,失败的创业公司占比竟然达到23%。这其中,不乏“首富之子”王思聪的熊猫直播、“自带流量”的罗永浩的锤子科技等一众熟悉的创业明星企业——它们或者关闭,或者自降身价转手出售,唯有少数幸运儿实现了凛冬将至前的IPO退出。一时间,创业不再是造梦人的代名词,而切切实实成了击鼓传花最后一棒的预言兑现。

年关年年有,今年何其难。在这个市场凋敝时,安全“过冬”、成为“剩者”是多数企业面对2020新年最真切的愿望。过去,客户买单也许是因为手里还有钱;现在,客户买单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你。经济寒冬里,只有那些创造独特价值的企业,才能活得更好。然而,扪心自问:“你为客户创造出的价值是不是独特到了他不忍放弃?”我想,大多企业是没有这个底气从容回答的。

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商业组织中发生的大部分事情或可归结为两类人之间的争斗。其中一类可以叫作“数字派”,他们主要通过企业的销售、成本、预算等数据的好坏来判断企业成功与否;与之相对的另一类则是“人本派”,他们对于企业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员工,这些员工动力是否强劲,技能是否完善——事关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打造。可是,面对周期,企业盈利接近冰點,现金流捉襟见肘,相信“投入”一词对多数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更为慎重的奢侈品。但是,更加奢侈的还有“战略”意识的觉醒。

面对价值创造的拷问,更多被体现在了企业的财务模型上。如何实现独特的价值创造并产生价格溢价?这背后最核心的关键,乃是“战略”,即你以什么姿态让未来的客户始终和你在一起的问题。毕竟,那个依靠补贴创造买单,依靠资本持续补血,依靠股权债权融资杠杆放大到极致的时间窗口一去不复返了,曾经被掩盖的价值创造问题终于浮出了水面。

为了梳理上述问题,《中欧商业评论》在2020年的第一期,将视线投射在了那些在2019年实现IPO,却依然遭遇破发的创业公司身上。根据数据,整个2019年,中国独角兽公司的数量和估值已位居全球第二位,有16家公司进入CB Insights独角兽公司榜单,估值超过332亿美元,国内的科创板有超过60家公司上市。透过这些成长时间在十年以内的初创型“独角兽”们的上市之旅,以及正在面对的后IPO时代的各种挑战,我们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一二级市场对独角兽公司估值逻辑的差异,以及破发背后的种种真相,从而提醒未来的准独角兽企业们,如何擅用资本市场这把双刃剑,将战略重心始终聚焦在核心能力的打造上。2020年,我们将和中国企业一起,学习习惯寒冬,穿越周期,做最后的剩者。也祝我们的新老企业朋友们,新年快乐!

猜你喜欢

买单独角兽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吃眼泪的小独角兽
中国的独角兽在哪里?
我要试一试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认不出了
UNIQLO叫你来买单了
必买单品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