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创作心理定势分析

2020-02-24张攀

视听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韩国创作人生

□张攀

艺术心理定势,指的是艺术创作主体在过去长期的社会生活、学习和艺术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确定而又稳固的艺术心理态势,表现为某个艺术家总是擅长表现某一主题,作品倾向于某一风格,抑或其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出现一以贯之的个性等等①。每一个成熟的艺术创作者都会在创作中形成一种比较系统而又稳定的艺术心理定势,这些定势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他们对题材的选择、对人物的把握和表现手段的运用,对其艺术知觉、艺术想象、艺术情感以及艺术思维等心理活动也往往起着一定的导向、调控、升华作用②。

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李沧东独特的个人风格使他在众多韩国电影导演中脱颖而出,成为韩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导演。大器晚成的李沧东从43岁初入影坛,至今虽然只创作了《绿鱼》(1998)、《薄 荷 糖》(2000)、《绿 洲》(2002)、《密 阳》(2009)、《诗》2010、《燃烧》(2018)六部作品,但每一部都称得上优质电影,均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他的电影总是一贯地表现出对某种特定主题的表达和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关注,作品具有深刻的主题内涵和一贯的风格特征。

一、社会经验影响下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

不同的人,因生活道路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社会经验。这些社会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创作定势③。一个导演的创作心理定势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及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因此,要了解导演的创作心理定势,离不开对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及生活时代的掌握。

李沧东的每一部电影都扎根于现实生活,始终展现普通民众的真实生存状态和生活,讲述的正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或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故事,从而能够成功地与观众产生共鸣,并引发观众对自身和社会的反思。正如李沧东所说:“我希望,观众看电影的时候,觉得这好像是电影,又是现实。或者觉得这好像是现实,又是电影。”因此,他也被韩国影评人郭树竞称为“真正的现实主义导演”。

(一)对社会边缘人物的书写

李沧东曾说:“我是韩国战后的一代,家庭很贫穷,但是我觉得苦难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好的经验。”他于1954年出生在韩国大邱,当时朝鲜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物质的贫乏使李沧东早早感受到了人生的苦难。对此他曾回忆到:“过得真不容易。当然很穷。我父亲是左翼。因为它而受到的痛苦数不胜数。也许你不能相信,我从5岁时就想到人生就是地狱。”④但是在他看来,人生中的苦难都是有意义的。他曾说过,他想通过他的电影给观众一个答案,就是对人生经历的痛苦的一个答案。李沧东在其电影中扮演着一个冷眼旁观却又悲天悯人的电影作者角色,向我们切肤彻骨地展示了小人物卷入历史洪流中,或无奈或悲哀的命运⑤。

他的一系列电影作品中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辨识度,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时代社会变迁下,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处于韩国社会底层的社会边缘化人物群像。无论是《绿鱼》中的小混混末东,《薄荷糖》中被时间无情改变的金永浩,《绿洲》中刚出狱又入狱的洪忠都和脑瘫的残疾女性韩恭洙,《密阳》中丧夫又丧儿的异乡人李申爱,还是《诗》中66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杨美子,《燃烧》中的底层无业青年李钟秀,都是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物。正是因为从小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李沧东才对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更加感同身受,在创作上也倾向于展现这些普通人甚至是边缘人物在现实世界中的重重困境,表现他们与命运和社会的抗争。作品中人物的经历也恰恰是生活给予李沧东的记忆,这既是李沧东的一种自我表达,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因此李沧东电影中的人物才能那么鲜活,给人真实感。

(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表达

李沧东对现实世界的描绘源于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他在认真观察着韩国的社会和现实的同时,又保持着文人的思考。年少的经历变成了《薄荷糖》里悲剧而沉重的历史再现;《密阳》中对宗教的展现,来源于站在国家整体宗教文化层面上的审视;《诗》则剖析了自己半生的磨难与艺术创作之间无法割弃的联系;到了最新的作品《燃烧》,李沧东更是看到了当下不仅是韩国,乃至整个世界年轻人的莫名的愤怒,对此加以展现,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正是因为李沧东对现代韩国社会中的阴暗面始终保持着自己清醒的批判思维和忧患意识,才能够创作出指向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直面残酷的人生的作品。如韩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美德、淳朴民风、伦理纲常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着现代化的到来一去不返。李沧东用电影见证了韩国社会世道人心的这一巨大变迁,并表示出深深的忧虑⑥。在李沧东的作品中,主人公的家庭始终处于破裂的状态,亲情的冷漠与缺失展露无遗,由此流露出他对现代家庭中冷漠亲情关系的反思和批判。

