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位财务岗位设置要求及风险防控探究

2020-02-25张艳秋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

摘  要:企业在设置财务岗位的时候,需要对岗位设置管理的风险进行研究,还要确保人员分配的合规性与合理性,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建设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下面从单位财务岗位设置基本原則入手,分析了企业财务岗位设置要求与核心职责。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升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落实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加强监督管控力度等风险防控策略,具体阐述如下。

关键词:财务岗位;设置要求;风险防控

引言:财务岗位管理是企业开展管理活动的关键构成部分,关系到后续经营活动的开展。财务部门主要就是进行资金筹集、投资、分配等,发挥的核心职能就是计划与做出合理化的决策。由此得知,财务岗位员工的基本工作就是对财务关系进行处理,还需要组织多项合理的财务活动。要想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就需要做好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的工作,还需要对财务岗位基本职责、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及时了解各项业务活动可能蕴藏的风险点,提出配套的解决方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切实提升单位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

一、单位财务岗位设置基本原则

1.根据业务需要设置岗位原则

各个企业在设置会计岗位的时候,需要对业务工作基本特点、开展活动的规模、管理体制等进行控制,并且保证人员配置、岗位安排相互适应。例如,若企业的业务量繁重、实施活动复杂、管理要求较高。在设置会计人员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精细的分工,适当增加会计人员岗位,或是一个岗位安排多名职工[1]。若业务活动较少、流程较为简单、经济业务量比较少的单位,会计机构内部分工就不用特别精细,则不用安排过多会计岗位,适当减少会计人员。

2.内部牵制及制约原则

在国际上,会计内部制约原则也可以称作为责任分离原则。日常的资金支出、账款都需要安排不同人员进行管理,进而发挥出内部牵制与制约制度的效用。也就是说,涉及到款项收付、会计结算、信息资料登记的工作,需要安排两名或以上的员工办理,进而达成相互制约的目的。制定内部牵制、制约制度实施,需要确保货币资产、实物资产的安全性,还要避免会计人员出现舞弊情况。例如,会计工作岗位的出纳人员,不能担任会计稽核的工作。会计内部牵制、制约原则的要求包括很多。而会计稽核工作、保管会计档案、登记会计信息等,都需要进行内部牵制与制约。

二、单位财务岗位设置要求与核心职责

1.会计主管人员岗位

对于会计主管人员岗位的核心职责进行分析,主要就是企业会计工作全面引导,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财务会计制度,还需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为企业的成本、财务等事项进行合理的规划[2]。组织与实施开展后续财务成本分析工作,对涉及到财务活动的关键事项作为相应的决策,还需要对经济合同、协议等进行全面审查。

2.出纳岗位

出纳岗位会计人才的核心职责,就是办理现金结算业务,登记与保存账目,还需要妥善的保管财务专用章,并做好原始凭证保管、空白支票保管工作。

3.固定资产、材料物资核算岗位

固定资产、材料物资核算岗位的基本职责,就是提出材料物资的管理与核算方法,还需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真正参与到编制材料物资采购计划、更新编制采购计划的过程中。而开展材料物资账务核算、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则需要明确固定资产折旧去方法,做好计提折旧的工作,确保材料物资清查及时性。

4.工资核算岗位

工资核算岗位的基本职责就是,对劳资部门的薪资进行配合,并对资金进行核算与分配,进行相关账簿的登记工作。根据相关要求,计提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用等。

5.成本核算岗位

成本核算岗位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成本核算方式、计取方式,根据计划合理化编制成本费用,确保成本核算工作到位,对成本效益情况进行分析与汇总。

6.收入利润核算岗位

收入利润核算的岗位,基本职责就是结合发展需求,编制完善的收入与利润计划,并开展收入与利润的全面核算工作,做好各类款项结算业务的办理工作。

三、单位财务岗位设置风险防控策略

1.提升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提升对内控工作的认知,需要设置岗位不相容机制,并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操作情况,提出有效的规避方案与策略。在了解财务岗位设置重要性的同时,做好财务岗位设置的监督与控制工作。在制定不相容分离机制的同时,避免产生贪污舞弊的工作行为,实现财务岗位员工互相监督,避免产生职务不相容的情况,做好实时监督与控制工作。

2.落实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合理化的设置财务岗位工作,需要深化内控制度,并提升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自觉履行内部管理制度。单位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内控知识学习过程中,结合风险管理的程序,合理化开展财务岗位设置工作。

3.落实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

对于关键人员、岗位人才来说,需要制定定期轮岗制,还要严格的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提出制度层面的约束与监督。定期轮换财务会计人员、出纳人员、涉及资产的采购人员,相关人员需要保证做好轮岗交接的工作[3]。通过轮岗的方式,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避免产生财务舞弊的风险问题。

4.加强监督管控力度

企业要根据我国落实的会计核心规范化需求,对资金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制定严格内控管理基本准则、岗位细则的同时,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促进岗位互相监督与约束,明确基本的职责分工情况。在落实财务公开制度的同时,将经费支出情况公开出来,接受大众的监督。

5.实行收支两条线

企业要将各项费用支出归纳到财务管理的范围中,并践行收支两条线。在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同时,参照预算目标,根据上级拨款项目,对财务收支进行合理的安排,还需要做好规范化、制度化的开支把控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工作,是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合理化的设置财务人员工作岗位,可以确保单位的稳定运行与发展,并保证经营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创造更高的预期效益,明确员工核心岗位权限,落实岗位不相容分离机制,确保各个岗位相互监督与约束,避免财务舞弊风险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若凡. 企业筹建期财务风险控制[J]. 企业管理, 2019(2):2.

[2] 马爱爱. 论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风险防范[J]. 当代会计, 2019(1X):2.

[3] 黄晔.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重难点及对策初探[J]. 中外交流, 2019, 026(019):95.

作者简介:张艳秋(1978.09—),女,汉,辽宁省铁岭市,本科,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分析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风险防控
层次分析法下对成都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研究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