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拍一拍”

2020-02-24高晗

视听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个体社交交流

□高晗

一、微信“拍一拍”概述

(一)微信“拍一拍”是什么

2020年6月17日,微信最新版本推出了“拍一拍”功能,在聊天框中双击某人头像,就会出现一行小小的灰色字体“某某拍了拍某某”。与微信群聊的“@”和QQ的消息窗口抖动不同,这一提醒方式只有发出者能够看到、感受到震动,而被拍对象不会收到提示,也不会收到震动反馈。此功能推出后,一部分网友在微信群内“拍来拍去”,认为这是一种新的互动形式,表达了一种微妙而不至打扰的关心。对比让对方看到消息的其他互动形式,“拍一拍”更温柔,也更自由,他们不满足于普通的互动,甚至改了备注玩起了词语接龙,或者制作出了微信拍一拍小尾巴生成器,满足更加个性化的互动需求。当然也有部分网友对此功能并不感兴趣,认为没有提醒到对方的互动更像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得到回应的情感需求被漠视。按照微信官方的解释,“拍一拍”功能主要用于用户在群聊和个人对话中提醒对方。“拍一拍”与以往QQ的“抖一抖”“戳一戳”等提醒操作相比,显示出更加温和的特点。

(二)微信“拍一拍”为什么会火

腾讯的技术人员回应说,“拍一拍”的功能设计十分简单,只需要一行代码即可完成,但是随着网友创造力的加持,创造出了本土语境下的奇幻效果,打破了新的社交秩序。

微信“拍一拍”为什么会这么火?首先还是要回到社交属性上去理解。自从微信诞生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一部分转移到微信上来,微信开始承担着沟通交际的角色。仅有一面之缘的聊得来的朋友或是常年不见的旧友,都可以通过微信来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淡化了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交流双方可以通过语言符号,更加主动地、可控地对自身形象进行选择性呈现,完成一种低成本的文本表演。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单纯的文字载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个体交流沟通的需要。

微信“拍一拍”的功能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交互提醒,但是其实通过“拍一拍”的动作弥补了非语言线索的缺失,是一种动作上的“情感补偿”,从而提高了传播主体之间的亲密度。拍一拍的动作也模拟了线下的身体形态,再次呈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场景,例如朋友见面时亲切地拍了拍你的肩膀;在公司开会时老板交代工作时拍了拍你……“拍一拍”的肢体语言表达补足了对场景的想象,轻轻一拍的灵性满足了群聊中对个体的关切,有了“拍一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表达更加真实、鲜活而微妙。

二、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拍一拍”

(一)“拍一拍”背后的弱提醒、强连接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过程中,一人不在场或一人不在线,人际交往都不可能完成。而社交平台及移动智能终端却可以使得延迟回应成为可能。印刷时代主要是因为承载信息的物质载体在空间中传输造成的时间上延迟,社交平台上信息回复延迟的原因变得更为复杂。或许是发出者自身的人际关系原因,或者是接受者未及时看到消息造成延迟互动,或者是任意一方在斟酌言辞致使交流延迟,或者是有一方故意不回复信息。在微信聊天中,“拍一拍”的动作会把聊天框置顶到界面上方,起到一个弱提醒的作用。

进入Web2.0时代后,连接这个词进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微信是以强连接为主、弱连接为辅的社交平台,受众渴望连接一直存在,甚至以微信圈子的多少来衡量人际关系的好坏,但是过度的连接会让场景的转换变得困难,成为大众的负担。离开工作场地后,领导的一个“@”会迫使你重新回到工作场景中;独处时,微信群内无数的红点让你被迫回归到热闹的群体中。微信平台在建立之初就强调了强连接的属性,相比于新浪微博,微信的隐私性更强。但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拓展,微信在其“强连接”上逐步发展成了“过度连接”,“强化了圈层的力量,加重了对个体的约束和对社会的区隔”,这种“无时无刻的在场”消耗了人们的社交热情,挤占了人们的私人空间,带来了生理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焦虑。微信“拍一拍”功能看似是一种技术的回归,但其实进一步给予用户一种紧迫感。虽然“拍一拍”是一种弱提醒,但也改变不了它是变相的“消息提醒”的事实。

彭兰老师在《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一书中指出,“反连接是在一定情境下断开那些可能对个体产生过分压力与负担的连接链条,使个体恢复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与个人自由。”如何判断连与不连对自己的深层影响,如何抵挡某些连接的诱惑,对已经被连接包围的个体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二)“拍一拍”:作为仪式性的传播游戏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即在仪式观的视角下,传播行为的核心并不在于信息的传递,而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简单来说,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在同一场域中关系的构建、符号的互动,强调共享的观念。在微信“拍一拍”功能使用中,人们创造性地通过修改自己的备注来拼贴出各种具有戏谑、娱乐意义的文本,形成了美国学者凯尔纳口中的“奇观”。创造性发明新文本的“拍一拍”的网民们在无形中形成了社交网络共同体,以此表明自己也是“拍拍党”的一员。“拍一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十分风靡的社交仪式。尽管“拍一拍”这样的社交仪式并不能切实地改变现实生活,但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获得了相应程度的快乐。从传播的游戏观角度来看,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很多人热衷于“拍一拍”的交流方式,他们每天必拍,有拍必回。从这个角度理解,“拍一拍”是一种主观性的传播游戏,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重复性互动是传播的游戏的一部分,这样的游戏没有功利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我娱乐。根据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在狂欢节中,人们会脱离那种处于常规教条下的生活,突破原有的社会等级秩序,随心所欲地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与社会交往。狂欢化打破秩序和陈规陋习,人人都是自由的、欢乐的。微信“拍一拍”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巴赫金所说的“狂欢理论”,它借助移动社交平台进行群体传播,而平台本身带有的虚拟性使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自由化与平等化。

(三)“拍一拍”:身体传播的回归

刘海龙老师认为,在传播研究中,身体问题虽然一直若隐若现,却不受重视。但是传播本身就是具身的,即传播过程离不开主体全感官的身体参与实践。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一切媒介不外乎是对人体的延伸。在互联网传播时代,由于身体的缺席,我们常常容易产生焦虑,因为无从得知屏幕另一端的用户此时真实的眼神、手势、表情等表现,从而无法确定彼此之间交流的深入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会追求模拟身体在场的交流方式,不满足于文字交流,交流的双方要看到图像,听到声音,甚至还想进行全息的交流等。这些技术想要实现的都是我们在模仿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以减少传播隔阂造成的信息失真。“拍一拍”微信官方翻译成“nudge”,即轻轻推了某人一下,这个行为本身是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作,微信依托界面,通过视觉暗示,激发行为主体想象力,完成了具身实践。疫情期间,毕业典礼的缺失成为了2020届毕业生的“意难平”。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云毕业典礼”上给学生亲切的一拍,为“拍一拍”注入了灵魂。肢体语言表达补足了场景想象,特定指向又满足了群聊中对个体的关切。这或许是微信“拍一拍”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火爆”的原因。

猜你喜欢

个体社交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