此外,韩国是个宗教信仰多元的国家,李沧东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对韩国社会的宗教问题进行了展现。他的原生家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而他年少时曾在一所新教学校上学,妻子是一名新教徒。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宗教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本人并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自己是个有宗教性的人,因为他认为人生中所经历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这就决定了他在创作中对宗教呈现一种不信任和质疑的批判态度,如《绿鱼》中塑造了一个与有夫之妇出轨,事发后被黑帮混混惩罚时吓得屁滚尿流的在教会做了十年的男执事形象;《薄荷糖》中金永浩的妻子是个基督教徒,电影中多次展现了她虔诚祷告的画面,可她依然背着丈夫在外面偷情,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沧东对宗教伪善的一面的揭露。如果说这些作品只是把宗教作为一个元素来呈现,那么《密阳》这部电影则直接质疑了宗教的意义,李沧东用主人公李申爱与基督教的一段命运纠葛来探讨宗教与个体生命困境的关系,进而表达对宗教的救赎功能的质疑。影片呈现出的对基督教的一些批判态度,也让很多观众觉得有些不舒服。对此李沧东回应道:“我电影里描写的那些基督徒们的传教方式一点也不夸张,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从电影表现出来,就让不信教的人觉得不舒服,信教的人也觉得不适应。”在韩国这个基督教盛行的国家,李沧东用电影显示出自己作为文人的清醒头脑,对社会问题批判性表达的勇气以及思考的沉重。

(三)民族性和特定历史的展现

由于历史上不断受到列强的侵略,政治上长期实行军政统治,韩国人民长久以来形成了隐忍的民族品格,个体在面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带来的苦痛之时,都是逃避或是克己忍耐的态度,因此内心极度压抑,而另一个极端就是长期压抑之后的爆发。李沧东的一系列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都有着这样的表现。以《密阳》为例,申爱默默忍受了丈夫因车祸意外离去的痛苦,虽然丈夫曾经背叛自己出过轨,但她依旧思念着死去的丈夫,甚至带着儿子离开了首尔,来到了丈夫口中的老家密阳,试图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唯一的儿子也在惨遭绑架后被杀害。面对命运的不公,申爱只得默默承受,她试图通过宗教来寻找救赎,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宗教的教义却激起了她心中一直对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无法释怀的仇恨,她开始了彻底的对宗教的反抗。她在教堂里故意大喊大叫,扰乱秩序;引诱牧师,甚至试图割腕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物性格设置,既是李沧东对大韩民族性格的审视,也是他基于自己的创作心理定势而无意识的流露。

李沧东亲身经历了从“朴正熙政权”到“全斗焕政权”的社会巨变,这种亲身体验带来的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思和苦恼,使他在创作中不自觉地将主人公置身于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这在《薄荷糖》这部作品里体现得尤其明显,影片以完全倒叙的独特叙事结构,以主人公金永浩的1979年到1999年这二十年人生为线索,将金永浩生命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发生的事件合理地衔接在一起,展现了几个标志性社会大事件对个体造成的影响,比如韩国1980年军人政府血腥镇压群众运动的惨剧(又称“光州事件”),还有韩国金融风暴带给民众的磨难等。该片尤其突出了光州事件带给金永浩的毁灭性打击,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服兵役期间,出于保护无辜少女的意图,慌乱之中金永浩却开枪打死了她,这成了他背负一生的枷锁,此后他的性情逐渐转变,成为暴力执法者、失败的商人、被离婚的失败丈夫,最终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在自己四十岁这年选择了直面开来的火车,自杀离世。影片的结尾回到1979年,当时的金永浩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热爱生活的单纯青年,而这样原本单纯善良的人却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变得麻木极端,社会的丑陋和阴暗逐渐侵蚀着他的良知,他深陷生活的泥潭而不可动弹,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被残酷的现实彻底抹杀,导致了最终死亡的命运。这种将个人置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表达,将社会和历史对个体产生的深刻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加引人唏嘘、慨叹。

