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体癌前病变ESD 术后护理价值分析

2020-02-25李洁李欢钱丹霞邢玉芳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胃体住院费用满意率

李洁 李欢 钱丹霞 邢玉芳(通讯作者)

(南京市第一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胃癌前期病变的标志为胃黏膜异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为此尽早发现胃体癌前病变,及时选择治疗措施干预,对于缓解病情,挽救生命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1]。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体癌前病变逐渐受到了临床的重视,经ESD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手术并发症可能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从而导致患者不满意[2]。为此,针对胃体癌前病变ESD 手术患者,应做好护理干预,本文就其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价值进行了探究,现就收治的80例患者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胃体癌前病变行ESD 术的患者80 例进行研究,利用电脑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纳入标准: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满足胃体癌前病变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有ESD 手术指征。排除标准:依从性差,妊娠期或哺乳期,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严重心肝肾病变,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30 ~68 岁,均值(54.8±2.5)岁;入院至手术时间12~60h,均值(34.8±4.2)h。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2~66岁,均值(54.4±2.7)岁;入院至手术时间10 ~64h,均值(34.4±4.6)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至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常规预防干预等。

1.2.2 观察组 予以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苏醒护理。术后患者需吸氧支持,待其意识清醒后告知手术结果,减少担忧与恐惧。同时,认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神志,观察有无呕吐、心慌、口干、出冷汗等症状,并严密监测肢体温度与湿度。术后,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 ~5d,切勿低位蹲踞动作,尽量促进伤口的愈合。护理人员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鼓励患者积极下床活动,活动期间,家属或护理人员做好陪同,有效控制活动量,以耐受、不疲劳为宜,有任何异常及时停止,并上报医师。②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减压时,详细解释注意事项及其治疗效果,尽量促进他们配合治疗,同时固定好胃管,维持良好的负压吸引。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减压管引流液的颜色与性质。若发现为鲜红色,或引流液速度增加,则进一步确认有无大出血,确认后及时处理。③并发症护理。为了减少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需解释并发症相关知识,尽量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依从性。返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腹痛、大出血症状。告知出血、穿孔、腹痛等并发症的症状及处理措施。对于手术出血,按照医嘱,第一时间予以止血剂、生长抑素等治疗,出血若比较严重,则内镜下电凝止血。术后腹痛,密切观察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将腹痛告知医师,根据医嘱予以镇痛、止痛药物处理。手术期间疑似穿孔患者,及时实施腹部X 线检查,确定穿孔,协助医师通过内镜将胃腔气体液体吸出,再充分利用钛夹封闭穿孔,叮嘱患者术后2~3d禁食、禁饮。此外,对于有咽喉不适或疼痛患者,术后1 ~4d 可能出现这些症状,症状轻微可无需处理,一般2d 左右会消失,若症状较重,则选择草珊瑚含片处理,尽量缓解症状。④生活护理。卧床期间,积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协助他们翻身,鼓励活动四肢。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完成排便,并维持被褥的清洁。有便秘时,叮嘱患者减少用力排便,可通过清洁灌肠与开塞露等处理,避免用力排便诱发术后出血。出院后,叮嘱患者1 个月切勿参与重体力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少食多餐,促进术后大便畅通。若有必要,可服用缓泻通便药物处理。此外,叮嘱患者术后1 个月禁止剧烈运动,维持良好的心态,有任何不适回院检查,促使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率。

1.4 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率通过院内自制的问卷调查,问卷0 ~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以上)与一般满意(70~90分)及不满意(不足70 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3.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用均数(±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观察组 40 9.48±2.54 2103.29±330.17对照组 40 15.94±3.22 3192.38±438.21 t 4.992 5.286 P<0.05 <0.05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1 例出血、1 例腹痛,并发症率为5.00%,对照组发生4 例出血、2 例穿孔、3 例腹痛,并发症率为22.50%,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28,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3.讨论

胃体癌前病变作为胃癌先兆病变,尽早发现病情,确诊后积极治疗,可避免进展出胃癌,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3]。ESD 术在胃体癌前病变中逐渐成熟开展起来,这种手术前身为内镜下黏膜切除,随着医学进步与发展,ESD 术已经成为胃部癌前病变相对可靠的手段[4]。ESD 可有效切除病灶,术后预后良好,价格低廉,不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与负担。不过,ESD 术后发生出血、穿孔、腹痛的机率较高,并发症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住院时间,进而增加住院费用,使得一些患者并不满意,这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处理[5]。

本次就收治的80 例ESD 治疗的胃体癌前病变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发现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并发症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干预尽管已有多年历史,但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需不断改进护理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综合护理干预是在医学发展上逐步形成的新型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术后通过苏醒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等措施,使得患者术后护理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更好地康复[6-7]。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增强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依从性。

综上所述,胃体癌前病变行ESD 术患者,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可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胃体住院费用满意率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
消化不良患者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