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以及防火监督对策

2020-02-25高玉恒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消防隐患防火监督高层建筑

高玉恒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减轻人口居住压力的同时,也相应地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本文就针对高层建筑消防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地防火监督对策。以期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为人们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对策

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高楼大厦林立。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口的居住压力,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但高层建筑人口密集,且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较快,逃生困难。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救援工作开展困难。所以,高层建筑存在较高的消防隐患。有必要针对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隐患,提出针对性地防火监督措施,以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析。

一、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分析

高层建筑由于建筑结构特殊、居住人口密集等因素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近几年内高层建筑火灾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

1.火势蔓延较快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建设的高层建筑物层高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在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居住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的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高层建筑物本身设计较多的竖向井道,如风道和电梯间等都属于竖向井道。但大部分通道在火灾发生时不能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反而导致火灾随着井道加速蔓延,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可见,高层建筑物中的竖向井道会使火势向上蔓延,从而形成烟囱效应。一时间火势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反而造成更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实践数据表明,约100米的高层建筑物在缺乏合理摘挡情况下,烟气会在30秒钟内迅速到达高层最顶端。且风速越大,层高越高,火势蔓延速度越大。所以,高层建筑物火势蔓延较快。

2.发生概率较大

高层建筑物与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所容纳的人员更加密集。日常生活中,居民用电、天然气等都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高层建筑中大量的管线交错,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电线老化或者用电负荷增大等因素都会引发火灾。其次,高层建筑内存在较多易燃物,如家具、易燃装修材料、生活物品等等。所以,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概率较大。高层建筑由于空间局限,人员逃生较为困难。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密集易发生拥挤,从而更加重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其次,人们在面对灾害时易出现过激行为,如跳楼等。这些缺乏理性的行为易对人生命健康造成二次伤害。同时,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易产生烟囱效应,火势蔓延极快,人员将在较短时间内陷入缺氧甚至窒息死亡。另外,现代建筑多为全封闭的形式,窗玻璃占地面积较大,在火灾中高温作用下易发生爆炸,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3.救援难度较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但复杂的设计却增加了消防救援的难度。高层建筑中人员居住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救援难度较大。高层建筑高度较高,许多灭火救援设备的高度限度不足,消防救援设备不能快速精准到达实际位置,导致救援难度增大。室外不能通过消防设备进行快速降温和灭火,单纯依靠室内消防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室内设施较为复杂,且一旦发生火灾,电梯井道中烟气蔓延较快,消防员只能通过步梯进行救援。因此,室内消防救援速度明显减慢,无法实现快速灭火的目的。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离地面较高。这对于消防救援而言存在较大难度。很多高层建筑的外部结构会阻碍消防云梯的靠近,而复杂的内部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救援困难。同时,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电源被切断,电梯无法使用,安全通道是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同样也是消防人员救援的重要通道,易发生拥挤阻碍救援速度。

4.人员疏散困难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较为普遍。高层建筑中常配备庞大的电器设备和管线,这些电器用电量大且线路复杂,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高层建筑人口密集,人员吸烟或者用火不当易导致火灾,发生火灾概率增大,而消防隐患也随之增加。高层建筑中人员密集,且日常出行多依靠电梯。一旦火灾事故发生,电梯无法正常使用,应急通道中的步梯较为狭窄,不能同时满足大量人员的有序逃生。且在步梯逃生过程中,人员易发生踩踏跌倒事件。所以,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给火灾救援工作带来较大困難。高层建筑中的垂直疏散距离较长,疏散需要花费时间较长,因此,人员疏散难度较高。

二、高层建筑存在消防隐患的影响因素

1.施工质量

房地产市场竞争较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加快进度,常常在成本和时间上进行节省。在项目外包和分包方式中对承包单位的资质缺乏严格审查,甚至大多受到私人因素影响。在此情况下,项目施工的质量不能得到根本保障。其次,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施工水平层次不齐,高层建筑施工标准难以有效达成。甚至部分企业未来提升利润,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导致部分材料不达标,直接影响建筑整体质量。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消防隐患增多。同时,部分单位未按照消防监督单位要求选择防火卷帘和防火门等设施,甚至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所以,参差不齐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2.管理意识