二、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对创作的影响

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对创作主体的知觉活动和创作活动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制约着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文化素养的高低更决定着作品的质量⑦。不同于韩国的其他导演,李沧东的电影并不一味追求视觉上的感官刺激,永远都是内容大于形式,他始终用自己独特的诗意电影语言表现韩国的历史、现实生活以及人性的复杂,创造出了自己残酷而带有诗意的影像风格。他个人风格的形成与他个人的审美趣味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密切相关。

李沧东是韩国少有的作家出身的导演。他毕业于师范大学韩文系,之后当了六七年的韩文老师,同时写小说。在快四十岁时,他跳进电影界写电影剧本,当导演助理,才开始学习电影,跟电影结了缘⑧。他将自己对历史、社会、人性等所有的观察和思考都融进了文字,丰富的个人创作经历与文化积淀,使他的电影具有坚实的文学基础,在每部作品中,他都发挥自己写作的优势,亲自写电影剧本。学文学出身的他总是用独特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并能够精准地捕捉到生活细节加以表现,把自己想说的故事同恰当的电影表现方式相结合。他擅长将主观的东西进行视觉化表达,赋予其象征意义,并有着大量的隐喻,使得作品需要观众主动地参与读解,因此人们常说李沧东的电影更像文学作品。这种象征和隐喻手法的大量使用,其实就是李沧东写小说时的创作心理定势对他电影创作产生的同化影响。这种文学性在影片《诗》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电影中杨美子最终完成的那首凄美诗歌背后的作者正是李沧东本人,文学性和艺术性是他身上无法抹去的文人气息。

通过李沧东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个对社会现实有着残酷表达的冷眼旁观者,也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电影诗人。正如李沧东所说:“你也许会认为,我是在展现苦痛、残酷的人生,其实,我是在通过这种残酷的表现,来凸显人生的希望。就像我们有黑暗,才有光明;有丑陋,才有美丽。这些东西都不会独立存在,需要反差才有美感。”镜子、列车、卡拉OK等都是李沧东电影中常见的元素。花草树木、潺潺流水、蓝天白云、阳光也在他的电影中也反复出现,都代表着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赋予作品诗意和希望。同时,他的作品总是呈现出一种写意的留白。他不想强加给观众某种概念,而是希望观众能从他的镜头中自己感觉出来。比如他电影一贯的开放式结局,与他个人的审美趣味不无关系。也正是因此,李沧东的电影并不直白浅显,反而意味深长,凸显诗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成长经验的影响使李沧东始终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他的电影并不追求影像的奇观化,而是用最朴实平淡的手法讲故事。其朴素沉稳的影像背后,总能揭示出尖锐深刻而又复杂的人性和社会问题。他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艺术情操和个人风格,对生命、人生和苦难都有着立足本土而又超越国界的共同认知,始终在本民族的故事里提炼人类的共同情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作者。同时,个人审美趣味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了浓重的人文关怀,形成了残酷而带有诗意的独特影像风格。对李沧东导演的创作心理定势进行分析,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李沧东,也能使我们对他的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注释:

①②③秦俊香.影视创作心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68,69,74.

④⑧郭树竞.通过真正的现实主义导演李沧东看韩国社会[J].当代电影,2003(03):78-83.

⑤安茜.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命运——韩国导演李沧东电影风格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0.

⑥李玉广.现世困境中的个体抗争——韩国电影《密阳》解读及李沧东[J].艺术评论,2008(02):79-83.

⑦秦俊香.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3.

猜你喜欢

韩国创作人生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在韩国走马观花
《一墙之隔》创作谈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创作随笔
独一无二的你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