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0-02-25王锦超李俊锐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耳蜗盐酸发生率

王锦超 李俊锐

摘  要: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耳鸣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53例耳鸣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数,n=27)和观察组(双数,n=26),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倍他司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水平、耳鸣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治疗后,观察组的5-HT水平和耳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能恢复患者的中枢神经递质,有效改善耳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耳鸣;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5-羟色胺;γ-氨基丁酸

前言:耳鸣是耳鼻喉科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耳鸣与患者自身的一些疾病均有密切关系,如中耳炎、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常使用药物治疗耳鸣患者,如盐酸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等。盐酸氟桂利嗪可以通过穿透血脑屏障的方式,阻止钙离子内流到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内,从而达到扩张血管、改善耳蜗微循环的治疗目的;而倍他司汀作为一种组胺H3的受体拮抗剂,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还在治疗以眩晕为主的耳内疾病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为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部分临床医生建议使用二者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为进一步探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了53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53例耳鸣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数,n=27)和观察组(双数,n=26)。所有患者均符合《耳鼻咽喉科治疗学》[1]中关于耳鸣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排除外耳病变和中耳病变的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2~58(38.23±5.41)岁,病程3~20(12.11±2.23)d;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3~57(38.31±5.48)岁,病程2~20(12.18±2.21)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2.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4069,规格:5mg(以C26H26F2N2计)]进行治疗,1粒/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25,规格:6mg)进行治疗,1片/次,3次/d。

兩组患者均接受2周的药物治疗。

3.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的血清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水平,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的5ml空腹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5-HT和GABA水平;②使用耳鸣评价问卷(TEQ)[2]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程度,问卷内容包括自觉耳鸣响度、持续时间等6项内容,问卷总分为21分,问卷分数与患者的耳鸣程度呈正比;②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χ?检验计数资料n(%),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5-HT、GABA水平和耳鸣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5-HT、GABA水平和耳鸣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5-HT水平和耳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中出现恶心症状1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中出现恶心症状1例,嗜睡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181,P=0.670)。

三、讨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5-HT水平和耳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盐酸氟桂利嗪能通过增加患者耳蜗内辐射小动脉血流量的方式,改善患者前庭器官的血液微循环,减轻前庭刺激,从而缓解患者的耳鸣症状。而甲磺酸倍他司汀可以有效扩张患者的血管,增加患者的耳内血流量,减轻患者耳蜗内的缺氧、缺血情况,从而推动患者耳蜗功能的尽快恢复。因此,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既能确保二者药物的药效均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明显改善患者的耳内微循环情况,又能有效修复患者耳蜗的神经元结构,释放患者的中枢神经递质,进而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3]。除此之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是因为倍他司汀可以通过人体的肝脏进行代谢,转化为2种代谢产物后从尿液中排泄出来,因此,在盐酸氟桂利嗪的基础上增加倍他司汀进行治疗不会额外提高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改善耳鸣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更为理想,且不良反应较低,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学佩.耳鼻咽喉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08-421.

[2]郝云,温中华,等.耳鸣评价量表对耳鸣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2):3.

[3]石伟,马杰.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8):141-143.

猜你喜欢

耳蜗盐酸发生率
盐酸泄漏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人工耳蜗事件,丢失的是科普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