消防安全系统是高层建筑中的必备元素,能够充分保障高层建筑安全。但消防安全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日常进行管理与维护。部分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盲目认为高层建筑中的消防安全设备不需要按时维护和管理。所以,导致问题不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防护质量。比如高层建筑中的自动防排烟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都是需要日常检修和维护的。但管理人员缺乏自主管理意识,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这些消防安全设施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也是影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护的重要因素。

三、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对策

1.加强火灾预防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较多,在日常消防管理中应加强防火预防措施。对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并明确相关监督部门和实施部门的职责。通过将消防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细化,落实到实际,才能够有效强化火灾预防管理工作。如对于高层建筑工程应加强消防审批制度,对施工和改建等工程加强审核,严谨存在违反消防规定的施工情况。同时,应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日常消防巡查,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对于高层建筑内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阻塞等问题应严厉整改。最终,应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增强人们的自主防护意识。如在一年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在空旷地组织群众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正确认识防火门,逃生通道以及逃生方法。通过强化宣教,增强人们的火灾防护意识。

2.优化高层建筑耐火等级

高层建筑存在较多的消防隐患,对此应提高高层建筑材料的耐火性。避免可燃易燃建筑材料或者装修材料的使用。如房屋奠定材料具有较高的可燃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增加耐火等级。在建筑钢结构的运用中加入防火涂料或者设置隔热层。通过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优化,增强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从而降低火灾发生概率。防火门、消防栓、自动灭火装备等都是高层建筑中必备的硬件设施。在高层建筑验收时应重点对消防安全防护设施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耐火等级和防护性能都能够达到要求,才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3.控制火灾事故发生源头

控制源头才是降低火灾安全隐患的关键。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设计中应充分考量消防安全隐患,科学和严谨的施工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消防事故发生概率。对此,有必要建立建筑设计审查机制,对高层建筑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对消防安全设施的设计进行审核。同时,在施工和验收环节中也应加强控制与监督,以防施工单位擅自更改设计,增加消防隐患。其次,在高层建筑中加强人们的火灾防护意识,注重正确用电和用气方法。在公用楼道内杜绝放置纸箱、电动车、装修材料等易燃物品。尤其对于电动车的放置,应杜绝电动车进电梯。实践调查发现有多起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是由于电动车上楼充电引发的。在日常生活中,应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源头。

4.强化消防施工管理力度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强化消防施工管理力度。不仅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更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如火灾预警装置的配备是否齐全。在高层建筑施工工作中的隐蔽工程质量是否过关。在监督检查中应划分常规检查和重点检查的项目,以有针对性地强化消防施工管理力度。最后,除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督管理外,对于业主的装修施工也应加强消防施工管理与监督,同时建立健全防火监督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充分保障消防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如针对施工过程中损坏消防设备的情况应及时纠正,呼吁高层建筑人民共同维护消防安全设备,以提升整个消防系统的工作效率。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才能够将责任划分到位,保证人民安全。所以,高层建筑中的制度条例应进行完善,完善奖惩制度。各级消防主观单位部门应重视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强化宣传效力,加大逃生演习的基本力度,有效提升高层建筑中每一个人的消防意识。可依照实际情况安排消防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其应急管理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结语

总之,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复杂、人口密集、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等因素,存在較高的消防安全隐患。为了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应有针对性地提升消防安全监督与管理力度。本文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火监督管理对策。通过严格把控施工设计,监督施工过程,控制建筑材料,提升全民火灾防护意识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发生率,从而充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肖潇.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中“盲区和软区”问题和应对策略[J].中华建设,2021(04):148-149.

[2]龚关.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以及防火监督对策[J].今日消防,2021,6(03):44-45.

[3]丁京.高层建筑在建过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今日消防,2021,6(03):94-95.

[4]王维雄.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5):110-111.

[5]喻晖.基于高层建筑防火的城市设计的高层建筑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1,4(06):101-103.

[6]刘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特性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初探[J].居舍,2021,{4}(13):161-162.

猜你喜欢

消防隐患防火监督高层建筑
浅谈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防火
浅析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
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隐患以及消防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思路及具体策略研究论述
浅谈常见消防设备隐患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